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背记要点与课堂练习
一、课标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思维导学:
三、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危机:(1)内忧: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的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2)外患: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知识点二、倒幕运动
背景:面对内忧外患,德川幕府束手无策,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番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改年号为“明治”
知识点三、明治维新
1.开始: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领导者:明治天皇
3.目的:巩固明治天皇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4.主要措施: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历史作用: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但是,明治维新保留的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拓展:
1.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
(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单纯引进西方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顽固派的阻挠;洋务运动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洋务派内部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
(2)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力量强大;在推翻幕府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日本全方位学习西方;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2.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比较。
(1)不同点:
①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奴隶制的阻碍。
②任务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③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
④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相同点:都有杰出的领导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战争方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③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还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②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③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改革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图片解读】
解读: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解读: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解读:学习西方改进日本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国民知识水平,培养了一批人才,是明治维新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一步
解读:外务卿井上馨……修建日本第一座洋楼,取名“鹿鸣馆”……把欧化风潮推向了极致
四、课堂练习: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社会转型”,故C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ABD。故选C。
2.(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以前日本是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A.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B.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
C.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 D.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到19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故D符合题意;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条件,排除A;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不是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排除B;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是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排除C。故选D。
3.(2021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A.明治维新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人权宜言》与美国独立
C.《独立宜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D.《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A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独立,《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法律文献,排除B;《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是美国的法律文献,排除C;《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主持制定的。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故选A。
4.(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张成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了如下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答案】B
【详解】由图片信息“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可知,这是明治维新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的举措,故B正确;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措施,故A错误;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属于军事措施,故C错误;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属于社会改革方面的措施,故D错误。
5.(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
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英国“光荣革命” D.日本“文明开化”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中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或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的扩展,D正确;但丁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A排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5世纪末期,B排除;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属于17世纪后期,C排除。故选D。
6.(2021年成都中考真题)下图反映的是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生活的场景。这类场景的出现源于当时日本政府推行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答案】D
【详解】题干给出的图场景的出现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提倡“文明开化”。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D符合题意;ABC项图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
7.(2021年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加强中央集权
C.仿效中国典章制度 D.结束幕府统治
【答案】B
【详解】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大化改新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明治维新结束幕府统治,ACD都具有片面性,不是共同点,排除。
8.(2021年浙江绍兴中考真题)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同时,又颁布《教育敕语》,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这反映了明治维新
①以中国文化为学习对象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①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题干的“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反映了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故③符合题意;“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反映了明治维新重视教育,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故④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以西方文化为学习对象,排除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9.(2021·河北唐山市·九年级期末)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倡导技术自主思想,鼓励团队精神,建立了电气研究所、工业试验所、中央试验所等14个大型研究所和各种专业研究学会12个。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
A.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 B.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
C.倡导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 D.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出现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题干描述反映了日本政府建立本土化的科技体系,以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选项B符合题意;明治维新并没有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文明开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保留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权利集中在中下级武士,一些大名手中,经济上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1·河南周口市·九年级期末)19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日本政府陆续将一大批国营工厂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这反映了日本政府
A.加强中央集权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努力向欧美学习 D.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规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日本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日本政府陆续将一大批国营工厂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反映的正是明治维新中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是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B选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1.(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福泽渝吉的观点表达了日本脱亚入欧的思想,日本应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正确;“与其……不如……”表明,日本其实不想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B排除;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以题目无关。C排除;19世纪末,日本才刚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上不可能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D排除;故选A。
12.(2021·江苏苏州市·九年级期末)数据统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下为日本明治年间的某统计表,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对外扩张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美国的扶植
【答案】B
【详解】依据统计表工厂数量和蒸汽机数量的剧增并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统计表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
13.(2021·广东深圳市·九年级期末)“7世纪的日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隋唐时期中国文明,……日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追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上述材料说明
A.大化改新是日本被动学习隋唐文化的结果 B.明治维新是日本严重民族危机催化的产物
C.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 D.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发展的转折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7世纪的日本如果拒绝学习和仿效隋唐时期中国文明,……日本的原始文明照样可以在其列岛生存下,……当历史行进到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则‘追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反映了日本拒绝大化改新,其民族仍可生存;而19世纪的日本不想灭亡的话就得接受西方的“文明制度”,可知这次事件危机日本的民族危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美国侵入日本,日本遭受民族。为了挽救内忧外患,日本意识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先进,学习西方发动了明治维新。B正确;A排除;“日本具有极强的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能力”题干材料不能体现,C排除;“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是日本发展的转折”与材料无关,材料主要表达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日本的影响,D排除;故选B。
14.(2021年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在面临内忧外患情况下学习西方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③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④正确。综上故选B。
15.(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19世纪60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下列关于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B.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完成的
C.美、俄、日三国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美、俄、日三国的革命或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详解】19世纪60年代的美、俄、日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分别是指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三者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D正确;美国内战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不是农奴制度,A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为首的农奴主阶级领导的,日本明治维新是由天皇以及主张学习西方的中下级武士领导完成的,B排除;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得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18世纪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是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C排除。故选D。
材料题
16.(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主题学习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宅地法)规定,凡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公民,从1863年6月1日起,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从国有土地中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材料一中的文献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
材料二战争是在克里米亚(克里木)半岛上进行的,不过,俄国被打败了,不得不接受耻辱的《巴黎条约》……实际上,克里来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三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便是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学习主题。
【答案】(1)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2)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农奴制下俄国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制约着俄国的经济发展。
(3)理由:日本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答出某项具体措施的影响也可酌情给分)
(4)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国、美国、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详解】
(1)美国独立战争中,1862 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据材料“《宅地法》”可知是美国的南北战争。
(2)俄国农奴制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依据材料“克里来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可得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农奴制下俄国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以及农奴制严重制约着俄国的经济发展。
(3)依据材料三“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便是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和所学可知,日本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4)依据材料中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可得出材料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7.(2020·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初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材料三 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1)观察材料一的折线图,指出日本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4分)
(3)上述材料中,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出一例。(3分)
(4)综上所述,从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1)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明治维新。
(2)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政府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3)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或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扩大和巩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答出以上任一个史实即可)
(4)应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深化改革;政府应制定恰当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言之有理即可,必须紧扣材料,任答两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表格中数字: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结合课本所学,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了日本教育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得出日本转型的因素: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由材料三“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方式的变化,结合课本所学,明治维新期间,政府在生活方面,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3)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扫清障碍,促进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得出这一时期的主题: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和扩大;“19世纪中后期”即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结合课本所学,这段时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相关的事件有: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
(4)依据材料一日本的发展得益于发展教育,由此得出:应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由材料二和第二问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得出: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材料二和第三问,日本的改革和俄国的改革推动国家的进步得出: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深化改革;政府应制定恰当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