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代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安市代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22: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安市代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二第1次月考
生物 试题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一种塑料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可以降解,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专门降解这种塑料的“细菌能手”的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中才出现纯合子
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3.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A.种植→F1→选双隐性植株→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4.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5.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运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结合图形分析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运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6.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列不是转基因成果的一项是(  )
A.抗虫棉花 B.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C.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奶牛 D.抗除草剂玉米
7.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不能忽视。下列选项中是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证据的是(  )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8.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9.下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10.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
A.都比父母的长,因 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
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
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1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12.“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 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繁殖,会导致物种灭绝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1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不遗传的变异 D.染色体变异
1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8%、82% B.36%、64% C.57%、43% D.92%、8%
15.下列有关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变异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只有基因突变,才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
17.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
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0.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够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 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22.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细胞质基质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23.右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24.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的HCO 、HPO 等离子有关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2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Na+和Cl-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26.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应把化验结果的误差考虑在内
2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8.外界环境会影响内环境稳态,下列事实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29.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生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30. 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排尿,婴儿却不能。这说明( )
A.婴儿的脊髓内的低级中枢还未发育完全
B.婴儿的泌尿系统还未发育完全
C.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着脊髓内的低级中枢
D.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并不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1.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3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3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34.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兴奋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35.近年,有人利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除皱美容,这遭到了部分专家的质疑。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
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36.如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 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着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3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
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
神经纤维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3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9. 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正确的是(  )
40.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二、填空题(共50分)
41.(10分)已知西瓜早熟(A)对晚熟(a)为显性,皮厚(B)对皮薄(b)为显性,沙瓤(C)对紧瓤(c)为显性,控制上述三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三个纯合的西瓜品种甲(AABBcc)、乙(aabbCC)、丙(AAbbcc),进行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为获得早熟、皮薄、沙瓤的纯种西瓜,最好选用品种___ _和___ _进行杂交。
(2)图中____植株(填数字序号)能代表无子西瓜,该植物体细胞中含有____个染色体组。
(3)获得⑦幼苗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2分);与⑧植株相比,⑩植株的特点是_______,所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按图中所示的育种方案,④植株最不容易获得AAbbCC品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5)图中的⑥植株属于新物种,其单倍体_______(可育、不可育)。
42.(10分)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过去从人的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提取,产量很低。我国的科研人员侯云院士等一批人,成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其产量,如图为其原理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它之所以能作为 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写出任两点)。(2分)
(3)切割②和③过程所需的酶一般是相同的,其原因是____。
(4)该过程中,供体细胞是_______,受体细胞是 ______(填字母),重组DNA分子是______(填序号)。
(5)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
(6)人的干扰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43. (12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44. (8分)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B侧为___(填“正”或“负”)。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的(2分)。
(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2分)(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5. (10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8分)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2分)的变化。
(5)可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