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学案+试卷—2022届艺体生高考复习二轮 单元讲练提分宝(全国乙卷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19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学案+试卷—2022届艺体生高考复习二轮 单元讲练提分宝(全国乙卷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8 14:32: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真题演练】
1.(2020·浙江卷)有文献记载:“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 )。
A.《武经总要》 B.《梦溪笔谈》 C.《萍洲可谈》 D.《梦粱录》
【答案】A
【解析】“长二寸阔五分,首尾 ( http: / / www.21cnjy.com )锐如鱼形”“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可知,这是指南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的作法,A正确;《梦溪笔谈》记载的是指南针的磁化及使用方法,排除B;《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并未记载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C;《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未涉及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D。21cnjy.com
2.(2016·上海卷)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答案】A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13-14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排除C选项。13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此事件又发生在造纸术传入境外之后,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21·世纪*教育网
3.(2018·全国卷)明朝中期以后,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来源:21cnj*y.co*m】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21教育网
4.(2014·江苏卷)据叶德辉《书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宋初国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应选C。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www.21-cn-jy.com
5.(2020·江苏卷)有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安史之乱后,……以沉郁悲壮的情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盛唐时期的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为主,而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逐渐由盛转衰,唐诗主要以沉郁悲壮色彩为主,说明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A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社会变迁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而不是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项错误;唐诗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但不能表述为“再现社会真实”,夸大唐诗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变迁对唐诗创作的影响,没有强调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6.(2018·浙江卷)盛唐时代,可算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2-1-c-n-j-y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答案】D
【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指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白与杜甫的诗,二人可以作为唐代诗歌发展的代表之一,故D项正确;“颜柳二公书尤多”是指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不属于诗文,排除A项;“唐之文章称韩柳” 是指韩愈、柳宗元,其主要成就是散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奔放雄杰有若苏辛”指苏轼、辛弃疾,二人是宋朝人物,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版权所有:21教育】
7.(2018·浙江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答案】B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故B项正确;ACD都与“大历史境界”“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不符,故排除ACD三项。21·cn·jy·com
8.(2017·北京卷)唐代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2·1·c·n·j·y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思想和文学领域相对活跃,思想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远没有明朝高,到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高,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加强,所以出现了题中的现象,这说明,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故C正确。A说法夸大了明代通俗文学的影响,排除;B说法中的“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D说法中的“更加全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21*cnjy*com
9.(2017·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10.(2020·全国卷)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解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模拟考场】
1.(2020·全国高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题练习)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D。
2.(2020·吉林省高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
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
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
【答案】A
【解析】从丝织品和竹简、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到纸张,这体现的是汉字书写载体的变化,这是书法独立的条件,由此使得汉字的书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书写载体的变化促进的书法的发展,因此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汉字简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故D项错误。
3.(2019·山东省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中学高三月考)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 B.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
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 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
【答案】C
【解析】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信徒无法读到圣经的情况得到了改变,而宗教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一般信徒皆可读到圣经,也就是说印刷术为宗教改革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故选C。
4.(2019·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三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活字印刷术的优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体现在多种类书籍的印刷上,而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的环境下,人们对书籍种类的需求是有限的,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主要是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D项正确。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与社会审美观无关,排除A。B项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与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不符,排除。题干强调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5.(2020·甘肃省兰大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高三月考)《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近州郡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邑有市之处”、“近市”、“负郭”等信息可知,《齐民要术》认为农业的发展需要靠近市场,以增加收益。这一认识实际上体现出对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这一现实认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A选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技术水平提高,B选项排除;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C选项排除。
6.(2020·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 B.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 D.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宋代”、“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艺术”、“弥补了诗的不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词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又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余”,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楚辞的特征,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文学形式具有娱乐艺术性,较少拘谨,并非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C选项是唐诗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2020·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答案】C
【解析】16世纪后半期,即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时期,根据“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说明知识分子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形成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思想,故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8.(2020·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传奇《莺莺传》写了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娶了高门女子韦氏的故事。张生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被普遍认为可以接受。这反映了当时
A.小说兴起冲击等级观念 B.市民文学受到社会认同
C.主流观念影响小说创作 D.诗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
【答案】B
【解析】张生的行为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张生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被普遍认为可以接受”说明在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普遍认可追名逐利行为,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唐朝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张生的行为不符合儒家思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诗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排除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2020·山西省山西大附中高三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经》中《周颂·噫嘻》描写了周王亲耕的仪式,《小雅·鹿鸣》记述了周王宴请群臣的礼仪,《大雅·棫朴》记载了文王征伐前的祭天之事和宗庙之祭。这反映出《诗经》
A.是研究周文化的重要史料 B.证实周朝王权与神权结合
C.凸显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D.揭示了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诗经》记载了周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耕的仪式、宴请群臣的礼仪等,是研究周文化的重要史料,故选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诗经》是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周王的活动,排除D。
