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语文专题练:文学文化常识-对联常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高考语文专题练:文学文化常识-对联常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8 21: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战2022】高考语文专题练:文学文化常识-对联常识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小组成员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一户老宅上一副楹联颇有传统文化意蕴,只是下联脱落一字。下面所给的字放进去最合适的是( )
上联:教子孙两行正路克勤克俭
下联:继祖先一脉真传唯读唯
A.钓
B.耕
C.樵
D.隐
2.阅读下列对联,判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书店 住宅
A.上联 锦绣成文非我有 合家欢乐财源进 下联 琳琅满架待人求 内外平安好运来
B.上联 内外平安好运来 锦绣成文非我有 下联 合家欢乐财源进 琳琅满架待人求
C.上联 琳琅满架待人求 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 锦绣成文非我有 合家欢乐财源进
D.上联 合家欢乐财源进 琳琅满架待人求 下联 内外平安好运来 锦绣成文非我有
3.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水腻山春节气柔
B.海浸城根老树秋
C.鸟啄风筝碎珠玉
D.草带泥痕过鹿群
4.社区在“读古诗,做好人”的活动中向学生征集楹联,请你在下列联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
A.兴观群怨,修齐治平
B.离骚而问天,哀以招魂
C.篑于平地进以往,风乎舞雩咏而归
D.《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
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6.下列选项与对联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译书尚未成,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③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著成信史照人寰。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 茅盾 班固 白居易
B.屈原 鲁迅 班固 苏轼
C.孔子 鲁迅 司马迁 白居易
D.屈原 茅盾 司马迁 苏轼
7.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
痛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8.下面对联所表述的内容,与商店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晚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采芙蓉。(书画院)
B.佳肴无肉亦可,雅谈离我难成。(茶馆)
C.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情。(花木店)
D.色香俱全花草风度,形神兼备松柏气质。(中药店)
9.对下列对联所指的文学家,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何事妨心情?问丁香无语,时来多愁雨巷;谁人当风景?挽片云难留,不期再别康桥。
③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太阳。
A.巴金 戴望舒、徐志摩 鲁迅
B.巴金 徐志摩、戴望舒 鲁迅
C.鲁迅 戴望舒、徐志摩 巴金
D.鲁迅 徐志摩、戴望舒 巴金
10.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B.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D.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E.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11.对仗是指词语对偶的一种形式,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下面四副对联中,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
B.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宇,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C.踏《莽原》刈《野草》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彷徨》万民
D.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12.下列对联与相关场所对应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蓣繁藻洁俎豆祝千秋
②竹韵松涛清自远,风台月榭悄无言
③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
④近贤门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
A.①祠堂 ②庙宇 ③宅第 ④园林
B.①宅第 ②庙宇 ③园林 ④祠堂
C.①祠堂 ②园林 ③庙宇 ④宅第
D.①宅第 ②园林 ③庙宇 ④祠堂
13.下面四副贺联分别对应的场合是( )
①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
②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③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④迨其吉兮毂我士女,式相好矣宜尔室家
A.①公司开业 ②乔迁新居 ③新婚 ④过寿
B.①乔迁新居 ②公司开业 ③过寿 ④新婚
C.①过寿 ②新婚 ③公司开业 ④乔迁新居
D.①新婚 ②过寿 ③乔迁新居 ④公司开业
14.用下列短语中的四句组成一副描写端午节景象的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门上桃符
②碧波竞舟
③江边柳线
④青艾驱瘴
⑤迎春绿
⑥十里欢
⑦耀眼红
⑧千家乐
A.上联:③⑤下联:②⑥
B.上联:②⑥下联:④⑧
C.上联:④⑧下联:③⑤
D.上联:④⑧下联:②⑥
15.下列对联所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王安石)
D.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鲁迅)
16.这是杭州二十四桥的一副对联,请将语句进行组合,构成完整上下联( )
①胜地据淮南
②扁舟过桥下
③问箫声何处
④看云影当空
⑤有人吹到月三更
⑥与水平分秋一色
A.①③⑤,②④⑥
B.②③⑤,①④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②④⑤,①③⑥
17.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几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元夕家家宴,宵月千里明
B.晴空一镜悬月明,夜市千灯照云碧
C.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不夜天
D.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18.春节将至,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要贴一副对联,下列不宜作为春联的一项是( )
A.平安靠好司机,场兴有主人翁。
B.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C.大干快上多装,争分夺秒快跑。
D.场兴我兴皆兴,场荣我荣皆荣。
