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德布罗意波 课时作业(word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4德布罗意波 课时作业(word 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8 08: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4德布罗意波 课时作业(解析版)
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2.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
B.物质波是概率波,光波是电磁波而不是概率波
C.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D.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B.只要入射光照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对应的波叫做德布罗意波,其本质为电磁波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
4.下列物理学史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曾经详尽地研究过单摆的振动,确定了计算单摆周期的公式
B.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库仑命名其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C.汤姆孙从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衍射现象,从而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麦克斯韦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并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通量是矢量,其正负表示方向
B.冲量是状态量,冲量越大,动量越大
C.电子通过晶体发生衍射,说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适合用牛顿力学解释
D.在研究光电效应饱和电流时,由可知,光电管所加电压越大,电子获得的速度v越大,饱和电流越大
6.下列关于近代物理中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B.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裂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C.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相等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
C.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单个光子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
8.关于光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实验验证了物质波存在的人
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9.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普朗克常量,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A. B. C. D.
10.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波长为的光子能量为,动量为,为普朗克常量,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科研人员用强激光竖直向上照射一水平放置的小玻璃片,激光子全部被吸收,产生的“光压”把小玻璃片托在空中。若小玻璃片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则激光的发射功率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若a光是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单色光,b光是从n=5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单色光。结合图中所给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B.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小
C.a光和b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286:97
D.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能产生光电子,则b光也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12.关于物理学的发现和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D.爱因斯坦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13.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粒子()和氚核()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运动时对应的物质波的波长相等,则粒子和氚核( )
A.运动半径之比是1:2 B.运动周期之比是1:1
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 D.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C.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5.历史上美国宇航局曾经完成了用“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实验.探测器上所携带的重达370Kg的彗星“撞击器”将以1.0×104 m/s的速度径直撞向彗星的彗核部分,撞击彗星后“撞击器”融化消失,这次撞击使该彗星自身的运行速度出现1.0×10-7 m/s的改变.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的物质波波长;
②根据题目中相关信息数据估算彗星的质量.
16.已如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nm。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物质波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
(1)求电子的动量大小。
(2)已知电子质量,电子电荷量,普朗克常量,试推导加速电压跟物质波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A错误
B.波尔提出自己的原子模型,他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解释了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B正确
C.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错误
D.衍射是波的典型特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D错误
2.D
【详解】
AC.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实物粒子与光子不是同一种物质,AC错误;
B.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物质波和光波一样都是概率波,B错误;
D.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公式
粒子的动量越小,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明显,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流,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B错误;
C.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对应的波叫做德布罗意波,与电磁波无关,C错误;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入射光子的动量减小,根据可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大,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惠更斯曾经详尽地研究过单摆的振动,确定了计算单摆周期的公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其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汤姆孙从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衍射现象,从而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麦克斯韦建立经典电磁场理论,赫兹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
A.磁通量没有方向,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磁感线穿过平面的方向,故A错误;
B.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是过程量,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当合外力的冲量越大,则动量的变化越大,故B错误;
C.牛顿的经典力学有一定的局限性,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高速、微观的物体,电子通过晶体发生衍射,是微观领域,故C正确;
D.光电管所加电压越大,电子获得的速度v越大,但饱和电流与所加电压无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强度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故A错误;
B.比结合能是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裂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能量,故B错误;
C.根据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的公式可知,动量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具有相同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故C正确;
D.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D.由德布罗意理论知,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非常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但仍具有波粒二象性,AD错误;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B正确;
C.波粒二象性是光子的特性,单个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C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的理论可知,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也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B错误;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物质波的人,C错误;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实物,是一些硬的小球,是按照牛顿运动定路运动的.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子还是波动,只不过是一种不连续的,分离的粒子状的波动,D错误.
9.C
【详解】
由德布罗意波公式得,而,则
所以
因此热中子的动能的数量级
故选C。
10.A
【详解】
由题得
(式中 N 为单位时间照射到玻璃片上的光子数),经过时间 t,以入射的光子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
设 F′为光对玻璃板的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
F=F′
因为玻璃板静止,则有
F′=mg
联立解得
P=mgc
故选A。
11.C
【详解】
AB.a光是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单色光,则a光对应的能量
△Ea=-0.54eV-(-3.4eV)=2.86eV
b光是从n=5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单色光,则b光对应的能量
△Eb=-0.54eV-(-1.51eV)=0.97eV
因此a光对应的能量大于b光对应的能量,所以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而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故AB错误;
C.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结合,可知光子动量与辐射光子的能量成正比,则有a光和b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Pa:Pb=286:97,故C正确;
D.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能产生光电子,由于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依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不低于极限频率,则b光不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D错误。
故选C。
12.AC
【详解】
A.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
B、玻尔的原子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氢原子的光谱现象,不能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故B错误;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故C正确;
D、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最先发现了电子,故D错误;
故选AC.
13.AB
【详解】
它们的物质波的波长相等,根据,可知它们的动量相等.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则有:,解得:,由题意知,,所以有:,A正确;,C错误;,D错误;根据,可知,B正确.
14.BC
【解析】
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A错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B正确;衍射是波的特性,故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C正确;根据可知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错误.
15.①②
【详解】
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的动量为:
则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物质波波长为:
②以彗星和撞击器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规定彗星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υ=M△υ
则得彗星的质量为:
答: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物质波波长是1.8×10﹣40 m.
②彗星的质量是3.7×1013kg.
16.(1);(2),
【详解】
(1)由物质波的波长公式可得,电子的动量大小为
(2)设加速电压为U,由动能定理得
电子的动量为

联立可得,加速电压跟物质波波长的关系为
代入数据可解得加速电压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