10.(2020·北京高三期末)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部分节目单整理如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先秦·屈原·《离骚》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北朝民歌·佚名·《木兰诗》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历朝名家辈出 ②诗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③少数民族的诗歌丰富了中华诗词宝库 ④《红楼梦》通过历代诗词反映社会变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屈原的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体现的是诗歌的历史悠久,①符合题意;从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体现的是诗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②符合题意;北朝民歌《木兰诗》是对中华诗词宝库的丰富,③符合题意;《红楼梦》反映的清朝的兴衰,④错误,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www-2-1-cnjy-com
11.(2020·邢台市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解析】材料是《唱脸谱》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词。“蓝脸的窦尔敦”,蓝色在脸谱中寓意刚烈勇猛,所表现的人物大都是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将领。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判断B项正确。脸谱来源于生活,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排除A、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如“白脸的曹操”,白色寓意奸诈自负,否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
12.(2020·北京高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考)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兴盛于五代。下图《闸口盘车图》为画家卫贤于宋初绘制,描绘了河旁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对此画评述准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面对战乱有感而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目的是详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应用
C.将“格物”精神用于绘画,写实而严谨 D.是再现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
【答案】D
【解析】《闸口盘车图》描绘闸口的磨面作坊、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和商船具有写实的特征,是对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再现,属于风俗画,D正确;宋初社会相对稳定,画卷内容属于写实而非作者的理想,排除A;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涉及的是手工业、商业,不是农业生产工具,排除B;“格物”的目的是探究天理,是理学方法论,卫贤是宋初画家,当时理学尚未兴起,而且画卷内容没有体现出对“格物”意图,排除C。
13.(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材料二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发明”的是陈登原,他在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设有“四大发明”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华民族不曾对世界有所贡献然而在过去,确曾建立不少的丰功伟业,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纸与印刷,固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何尝效力稀少?然而这四者,都是在中国史上发现的最早呢!”
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获益良多。1946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
1954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在近现代中国被广泛宣传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重视经验总结,强调实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成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意义:重塑国人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抵御外来侵略;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交流,有助于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2)地位: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先于世界,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影响: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奠定了基础。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
【解析】(1)特点:依据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的古代科技内容从经验总结、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等回答。成因:依据所学从古代经济形式、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回答。意义:依据材料““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的信息和所学从国人历史记忆、中国国际影响力以及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等回答。
(2)地位:依据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和所学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及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回答。影响:依据材料二“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和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等回答。
14.(2020·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专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文任通密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广誉远、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中药铺兴起。
——据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 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材料三 21 世纪以来,随着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大文交流的载体。
——据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时代价值。
【答案】(1)植根于实践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历史悠久,持续发展(经典专著自成体系,不断完善);受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成就卓著(名医辈出、典籍众多、一些成果世界领先);开放包容;涵育并传承民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
(2)变化:从批判甚至否定中医学到逐渐认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
批判否定的原因:近代向西方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在民主科学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式微(西医的传入和传播冲击了中医地位);中医界的个别乱象和当时中医学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支撑。
认可的原因: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一战后,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质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
(3)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 ( http: / / www.21cnjy.com )康水平,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多的中医学资源被发掘和创新,体现出独有的科技价值;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解析】(1)根据“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得出植根于实践经验;根据“战国秦汉时期”得出历史悠久,持续发展;根据“《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得出受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成就卓著;根据“《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得出开放包容;根据“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得出涵育并传承民族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
(2)变化:根据“对中医的批判”“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得出从批判甚至否定中医学到逐渐认可中医学的文化价值。批判否定的原因:根据“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得出近代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根据“以科学的名义”得出在民主科学等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式微;根据“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得出中医界的个别乱象和当时中医学缺乏近代科学理论的支撑。认可的原因:根据“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得出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根据“1920 年代”,结合所学得出一战后,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质疑;根据“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得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
(3) 根据“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 ( http: / / www.21cnjy.com )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得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根据“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得出中医产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据“‘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出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现出独有的科技价值;根据“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大文交流的载体”得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纲解读】
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辉煌灿烂的文学;
3、古代中国的书画与戏曲艺术。
【思维导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成就 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二.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①《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珠算: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算盘。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2.天文
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古代中国创制了浑仪、简仪等许多先进天文观测仪器。
3.历法
①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三.农学和医学
1.四大农书: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③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知识点二 文学、汉字、书画与戏曲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文学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3)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
(1)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3.汉赋
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 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
(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词和元曲
宋词 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元曲 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6.明清小说
(1)背景
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③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
(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二、汉字与书画、戏曲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目前中国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21教育网
