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 课件+教案+素材(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 课件+教案+素材(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1-18 14:26: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材分析
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物化成果”。本课通过数据的解读与分析,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围绕“小学生为什么会近视”这样的生活化主题就,将采集来的数据综合分析,发现相关内在联系,再结合平台大数据进一步提出设想,体验数据分析的建模过程,进而初步接触大数据的概念。
学生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很难从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信息。教材在“数据解读与分析”中,分别以表格、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具体实例,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解读与分析数据,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与结论。
五年级的学生对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对格式要求也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教材安排了基本的分析报告样例,引导学生明确分析报告的目的与意义: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分享观点。
预设教学内容
1.数据解读与分析。
2.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预设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解读数据,进一步体验数据承载信息的含义。
2.通过撰写、完善、美化调查报告,进一步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的相关技巧。
3.通过分析报告的撰写,树立观点报告需有数据支撑的意识。
预设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教学难点:分析和解读数据,得出科学而有价值的结论。
预设教学准备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
教师课件;
数据分析报告半成品。
调查报告文档范例。
已完成图表制作的调查数据表。
预设课时安排:
1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听清楚游戏规则:在一个两位数的数轴上,给定一个范围,然后在数轴上随机取一个整数,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就说YES,否则就说NO。每人玩20次,看有多少次是在范围内的。
2.请用scratch软件打开桌面上的“投一投”,点击绿旗开始,单击立方体算投出去一次,当总次数达到20次时,游戏结束。
学生尝试。
3.反馈结果,教师板书:(17,20)、(15,20)、(4,20)、(6,20)【根据学生反馈书写】
4.根据这些数据,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猜测1:可能每个人给定的范围不一样。
学生猜测2:可能第一组和第二组给定的范围比较大,第三组和第四组给定的范围比较小。
为什么会有这种猜测?你是怎么想的?
大家都一样在点击,产生的数据也都是随机不定的,但是一二组总能得到yes,说明他们的范围比较大,而三、四组得到no的几率大,可能因为范围比较小,所以总是不在范围内吧。
你们听明白了吗?同意这些推测吗?大家的数据都是两位数,就是10-99之间中随机取出来的,如果给定的范围是20-80之间,那么投中范围的几率就大,如果给定的范围是50-60之间,那么投中的几率就会变小,对吗?你们看到给定的范围了吗?为什么没有看到给定的范围却能做出这样的分析和推理呢?我们通过得出的数据,然后进行了分析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出示课题: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5.今天我们来针对“近视问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读与分析,找出原因,撰写分析报告,提出建议。
二、数据解读与分析
1.把收集好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
今天在解读我们调查的数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个中国目前的近视情况,也许对你的数据分析有所帮助。
课件出示中国数据,让学生明白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近视情况相当严重,让学生对近视比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助于分析本校的近视数据。
2.出示第一组数据:近视情况
从这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近视情况严重吗?
学生反馈:目前学生近视情况比较严重。
课件出示模板,学生反馈:
根据“近视情况”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有 人已经近视,达到了 %,接近半数。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 。
学生打开“数据分析与解读”,进行填写并保存。
3.出示第二组数据:开始近视时间
这组数据谁来分析?
从“学生开始近视时间”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
根据学生反馈,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学生进行填写,并进行保存。
4.其他的表格数据,同学们可以再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数据分析,写到分析报告中去。
教师出示范例:
比如老师用户外运动时间进行分析。
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远远不够。【一句话写出结论】
【调查数据与图表呈现】
根据“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49.11%的同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有25%的同学户外运动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左右,达到每天户外运功时间2小时以上的同学只有5.36%,居然有20.5%的同学每天连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都没有。【对调查数据进行解读】
根据研究显示,对于想预防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3小时更佳。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还相当不够,十分欠缺。这也是造成目前近视情况严重的一大原因所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数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
5.根据这些分析,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学生将建议填写完成:每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周末多到户外去走一走。
6.前面我们分析的两张表格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出来。【课件呈现】
7.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数据更加有说服力?【采集的数据足够多】
不错,随着互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采集到的数据数量大,范围广、关联性强,获取这些数据可以让数据的解读与分析更加精准,更有说服力。
三、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1.刚才我们进行了一些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数据分析报告。
2.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有多种方式,一般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主要目的是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我们学过的文字处理软件有哪些?(写字板、Word等)
那我们就用Word软件来完成本次的数据分析报告。
3.在撰写报告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报告的格式。
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作者、研究目的、数据解读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几个部分。
4.先来看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教师打开“校门口交通拥堵情况调查报告”进行介绍。
