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5晶体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玻璃、水晶和金刚石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一定是单晶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B.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无关
C.实际的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
D.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
4.关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状态改变时,内能不一定改变
C.0℃的铁和0℃的铜,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D.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B.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用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
C.晶体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此其内能不变
D.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8.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B.橡胶 C.食盐 D.松香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C.当分子间距离比平衡位置时距离大时,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
D.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晶体,都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
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
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不会为零
B.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C.加入水中的碳粒越小,碳粒自发混合均匀的过程就越快
D.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13.如图所示,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物质微粒构成的圆板和电流表A、干电池组成闭合回路,ab和cd是圆板上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现将圆板从图示位置旋转90°后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若圆板始终和两侧导线接触良好,则( )
A.该圆板是非晶体
B.该圆板是多晶体
C.该圆板是单晶体
D.该圆板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
14.关于现代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湿的房间内,开启空调制热,可降低空气的绝对湿度
B.普通液晶显示器在严寒地区不能工作,是因为物质的液晶态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C.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原子间作用力小,可用作固体润滑剂
D.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能源,相比于传统化石燃料不会产生地球温室效应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低于起始体积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E.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16.内陆盐矿中开采的氯化钠称为岩盐,岩盐的颗粒很大,我们能清楚地看出它的立方体形状。把大颗粒的岩盐敲碎后,小颗粒的岩盐仍然呈立方体形状。如图表示了岩盐晶体的平面结构:粉红点为氯离子,灰点为钠离子,如果把它们用直线连起来,将构成一系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作分界线,使它平行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作分界线,使它平行于正方形的一边。在两线的左侧各取一个钠离子和,为了比较这两个钠离子所受分界线另一侧的离子对它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以、为圆心,作两个相同的扇形,不考虑扇形以外远处离子的作用。
(1)如果表示两个相邻离子之间引力的大小,问:、所受扇形范围内的正负离子对它作用力的合力是的多少倍?为使问题简化,设所有离子都是质点,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遵从“平方反比”规律;
(2)根据计算结果解释:为什么敲碎的岩盐总是呈立方形状,而不会沿图中分界线断开?
提示:实际晶体中的作用力要复杂得多,但这里的分析对理解自然现象还是有用的。
17.“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金刚石、食盐和水晶都是晶体,而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故B正确;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
D.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可以是多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故不能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A错误;
B.沿各个方向对一块均匀薄片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故B错误;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即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故C正确;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表现出各向同性,可能是多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只有晶体中的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选项A错误;
B.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选项B错误;
C.气体的体积变化时,气体对外做功,但如果同时气体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故C正确;
D.只有晶体的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选项A错误;
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只有当温度改变时,内能才一定改变,选项B正确;
C.0℃的铁和0℃的铜,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是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同,选项C错误;
D.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选项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A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热,内能增大,C错误;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天然石英是晶体,加工后做成玻璃就是非晶体,D正确.
6.C
【详解】
A.同一物质可以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B错误;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故C正确;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晶体包括单晶体和多晶体,其中多晶体没有各向异性,故A错误;
B.玻璃为非晶体,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仍在吸热,所以其内能在增大,故C错误;
D.由于云母片的微粒在空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故其导热性能各向异性,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玻璃、橡胶、松香没有确定的熔点,是非晶体,食盐有确定的熔点,是晶体
故选C。
9.C
【详解】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故A正确;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如金刚石与石墨,故B正确;
C.多晶体与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所以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错误;
D.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0.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故B错误;
C.无论分子间距离比平衡位置时距离大还是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共存的,故C错误;
D.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就是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凡是晶体,不一定具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比如多晶体则没有.故A错误.
B: 原子在整个晶体中不是按统一的规则排列的,无一定的外形,其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相同,有固定熔点,金属是多晶体,故B错误.
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以生成不同晶体,比如:石墨与金刚石.故C错误.
D: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单晶体由于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相同,所以具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
12.B
【详解】
A.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用于频繁的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所以即使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不会为零,选项A正确;
B.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不是因对流形成的,选项B错误;
C.加入水中的碳粒越小,受到水分子的碰撞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显著,所以碳粒自发混合均匀的过程就越快,选项C正确;
D.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选项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3.CD
【解析】
【详解】
圆板始终和两侧导线接触良好,将圆板从图示位置旋转90°后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圆板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只单晶体有该项特性,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
14.BC
【详解】
A.空气的绝对湿度是用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表示的,对房间内气体加热,不会减少空气中的水蒸气,故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会降低,故A错误;
B.普通液晶显示器在严寒地区不能工作,是因为物质的液晶态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故B正确;
C.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原子间作用力小,可用作固体润滑剂,故C正确;
D.天然气燃烧同样产生二氧化碳,也会产生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BC正确。
15.ABD
【分析】
木塞难拔出的现象,是因为瓶内的气压与瓶外的大气压不相等造成的,分析瓶内的气压变化可以得出原因.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判断体积的变化情况;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爆炸时气体温度的变化.
【详解】
在冬天,装有半瓶热水的热水瓶的上方空间内大部分气体是水蒸气,经过一段时间后,水蒸气液化,即瓶内的空气变少,造成了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即瓶塞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紧的压在瓶口.大气压强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即体积变大,压强变小,然后等压压缩即压强不变,则压强相对于初始状态变小,根据PV/T =C,P变小,T不变,则V变大,选项B错误;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C正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增加分子的势能,而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选项E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答案为A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运用△U=Q+W来分析问题时,要掌握它的符号法则.
16.(1)0.91,0.29;(2)见解析
【详解】
设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相距为r的两个离子作用力为,则相邻离子之间引力为
M受力为
N受力为
(2) 由于,所以在岩盐受到敲击时,在平行于正方形的方向上容易断裂,而不会沿图中分界线断开。
17.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 , 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分析】
金的熔点比较高,而火的温度低于金的熔点,从熔点的角度出发可知,金不怕火炼.
【详解】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