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8 15: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去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
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
2.围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与当前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和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历史的态度。
3.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学习重点】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学习目标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控制区
国民党29军
日军重兵占据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
卢沟桥
平 汉 铁 路
一.七七事变
1.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经过
时驻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士兵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我们中国军队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呢?
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负责守卫卢沟桥的申仲明排,最后抡起大刀,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
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向英雄们致敬!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中国近代史上北京(北平)分别被哪些外国侵略者占领过?
1、1860年 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00年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7年 日本侵略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1.背景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呼吁全民族抗战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决心抗日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坚决抵抗
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国共合作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的改编
国共有过哪两次合作?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
第一次合作出现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体时间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国民党“一大”是形成的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是破裂的标志;
第二次合作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时间是1937年9月至1946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正式形成的标志,内战爆发是破裂的标志。
从抗战区域和抗战人员上看,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的是局部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平津失陷以后,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大举进攻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
上海
借口
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兵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三.淞沪会战
英勇事迹
国军98师第583团3营500与日军决一死战
①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姚子青(1908-1937)
②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
谢晋元(1905-1941)
推荐观看《八佰》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日军占领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沦陷后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谓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上海失陷后,日军向中国军队进行追击,直奔国民政府所在地——
南京
攻陷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军认为“皇军在外国首都入城乃有史以来盛事”为“使中国军民敬仰皇军之威武而归服之”,日军 组织盛大的入城仪式。并以屠城的方式来震慑中国军民。
攻陷南京
在南京造成大量死亡和财产损失的强盗已经被抓获并处决。现已查明是蒋介石部队中心怀不满的士兵,现在局势已经平定,日本正在赈济30万中国难民。
日本兵帮助中国老奶奶过马路
日本兵给中国孩子发糖果
1937年12月东京电台向全世界发布消息:
然而,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中国军人被日军反绑杀死,形成血池
集体枪杀
南京幕府山男女老幼5.7万多人,用铅丝捆绑至下关草鞋峡被集体杀死。
万人坑内死人尸骸头颅
万人坑
四.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1.时间:
1937年12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2.手段:
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
3.结果:
屠杀中国人300000
德国驻华馆在发回国的文电中说:“它是一台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
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
人 间 地 狱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80多年过去了,
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血泪的历史,
但是……
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这段历史,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道歉,反而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思维拓展
*作为学生: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声讨日本的所作所为;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为政府:历史不容否认与篡改,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
教训(启示):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合作探究
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思维拓展
*作为学生: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声讨日本的所作所为;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为政府:历史不容否认与篡改,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
教训(启示):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合作探究
△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与日本怎样进行交往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铭记历史,理性爱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加强沟通与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血来还!
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南京大屠杀
时间
地点
1937年7月7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
北平卢沟桥(宛平城)
发动者
日本
简单
经过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北平保卫战牺牲的爱国将领
赵登禹、佟麟阁
工农红军的改编
工农红军主力
八路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
新四军
总指挥:
朱 德
军 长 :
叶 挺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时间
1937年8月
借口
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兵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英勇事迹
①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②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淞沪会战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
国民政府迁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教训(启示)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怎样与日本交往
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铭记历史,理性爱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加强沟通与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A
C
3.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4.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若按照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差耻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C
A
团结 爱国 自立 自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