5.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已经将分析报告的标题、研究目的等版块已经录入了,同学们可以直接进行数据解读与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给出一些结论与建议。
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每个人选择其中的一个表格进行分析与解读,然后给出一条建议,组长将这些进行整合,这样每个小组就能完成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分析报告了。
6.出示本课任务: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完成。
打开“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完成:
①数据解读与分析。
选择其中一张数据表进行解读与分析。
温馨提示:表格1和表格2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填写的课件中复制。
②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温馨提示:根据自己解读的表格,至少给出一条建议。
第10课中有与近视相关的图片,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美化数据分析报告。
7.学生打开分析报告半成品,撰写报告。
8.根据实际情况反馈撰写报告中出现的问题:
预设1:图片的版式(建议“浮于文字上方”的版式)
预设2:其他表格如何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word中。(可以截屏)
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演示与讲解。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教师广播展示2-3位同学的报告作品。
2.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同学还没有完成报告的撰写,没关系,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来撰写报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撰写。
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据的分析与解读,通过解读分析,还撰写了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是为了得出结论,给出建议。我们知道,数据越大,我们的推测就会越合理。为了增加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我们一般会收集大数据来进行分析。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小试牛刀。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通过分析大数据,能帮助我们做出判断,为决策提供依据。
2.观看“大数据时代下的便利生活”视频,进一步感受大数据分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便利。
3.观看了视频之后,是不是更加觉得数据分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巨大?所以,我们平时要有数据分析的观点,留意观察身边的数据,学会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0 班 第 小组
一、研究的目的
近些年来,在校小学生佩戴眼镜的人数逐年上升,怎样预防和矫正近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其中的原因,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1.时间:2021年10月
2.成员:50 班 第 小组
3.主要研究方式:网络问卷调查、数据解读与分析
二、数据解读与分析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美化、计算、分析,发现造成学生近视现象,原因很多,关系复杂。
1.
数据解读与分析:
2.
数据解读与分析:
3. 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远远不够。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49.11%的同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有25%的同学户外运动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左右,达到每天户外运功时间2小时以上的同学只有5.36%,居然有20.5%的同学每天连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都没有。
根据研究显示,对于想预防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3小时更佳。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还相当不够,十分欠缺。这也是造成目前近视情况严重的一大原因所在。
4.
数据解读与分析:
5.
数据解读与分析:
6.
数据解读与分析:
三、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
我们觉得造成近视的原因可能是以下:
我们的建议:(共19张PPT)
游戏规则:在一个两位数的数轴上,给定一个范围,然后在数轴上随机取一个整数,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就说YES,否则就说NO。每人玩20次,看有多少次是在范围内的。
请用scratch软件打开桌面上的“投一投”,点击绿旗开始,单击立方体系统会给出随机数,当总次数达到20次时,游戏结束。
反馈游戏结果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 ,20 )
( ,20 )
( ,20 )
( ,20 )
10
99
范围
反馈游戏结果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0
99
范围大
10
99
范围小
你们看到给定的范围了吗?为什么没有看到给定的范围却能做出这样的分析和推理呢?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著
执教者:********学校 ******
了解国家近视率
中国数据
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
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将受到威胁。
数据解读与分析
第一组数据:近视情况
从这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近视情况严重吗?
数据解读与分析
1.目前学生近视情况 。
根据“近视情况”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有
人已经近视,达到了 %,接近半数。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 。
数据解读与分析
第二组数据:开始近视时间
这组数据,谁来分析?
从“学生开始近视时间”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
教师解读范例呈现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49.11%的同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有25%的同学户外运动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左右,达到每天户外运功时间2小时以上的同学只有5.36%,居然有20.5%的同学每天连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都没有。
根据研究显示,对于想预防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3小时更佳。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还相当不够,十分欠缺。这也是造成目前近视情况严重的一大原因所在。
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远远不够。
一句话写出结论
数据解读
数据分析,为结论提供依据
调查数据与图表呈现
数据分析与解读范例呈现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近视情况”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112人,有 50 人已经近视,达到了44.64%,接近半数。
根据查阅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5.6%。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比较严重。
1.目前学生近视情况比较严重。
一句话写出结论
调查数据与图表呈现
数据解读
数据分析,为结论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与解读范例呈现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开始近视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天生近视的人数为0,上小学以前近视的人数也只有2人,96%的同学都是在小学开始近视的,而中高年级近视的人数占据了52%。
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率也在不断增加,小学中高段近视人数成为调查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
2.学生开始近视时间绝大部分在小学时段。
数据解读与分析
怎么样才能数据更加有说服力?
