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想北平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评点角度:
△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观点见解、构思谋篇、表达手法等加以品评;
△可一语破的,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实记录读时的感受;
△可联系前后文,作融会贯通的理解。
△可针对疑点提出质疑。
学生评点作者爱北平、想北平、赞北平,在对北京那安适、悠闲的生活描写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那深深的爱意。 ——朱瑞莎
我认为像老舍这样的大文学家不是不爱北平的书多古物多,只是大家都知道了,再写就没意义了,反之写了最普通的花草,可以让人们了解另一种风情的北平。
——陈蕊看老舍的文章,就好像他在和你说话,有一种亲切感。他对北平的情感让我也感同身受。 ——冯思思
离开北平那么久了,为什么还能清清楚楚地讲出北平那么多充满记忆的地方?
——蔡慧敏作者没有说自己如何爱北平,但每一句中无不透着那份说不出的爱,让读者沉醉,让读者挠心,让读者回味无穷。
——冯思思老舍心中的北平是怎样一番景致?阅读第4~6段,请你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记忆镜头作评点,体味老舍心中北平独有的“味道”。示例: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韭菜叶“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蔬菜的饱满、新鲜扑面而来。选的事物如青菜、白菜、扁豆、黄瓜等,很家常,很朴素,却带着北平浓浓的生活气息。(评点角度:景物特点、选材角度、阅读感受)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仁茶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一条活泼的鱼儿来。”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北京城的特点也太多太多了,作者为什么只写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是为了表现北京的温暖,还是间接地体现作者对北京城深厚的爱?
——朱瑞莎 许多文章是由这种追忆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和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
——老舍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思乡名篇:
琦君《淡淡的桂花雨》
叶圣陶《藕与莼菜》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 …老舍喜欢从日常平凡事物讲起,一点一滴在老舍笔下都是那么温暖。小事最能打动人心,引发大家去深入了解。我个人也喜欢谈小事,因为小事给人感觉最真实。 ——倪协豪离开北平那么久了,为什么还能清清楚楚地讲出北平那么多充满记忆的地方?
——蔡慧敏一句话简单结尾,无言地诠释了老舍对北平深沉的怀念。
——叶昌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史记·高祖本记》 故乡是生命之根,故土是出生成长的地方,更是心灵和精神的家园。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文化情结。“新经典阅读”推荐书目
1.海子 《海子的诗》
2.顾城 《顾城的诗》
3.聂鲁达 《聂鲁达诗选》
4.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诗选》
5.米沃什 《切·米沃什诗选》
6.蔡天新 编《现代诗100首》(三卷:蓝·红·黄)
7.萧红《呼兰河传》
8.沈从文《边城》
9.钱锺书《围城》
10.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等
11.路遥《平凡的世界》
12.阿城《棋王》
13.余华《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
14.刘志钊《物质生活》15.叶弥 《美哉少年》
16.高尔泰《寻找家园》
17.陈桂棣、吴春桃《中国农民调查》
18.胡发云《如焉》
19.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
20.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
21.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玩笑》《生活在别处》
22.保罗·科埃略《炼金术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3.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
24.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
25.菲利普·贝松《十月的孩子》
26.索而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癌症楼》27.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28.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9.卡夫卡《城堡》《审判》
30.塞林格《麦田守望者》凯鲁雅克《在路上》
31.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
32.乔治·奥威尔《1984》、《动物庄园》
33.安·兰德《一个人》
34.迪诺·布扎蒂《魔法外套》《鞑靼沙漠》
35.泰戈尔 《新月集》《飞鸟集》
36.纪伯伦 《先知》《沙与沫》
37.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38.梭罗《瓦尔登湖》
39.李奥帕德《沙郡年纪》
40.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41.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上帝之子》
42.高尔泰《寻找家园》
43.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
44.英国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间谍》
45.英国维吉尼亚·伍尔芙《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
46.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47.美国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
48.法国加缪《局外人》
49.美国托马斯·品钦《 V 》《万有引力之虹》
50.美国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51.德国君特.格拉斯 《铁皮鼓》
52.美国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小说选》
53.德国黑塞《荒原狼》 第二轮读书清单:经典的学术著作 1、阿克顿《自由史论》: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林达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也有一个梦想》、《总统是靠不住的》、《如彗星划过夜空》:
4、王树增《1901 一个帝国的背影》:
5、波伏娃《第二性》:
6、宋鸿兵《货币战争》:
7、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8、柏杨《中国人史纲》:
9、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10、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等:
11、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12、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13、康有为《大同书》:
14、梁启超《新民说》:
15、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16、彼得·伯恩斯坦《与天为敌》: ??
17、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18、南怀瑾 《论语别裁》:
19、亚当斯密《国富论》(另有《道德情操论》):
20、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21、卢梭《社会契约论》:
22、蒙田的《蒙田随笔集》:
23、帕斯卡《思想录》:
24、龙应台《请用文明来说服我》《美丽的权利》:
2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
26、普鲁斯特《追忆逝水流年》:
27、张纯如《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28、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等:
2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30、弗洛伊德《释梦》:
31、顾准《顾准文集》:
33、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
3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5、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6、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
37、【唐】吴兢《贞观政要》:
38、罗素 《西方哲学史》:
39、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40、丹纳《艺术哲学》:
41、李泽厚《美的历程》:
42、宗白华《美学散步》:43、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
44、李零《丧家狗》:
45、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46、辜鸿铭《中国人精神》:
47、鲁斯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48、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49、奥勒留《沉思录》:
50、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5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52、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53、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54、杨显惠《夹边沟记事》:55、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56、欧文·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57、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
58、余世存编《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
59、普济:《图解五灯会元》,
60、林贤治《午夜的幽光》:
61、傅国涌《偶像的黄昏》:
62、熊培云《思想国》:
6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拯救与逍遥》《拣尽寒枝》《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64、易中天《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
65、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66、钱理群《我存在着,我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