(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2.书法艺术
类别 特征 代表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文征明
3.中国书画的起源与演变
时期 特征 代表
魏晋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 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
4.戏曲
(1)发展演变: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1·cn·jy·com
(2)京剧艺术
①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②发展: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
③传播: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
【核心素养】
素养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21cnjy.com
(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
(5)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素养二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
(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素养三 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对外政策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
素养四 时代特征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艺术风格 时代特征
先秦 兼容并包、宽容开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秦汉 恢弘大度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
隋唐 兼容并蓄、全面繁荣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
宋元 平民化、世俗化 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明清 承古萌新 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素养五 市民阶层崛起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到了明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www.21-cn-jy.com
(2)晚明学术上: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启蒙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2·1·c·n·j·y
(3)思想意识上: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世俗文学上:士大夫文人长期盘桓于都会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廛,混杂于市井众生之间。久之耳闻目染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渐渐与市民阶层有更大的接近。这一时期世俗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峰,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新的活力。21·世纪*教育网
【学法指导】
1.古代中国科技
2. 四大发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
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www-2-1-cnjy-com
②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1.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主导及重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抑商政策的影响,科技发展缺乏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2-1-c-n-j-y
2.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21*cnjy*com
3.思想文化: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来源:21cnj*y.co*m】
4.对外关系: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出处:21教育名师】
5.中国传统科技体系自身的缺陷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科技一方面自成体系,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到了明清时期,它的保守性、排外性日益突出,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排他性。如,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就没有被中国科技体系所吸收。
4.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文学特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真题演练】
1.(2020·浙江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 )。
A.《武经总要》 B.《梦溪笔谈》 C.《萍洲可谈》 D.《梦粱录》
2.(2016·上海卷)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3.(2018·全国卷)明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21·cn·jy·com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4.(2014·江苏卷)据叶德辉《书林清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5.(2020·江苏卷)有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6.(2018·浙江卷)盛唐时代,可算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21·世纪*教育网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7.(2018·浙江卷)文化是一个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来源:21cnj*y.co*m】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8.(2017·北京卷)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9.(2017·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1*cnjy*com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10.(2020·全国卷)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模拟考场】
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明代后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21*cnjy*com
A.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2.(2020·吉林省高三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
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
3.(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 B.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
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 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
4.(2019·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三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5.(2020·甘肃省兰大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三月考)《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 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6.(2020·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他)《宋代文化特征》认为:“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 B.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 D.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7.(2020·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学考试)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8.(2020·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唐代传奇《莺莺传》写了张生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娶了高门女子韦氏的故事。张生的行为在当时社会被普遍认为可以接受。这反映了当时
A.小说兴起冲击等级观念 B.市民文学受到社会认同
C.主流观念影响小说创作 D.诗歌创作题材更加丰富
9.(2020·山西省山西大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三月考)《诗经》中《周颂·噫嘻》描写了周王亲耕的仪式,《小雅·鹿鸣》记述了周王宴请群臣的礼仪,《大雅·棫朴》记载了文王征伐前的祭天之事和宗庙之祭。这反映出《诗经》2-1-c-n-j-y
A.是研究周文化的重要史料 B.证实周朝王权与神权结合
C.凸显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D.揭示了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10.(2020·北京高三期末)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部分节目单整理如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先秦·屈原·《离骚》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北朝民歌·佚名·《木兰诗》 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历朝名家辈出 ②诗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③少数民族的诗歌丰富了中华诗词宝库 ④《红楼梦》通过历代诗词反映社会变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0·邢台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2.(2020·北京高三月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兴盛于五代。下图《闸口盘车图》为画家卫贤于宋初绘制,描绘了河旁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对此画评述准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面对战乱有感而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目的是详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应用
C.将“格物”精神用于绘画,写实而严谨 D.是再现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
13.(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2·1·c·n·j·y
材料二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发明”的是陈登原,他在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设有“四大发明”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华民族不曾对世界有所贡献然而在过去,确曾建立不少的丰功伟业,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纸与印刷,固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何尝效力稀少?然而这四者,都是在中国史上发现的最早呢!”
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获益良多。1946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 www-2-1-cnjy-com
1954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在近现代中国被广泛宣传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14.(2020·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 、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专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代医籍;文任通密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广誉远、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中药铺兴起。21cnjy.com
——据李成文《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 近代前期,“求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当时中医界“或立奇方以欺世;或假托仙佛之方;或托西术东艺,欺人图利”。陈独秀指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的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1920 年代中后期以降,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
——据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等
材料三 21 世纪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科技水平的极大提高,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中药的作用机理、中药材的有关物质基础不断被发现。中医学由疾病医学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医学,其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调养康复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大文交流的载体。【出处:21教育名师】
——据朱建平《百年中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时代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