采集的数据足够多。
随着互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采集到的数据数量大,范围广、关联性强,获取这些数据可以让数据的解读与分析更加精准,更有说服力。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有多种方式,一般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完成,主要目的是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写字板 Word
调查的数据
分析的原因
提出的建议
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报告的格式
数据分析报告范例
数据分析报告的格式
标题
作者
研究目的
数据解读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数据解读与分析
打开“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完成:
①数据解读与分析。
选择其中一张数据表进行解读与分析。
温馨提示:表格1和表格2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填写的课件中复制。
②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温馨提示:根据自己解读的表格,至少给出一条建议。
第10课中有与近视相关的图片,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美化数据分析报告。
大数据时代下的便利生活
我们平时要有数据分析的观点,留意观察身边的数据,学会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你近视吗? 人数 百分比
近视 50 44.64%
不近视 62 55.36%
汇总 112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开始近视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天生 0 0.00%
上小学以前 2 4.00%
小学低年级 22 44.00%
小学中高年级 26 52.00%
汇总 50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半小时以内 2 1.79%
半小时到1小时 48 42.86%
1小时到2小时 45 40.18%
2小时以上 17 15.18%
汇总 112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平均每周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1小时左右 63 56.25%
2小时到3小时左右 30 26.79%
3小时到5小时左右 9 8.04%
5小时以上 10 8.93%
汇总 112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躺着看书习惯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41 36.61%
偶尔 63 56.25%
经常 8 7.14%
汇总 112
学生看书或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不正确 6 5.36%
有时不正确 54 48.21%
基本正确 39 34.82%
完全正确 13 11.61%
汇总 112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半小时以下 23 20.54%
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55 49.11%
1小时到2小时左右 28 25.00%
2小时以上 6 5.36%
汇总 112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统计表
学生平均每天开始睡觉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20:00以前 6 5.36%
20:00-21:00左右 51 45.54%
21:00-22:00左右 53 47.32%
22:00以后 2 1.79%
汇总 112
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统计表 人数 百分比
6小时以下 0 0.00%
6-8小时 10 8.93%
8小时左右 40 35.71%
8-10小时 62 55.36%
汇总 112(共5张PPT)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著
班级:50 班 学号: 姓名:
数据解读与分析
1.目前学生近视情况 。
数据分析与解读:
根据“近视情况”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参与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有
人已经近视,达到了 %,接近半数。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近视情况 。
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开始近视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 。
2. 。
范例呈现
数据解读与分析:
根据“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有49.11%的同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有25%的同学户外运动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左右,达到每天户外运功时间2小时以上的同学只有5.36%,居然有20.5%的同学每天连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都没有。
根据研究显示,对于想预防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3小时更佳。我们可以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目前五年级学生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还相当不够,十分欠缺。这也是造成目前近视情况严重的一大原因所在。
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远远不够。
我的建议: 。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打开“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完成:
①数据分析与解读。
温馨提示:表格1和表格2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填写的课件中复制。
②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温馨提示:根据自己解读的表格,至少给出一条建议。
第10课中有与近视相关的图片,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美化数据分析报告。五(3)班第一小组
一、研究的回顾
校门口经常出现拥堵情况,为了研究其中原因,我们设计相应的问卷组织调查,经过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时间:2019年10月
成员:五(3)班第一小组
主要研究方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二、数据解读与分析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美化、计算、分析,发现校门口的拥堵现象,原因很多关系复杂。
1.同学们普遍认为校门口拥堵现象比较严重。
解读与分析:
根据“上学时校门口的拥堵情况”调查数据可以看到,45%的同学感到非常拥堵,31.25%的同学感到拥堵,14.17%的同学感到轻度拥堵,只有9.58%的同学没有感到拥堵,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得知,该校校门口上学期间拥堵情况较为严重。
2.拥堵现象跟大家到校时间有一定关系。
解读与分析:
在数据中可以可以看出,接近60%的同学会在7:10-7:40到校,而7:40-8:10到校的学生仅占10.83%。说明7:10-7:40是上学的一个高峰期,此时车辆的拥堵情况会比较严重。
3.“离校距离”与“到校方式”反差严重。
解读与分析:
交叉分析这两项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距离学校一公里以内的学生数量占总数的46.67%,而在到校方式的数据中,步行学生的数量仅占16.67%,也就是说部分离家很近的同学,也选择了汽车接送,这也许也是造成校门口严重用的的一个重要原因。
4.车辆停靠时间与停车方式影响着校门口的拥堵。
接送车辆在校门口的停留时间小于1分钟的仅有30.83%,说明近70%的接送车辆会停留较长时间,长时间停留容易造成拥堵;从停车方式来看,较远找车位停车,再步行进校门的仅占4.58%,而更有39.58%的接送车辆选择了直接停车,也许就是违章停车造成了拥堵。
三、我们的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们的调查,再对照智慧交通平台对学校周边路口一周流量的监控数据,我们发现校门口的拥堵现象情况严重。
我们觉得拥堵原因可能是一下两个:一是上学时间较为集中,形成高峰期拥堵;二是离校距离与上学方式的选择缺乏合理性,导致校门口产生拥堵。
倡议同学们,从自身做起,低碳出行,错峰到校,遵守交规,即停即走。建议学校实行错峰上学机制,按照学生的离校距离与出行方式,设计错峰上学时间表,从而改善校门口上学高峰期交通拥堵的情况。
如果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可以通过大数据找到违停车辆的车主姓名、行业、受教育程度,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制定治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