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无锡天一实验学校 罗红伟
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此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
《乔的笑》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何时哪一届恢复的?为什么要说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 利恢复的主要阻 力是什么?
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意义何在?
归纳总结:
过程:在1971年之前,由于美国的阻挠,蒋介石集团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原因:国际地位提高,长期努力和斗争,亚非国家的大力支持。
意义:美国长期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
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讨论
1、“改善”意味着什么?
2、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美关系状况如何?
3、中美关系是怎样实现正常化的?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关系的变化?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与周恩来握手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乒乓外交”,以民促官。——试探之旅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旋风之旅
3.1972年, 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破冰之旅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正式建交
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同学分组合作完成:概括有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材料一:截止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总统就职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
……我之所以采取这个行动,是因为我深信所有国家都将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善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好处。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材料三: 70年代的总体态势是苏攻美守。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不能自拔,在美国国力相对削弱的过程中,苏联加紧发展自己的实力。
……在军事方面,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还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面。
材料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实行“一边倒”外交,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自从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日益膨胀,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面对苏联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中国展开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
小组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通过分析上述四则材料来思考,中美关系在70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从美国一方来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从中国一方来讲,考虑有三:一是希望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中美要求改善关系的根本目的——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探究
中美关系从正常化到建交,长达7年,而中日从关系正常化到建交只一年。什么原因?
中美焦点——台湾问题
中日焦点——历史问题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场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身着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
在上海科技馆前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
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20日~21日在 上海举行。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中国开始融入世界。
内容:a.江泽民首先发表讲话。b.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
c.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意义: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动。
风雨六十年
50年代 打破封锁
并步入世界舞台
70年代 改善与西方国家
的关系开始敞开国门
新时期 进一步敞开
国门并融入世界
比较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点?
分析6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新中国外交的策略上、国家的 实力等方面思考)
“清政府时期,被迫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是跪在地上办外交……”
“巴黎和会上,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提出恢复中国山东主权被拒绝……”
联系实际,读史明智
中美关系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对抗到关系正常化,再到今天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有合作,也有摩擦。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和美国业者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这一特保案的实施无疑将会引发更多美国产业寻求保护,这势必会增加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利于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请同学们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外交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的外交事业任重道远。
外交事业的发展
70年代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改革
开放
以来(21世纪初)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2001年中国加入WTO
总结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新中国的敌对状态长达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克林顿
4.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家影响的扩大
B.中美双方有共同的要求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权利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