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 D.禁止堆放易燃物
2.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 C.隔氧又降温 D.产生二氧化碳
3.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4.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应
7.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移走
C.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D.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8.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
9.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B.任何条件下都可实现物质或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0.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直接排放废气
D.公共交通出行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12.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14.下列有关灭火的原理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木柴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二、非选择题
15.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
(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6.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 。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 。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
17.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氮的氧化物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和氢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不同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有较大差异,我国部分地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
CH4 C2H6 C3H8 CO2 N2 H2S
西南油田 93.1098 3.8914 0.1447 1.3092 0.5341 —
华北油田 80.8430 9.7326 5.7538 0.9288 0.3200 —
陕甘宁油田 95.9500 0.9675 0.1367 1.5038 — 0.0002
注:1.表中数据均表示体积分数。2.“—”表示含量过低,当前所用仪器未检出。
天然气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作为燃料直接使用。天然气在不同设备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几种常见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kg/Mm3)如图所示: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化石燃料日渐枯竭,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这些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耗尽的污染。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________油田的天然气中丙烷(C3H8)含量最高,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可形成酸雨,酸雨是pH<_______的降雨。
(4)在电厂、工业锅炉和民用采暖设备中天然气燃烧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
A电厂 B工业锅炉 C民用采暖设备
(5)甲烷除用作燃料外,在工业上也有这样的用途。科学家探索出在一定条件下用甲烷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9.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
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20.某同学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探究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Ⅰ:如图甲,将三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编号,并等距离固定在铁丝上。在铁丝两侧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立即用玻璃罩扣上,使铁丝处于正中位置。三个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容器编号 1 2 3
时间/秒 3.2 5.0 11.1
实验Ⅱ:如图乙,将三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置于玻璃罩内的不同位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的示数明显增大,A、C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实验Ⅰ中,先熄灭的是 (填“高”或“低”)蜡烛。
(2)通过上述实验,解释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的原因 。
(3)结合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高层楼房着火时,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有 (可多选)。
A.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 B.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离火场
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答案
1-14 BCADA DCBBC BCAC
15.天然气 CH4+2O2CO2+2H2O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O2+4H22H2O+CH4
16.(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3)严禁带火种进山区。
17.(1)S+O2SO2;(2)2KClO32KCl+3O2↑;白磷着火点比硫低;
(3)B。
18.(1)不可再生;煤;石油;(3)华北; ;(3) 5.6 ;(4) C ;(5)
19.(1)③;(2)①;(3)②;(4)AB。
20.(1)高;(2)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使火焰周围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向上运动,玻璃罩上方温度较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逐渐在其上方聚集,先与1号容器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3)CD。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