19.下列对联分别写的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范仲淹 颜真卿 辛弃疾 李白 李清照
B.范仲淹 文天祥 辛弃疾 陶渊明 李清照
C.文天祥 辛弃疾 颜真卿 李白 柳永
D.辛弃疾 文天祥 颜真卿 陶渊明 柳永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俭”是仄声,选择的字应是平声,排除 AD 两项;“两行正路”对“一脉真传”,因为农耕思想,耕是物质的创造,耕读生活是儒家的入世奋斗,也是一种道家隐逸文化的体现。虽然“樵”也有隐逸之意,排除 C 项。故选:B。
2 A
【解析】
针对书店和住宅的不同特性,锦绣成文,琳琅满架更适合书店。
3 D
【解析】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对仗,要求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相同,“当日午”对“带泥痕”。
4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对联的能力。A.“兴观群怨,修齐治平”,兴观群怨,是指诗的社会功能;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符合“读古诗,做好人”的主题。B.“离骚而问天,哀以招魂”不是对联,且与做好人的主题无关。C.“篑于平地进以往,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经过自己的创造和努力,达到人生中诗意的境界。无“读古诗,做好人”的意思。D.“《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这是对《国风》和《小雅》的评价,无“读古诗,做好人”的意思。故选 A。
5 A
【解析】
可能有同学选了 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 B,不选 B 还因为内容上“芙蕖”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蕖”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6 C
【解析】
①“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鲁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夹壁墙。“关闽濂洛”是指宋代儒家理学著名的关、闽、濂、洛四大派别。即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孔子”。②《呐喊》《彷徨》为鲁迅代表作,鲁迅对中国文坛和中国社会影响力极大,为文坛领袖,故此句是指鲁迅。
③前句是赞扬司马迁刚正不阿的品行和公平客观地对待史实的态度。比如他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后句写他由于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他为了完成《史记》,毅然忍受屈辱,活了下来。如今,《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故此句是指司马迁。
④由“新乐府”,便可想到“白居易”,并且因为他提倡新乐府运动,建了杭州西湖白堤。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白居易”故此句是指白居易。
7 D
【解析】
依据词性,“踏”是动词,故选“莽原”;依据“热风奔流”,故用“呐喊”体现主动积极的行动;依据“痛”和“叹而已”,故选“毁灭”;依据“十月噩耗,而“彷徨”可突出内心的迷茫苦痛,排除 AC。
故选:D。
8 B
【解析】
A 项,“锄芍药”表明是中药店;B 项,“雅谈”表明是茶馆;C 项,“片纸”“一笔可画”表明是书画院;D 项,“花草”“松柏”表明是花木店。
9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对联的内容和所写的人物的对应关系。首先要读懂对联的大致内容,然后要掌握所给选项中的人物的一些常识,最后抓住对联中的关键点,和人物有关的事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①中的“呐喊”“彷徨”分别指鲁迅的两部小说《呐喊》和《彷徨》。②中的“丁香”“愁雨巷”“再别康桥”分别出自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③中的“激流”是指巴金的作品“激流三部曲”。
10 E
【解析】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11 A
【解析】
(B 平仄错,上联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C 结构不一致,一生呐喊,万众彷徨;D 字数不—致)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12 C
【解析】
“本枝”比喻子孙,指子孙绵延不绝;“俎豆”指宴请宾客的器具,引申为祭祀;“竹韵松涛,风台月榭”为园林之景;“殿宇”为庙宇,“贤门之居”说的是宅第,“明德惟馨”指主人美德。
13 B
【解析】
解答此题,可根据贺联大意,抓住关键词分析。①“旭日临门”是祝福语,“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由此推断适合乔迁新居。②由“近悦”“远来”可判断适合公司开业。③“人如松柏”,比喻人的寿龄,故适合过寿;由“毂我士女”“尔室家”可推断为新婚贺联。
14 D
【解析】
首先选出与端午节有关的语句,“门上桃符”是春节景象,“江边柳线”“迎春绿”是早春景象,“耀眼红”所指宽泛,与端午节联系不紧,筛去这些无关的①③⑤⑦句,就可以排除 A、C 两项。然后根据对联体“上仄下平”的对仗要求,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是 D 项。
15 C
【解析】
C 项写的是汤显祖。
16 C
【解析】
⑤⑥是各句的结尾,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⑤是下联,根据⑤⑥判断①④、②③分别为上下联。
17 D
【解析】
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平 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 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 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二)上下联各自旬内平仄交替。六是内容相关。
18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掌握对联的能力。对联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C 项“大干快上多装,争分夺秒快跑”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过程的口号,不能贴在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
19 B
【解析】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宋室”是朝代,“忧乐……”可以联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可以确定是范仲淹;“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可以由“丹心”联系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确定是文天祥;“铁板铜琶,继东坡髙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继东坡……”可知与苏东坡的豪放一致,“美芹”可以联系《美芹十论》,“南宋”是朝代,可以确定是辛弃疾。“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质而绮,真且醇”是其文风,“樽中酒,篱下诗”可以写隐居的状态,可以确定是陶渊明。“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明湖”“趵突泉”是其籍贯,“漱玉集”“金石录”是其作品集,“后主遗风”可以联系“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可以确定是李清照。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