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语文专题练:文学文化常识-作家作品和文体特点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是二十四史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2.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 四书 语录体 舍生取义 逝者如斯夫
B.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 以时间为序 拥刘反曹 三打祝家庄
C. 《家》 现代小说 巴金 高觉新 激流三部曲
D. 《哈姆莱特》 悲剧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卡西莫多
A.A
B.B
C.C
D.D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作家,《窦娥冤》的说白和唱词典雅华丽,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集,内容主要是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嘴脸,赞美纯洁的爱情、友情、亲情等。
D.《雷雨》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揭示了它所依存的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时期的作品。
4.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书”可作为臣子对君主议论政务的一种文体,如李斯的《谏逐客书》。
B.古代的“疏”是一种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章,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C.古代的“赋”是讲铺排、富文采、重抒情的一种文体,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D.“说”是一种说明性文体,用以说明性状如韩愈的《师说》、林庚的《说“木叶”》。
5.以下哪一部作品不属于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作品( )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安娜·卡列尼娜》
D.《死魂灵》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核心是兼爱。
C.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他在《天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D.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一思想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义非凡。
7.下面所列文学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雷雨》 现代 老舍 戏剧 周朴园
B 《高老头》 法国 巴尔扎克 小说 拉斯蒂涅
C 《张衡传》 西晋 范晔 纪传体 候风地动仪
D 《长恨歌》 唐代 白居易 近体诗 李杨爱情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C.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出生于天津,创作了《雷雨》《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硬汉精神”。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这副对联写的是北宋散文家苏洵、苏轼和苏辙。
B.《茶馆》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表现自清末到民国近 50 年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它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戏剧代表作。
C.《高老头》《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的作者分别是巴尔扎克、雨果和莎士比亚。
D.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编写体例,按时间顺序记述史实。例如《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祝福》刻画了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B.《水浒传》是以宋、元话本等文学作品为基础加工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
C.《促织》选自《聊斋志异》,这部作品集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小说作品。
11.下列作品、作者和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社会问题剧
B.《阿 Q 正传》—当代—鲁迅—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C.《蜀道难》—唐—李白—才思放肆,语次崛起
D.《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促织》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作品,情节跌宕曲折,具有虚幻神秘色彩。
B.《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本色派”作品,语言朴实无华、生动自然。
C.《雷雨》的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还有《日出》《原野》等。
D.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等。
13.下列和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 青莲居士 诗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B.杜甫 少陵野老 诗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陶渊明 五柳先生 山水诗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李清照 易安居士 婉约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卜生,是 19 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戏剧家。他不仅是挪威民族戏剧的奠基者,也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
C.《屈原列传》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荷花淀派”是一个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当代文学流派,其文笔细腻婉约,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诗风格。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表现手法多用典,旨意朦胧,需读者去体味。
C.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小令,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则属套曲。元杂剧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章回体长篇小说后,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古典小说达到顶峰。
16.对下列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秦汉断代史
B.师说 韩愈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古文运动
C.琵琶行 白居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新乐府运动
D.祝福 鲁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反对封建主义
A.A
B.B
C.C
D.D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文笔细腻婉约,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诗风格,代表了“荷花淀派”的创作特色。著有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B.赵树理,小说家,“山药蛋派”小说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小说创作淳朴自然、平实无华,追求大众化、民族化;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诙谐成趣,准确生动。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
C.易卜生,德国戏剧家,19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创作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为他奠定了世界性的声誉。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文章多层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他们的作品《论语》和《庄子》均为语录体散文。
B.《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了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C.《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均为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它们都表现出对所忆之人的深挚感情。
D.孙犁的一些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如《荷花淀》;赵树理的一些作品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小二黑结婚》。
19.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小说《祝福》选自《彷徨》,《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B.《红楼梦》中的“潇湘妃子”是林黛玉,“蘅芜君”是薛宝钗。
C.《致云雀》的作者是英国诗人雪莱,其代表作有《西风颂》《云》等。
D.《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20.下列作品、作者和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春秋——左丘明——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B.《聊斋志异》——明——蒲松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C.《窦娥冤》——元——关汉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与妻书》——清——林觉民——情真意切、说理深刻的书信体散文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B.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剧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C.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D.莎土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他戏剧艺术顶峰的是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
22.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说苑》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23.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刺秦王》 历史散文 纪传体 重义轻生 图穷匕见
B. 《寡人之于国也》 诸子散文 语录体 无为而治 五十步笑百步
C. 《雷雨》 话剧 侍萍 曹禺发泄被抑压的愤懑 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
D. 《老人与海》 自传体 海明威 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肯定人的进取精神
A.A
B.B
C.C
D.D
24.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三十为晦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后者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
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同,与《核舟记》中“虞山王毅淑远甫刻”中的“甫”也相同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为“前四史”。
2 C
【解析】
A.“舍生取义”出自《孟子》;B.“三打祝家庄”出自《水浒传》;D.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角色。
3 B
【解析】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 项,“《窦娥冤》的说白和唱词典雅华丽”错误,《窦娥冤》的说白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唱词优美而又有节奏。B 错误。故选 B。
4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说明性文体,用以说明性状”是错误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比如《师说》就属于议论性质。
故选 D。
5 D
6 A
【解析】
A.申不害与慎到颠倒了;故选:A。
7 B
【解析】
A 项,《雷雨》的作者是曹禺;
C 项,《张衡传》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宋文学家;
D 项,《长恨歌》是古体诗。
故选 B。
8 C
【解析】
《茶馆》应为老舍创作。
9 D
【解析】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C.“《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错误,《聊斋志异》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选项遗漏了“短篇”,过度拔高。
11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B.“当代”“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错误,应该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故选 B。
12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常识的能力。
D.“莎士比亚的悲剧……《威尼斯商人》等”错误。《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
故选 D。
13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山水诗人”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人。
14 D
【解析】
A.正确。B.正确。C.正确。D.“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当代文学流派”错误,“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是孙犁。故选:D。
15 C
【解析】
A.“‘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错,《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不是表现手法。
B.“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错,是豪放派的代表。
C.正确。
D.《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
故选:C。
16 D
【解析】
A.应为“纪传体通史”。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应为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杜甫名言。
D.正确。
故选:D。
17 C
【解析】
C.“德国”错,应是“挪威”人。故选:C。
18 A
19 D
【解析】
《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20 B
【解析】
“《聊斋志异》——明——蒲松龄”表述错误。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
21 C
【解析】
C.王实甫改为马致远。
22 C
23 C
【解析】
A.应为“国别体”;B.提出“无为而治”的不是孟子,是老子;D.《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 1951 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
24 D
【解析】
【分析】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需要平时加强积累和识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解析】A项,正确;
B项,正确;
C项,正确;
D项,“将子无怒”中的“子”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