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6-4植物的呼吸作用(表格式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6-4植物的呼吸作用(表格式 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09: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题 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观察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表达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创新和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合作的乐趣。 2.关注与植物呼吸作用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分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2.分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 3.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知道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运动,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提问】你们知道呼吸作用利用和放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吗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出:呼吸作用利用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观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从学生熟悉的呼吸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否具有呼吸作用。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将100克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分钟)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请两位同学分别取一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讨论】 (1)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的 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吗 (2)黑色塑料袋有的装新鲜蔬菜,有的装烫熟的蔬菜,你们怎样辨别 【小结】 (1)实验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保证蔬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观察实验现象,作好记录。 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在光照下若用白色塑料袋,里面的绿色植物除了进行呼吸作用外,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会利用二氧化碳,这样袋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就不能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提问】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我们的推理一致吗 【讲述】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播放动图,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 【小结】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讲述】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已经被许多科学实验所证实。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塑料袋内装有新鲜蔬菜。 打开塑料袋观察蔬菜,验证了刚才的推理。 观看实验,认同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探究二、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演示实验】将新鲜的植物和烫熟的植物分别放入密闭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外用黑布包裹,防止漏光),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把两根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入两个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小结】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因此燃烧的小木棒伸入时会熄灭;而烫熟的植物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锥形瓶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所以燃烧的小木棒仍然继续燃烧。 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直观地发现,装有新鲜植物的锥形瓶中,燃烧的小木棒火苗熄灭了;而装有烫熟的植物的锥形瓶中,燃烧的小木棒继续燃烧。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三、呼吸作用的意义 【播放FLASH】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 【讲述】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提问】植物为什么要进行呼吸作用呢 【小结】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根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 【补充】除了淀粉外,植物还能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这些有机物的分解,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归纳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氧气+淀粉二氧化碳+水 各抒己见。提出释放出的能量的作用。 分析总结植物的呼吸作用。 培养自学能力。 总结呼吸作用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四、当堂演练 1.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是否放出二氧化碳,必须 ( C ) A.要选用叶子小的植物 B.要选用生长比较旺盛的植物 C.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用黑纸将叶片的两面都蒙起来 2.在证明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实验中,燃烧的小木棒伸入装有新鲜植物的瓶中熄灭,说明了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消耗了 ( A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D.无机盐 3.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 B ) A.水和无机盐 B.水和二氧化碳 C.淀粉和氧气 D.水和叶绿体 4.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在夜间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B )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课堂反思】 本节课着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演示讲解和讨论交流为课题主线。教师完全扮演导演角色,仅在必要时予以提示和补充。这节课课前准备较多,课上的活动也多,在教师积极的引导和控制下这将会是最大的亮点,但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有限,如果师生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会成为失败的一课。因此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一定要做足、做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