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精品课件+视频+中考真题训练+知识背记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同步精品课件+视频+中考真题训练+知识背记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8 11:43: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中考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年贵州毕节中考真题)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
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安阳的悠久历史
2.(2021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诸葛亮的《出师表》
3.下图所示材料中曹操的壮志是:
A.废掉汉献帝 B.消灭袁绍的势力
C.建立魏王朝 D.南下统一全国
4.(2021年甘肃定西中考真题)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5.(2020年湖南长沙)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 B.
C. D.
6.(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吴国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7.(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摘自《汉晋春秋》中《后出师表》的白话译文)这句话中的“臣下"所指的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诸葛亮 C.周瑜 D.司马炎
8.(2020年贵州遵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A.台湾 B.流求 C.夷洲 D.楼兰
9.(2021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0.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刮骨疗伤”的故事: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小明同学进一步查阅史料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
①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 ②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
③《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④文学作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0年广东深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2020年山东济南莱芜区)关于如图所示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生在东汉后期 B.发生在三国时期
C.北方政权取得胜利 D.完成了国家统一
13.(2020年山东济南)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
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4.有人说,“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下列历史事实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B.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C.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D.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15.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面卡片中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相符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题
16.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材料二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请回答:
(1)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只写人物,不写原因不得分)
(2)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①   ②   ③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其中魏的建立者是   ;都城在   。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摇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美畴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片,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三国鼎立 知识背记手册
【速查关键词】
官渡之战、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
(1)时间:公元200年
(2)作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概况:
(1)时间:公元208年
(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 袁绍 与 曹操 曹操 与 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启示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要适时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才能取胜。
★★评价曹操:
(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21cnjy.com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知识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年, 曹丕 称帝,定城 洛阳,魏国建立;
(2) 221 年, 刘备 称帝,定城 成都,蜀国建立;
(3) 222 年, 孙权 称王,定城 建业(南京),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图表: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汉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2、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来源:21cnj*y.co*m】
★★学习三国历史的启示:
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看他的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片解读】
解读:实现了局部统一,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中考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1年贵州毕节中考真题)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
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安阳的悠久历史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的信息可知,这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的,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的信息可知,这是以考古结果为依据的,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A。
2.(2021年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C.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D.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其《出师表》是反映三国当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选项D正确;电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根据第一手史料加工创作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带有夸张和虚构色彩,更不是第一手史料,选项B排除。
3.下图所示材料中曹操的壮志是:
A.废掉汉献帝 B.消灭袁绍的势力
C.建立魏王朝 D.南下统一全国
【答案】D
【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当时曹操在经过了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而后他率军北渡黄河,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在河北昌黎有感而发而作。反映了他想要统一全国的豪壮野心。D正确。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终身未称帝,因此AC史实错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已经消灭了袁绍的势力。因此B时间错误。
4.(2021年甘肃定西中考真题)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答案】C
【详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5.(2020年湖南长沙)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行历史研究是最为可信的材料是原始材料,其中三国的吴简是由当时人写成的,具有可信性,A正确;《三国演义》属于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艺术加工性,可信性不足,B错误;《资治通鉴》虽然属于史书,但是也有作者本身的价值取舍,C错误;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是东汉末年的战争,不属于三国时期,D错误。综上故选A。
6.(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吴国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吴国在公元222年建立吴国,定都建业。A正确;266年建立了西晋,都城在洛阳。B错误;317年东晋建立,定都于建康,今南京。晚于吴国。C错误;420-589年的170年间,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晚于吴国。D错误。综上故选A。
7.(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摘自《汉晋春秋》中《后出师表》的白话译文)这句话中的“臣下"所指的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诸葛亮 C.周瑜 D.司马炎
【答案】B
【详解】根据“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后出师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出师表》与诸葛亮讨伐曹魏相关,B符合题意;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A排除;CD项与材料中的“臣下”无关,排除。故选择B。
8.(2020年贵州遵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A.台湾 B.流求 C.夷洲 D.楼兰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明清时称台湾,排除;B项隋朝称为流求,排除;D项是汉朝时期西域的一个国家,排除。故选C。
9.(2021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D
【详解】公元 208 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与秦军的决战,排除B;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决战,排除C。故选D。
10.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刮骨疗伤”的故事: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小明同学进一步查阅史料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
①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 ②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
③《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④文学作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才这样描述,这说明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③的说法太绝对,故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2020年广东深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故C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故排除A项;官渡之战发生在曹操和袁绍之间,故排除B项;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故排除D项。故选C。
12.(2020年山东济南莱芜区)关于如图所示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生在东汉后期 B.发生在三国时期
C.北方政权取得胜利 D.完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A
【解答】发生在东汉后期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
13.(2020年山东济南)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
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答】“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4.有人说,“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下列历史事实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B.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C.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D.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对外关系,不能够佐证“三国分立”中孕育着统一。B选项符合题意;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能够体现“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A选项不符合题意;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能够体现“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C选项不符合题意;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能够体现“三国分立”中蕴育着统一的要素。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面卡片中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相符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①③④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②中应该是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材料题
16.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材料二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请回答:
(1)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只写人物,不写原因不得分)
(2)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答案】(1)魏、蜀、吴;如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
(2)赤壁之战;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孙刘联军用火攻,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战船和曹军。
(3)曹操;官渡之战。
【解析】
(1)第一问:三国指的是魏、蜀、吴。根据已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第二问: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先表态,再说明理由。在阐述原因时要从史实入手。如我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如我喜欢刘备,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等等。合理即可。
(2)第一问: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赤壁之战。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中,曹军虽然实力强大,但曹操骄傲轻敌,曹军又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而孙刘联军虽然实力较弱,但将帅同心,指挥正确,战术灵活,采用火攻,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战船和曹军。所以赤壁之战最终曹军战败,孙刘联军获得了胜利。
因此,正确答案是:赤壁之战;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孙刘联军用火攻,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战船和曹军。
(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曹操。东汉末期,战乱不断,曹操趁乱将汉献帝接到许都,控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获得有利政治地位。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大胜袁军,史称“官渡之战”。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①   ②   ③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其中魏的建立者是   ;都城在   。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摇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美畴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图片,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答案】(1)①魏、②蜀、③吴。
(2)赤壁之战;曹丕;洛阳。
(3)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建康。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222年,孙权在建业建立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刘备见曹军人数众多,感到抵挡不住,于是联合孙权抗曹。在赤壁,孙刘联军同曹操展开激战,打败曹军。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建康是当时最活跃的城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1张PPT)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备课无忧
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
一壶浊酒喜相逢
观看秋月春风
白发渔樵江诸上
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
是非成败转头空
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新课导入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课标要求
新课导入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记录反馈老师。
自主预习

自古乱世出英雄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军阀混战。
新课讲授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一览表
袁绍 青、冀、幽、并四州
(今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山西一带)
曹操 兖、豫二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带)
陶谦 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袁术 扬州北部(今长江下游、淮河下游)
刘表 荆州(今湖南、湖北)
孙策 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以南东部)
韩遂、马腾 凉州(今甘肃)
公孙度 据幽州辽东郡
看图学史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无力征讨起义军,放任各地幕兵镇压。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州郡长管和地方豪强乘机扩充武装,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看图学史
当时北方的割据势力中那两个势力最强?
看图学史
合作探究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研读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3)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决战南北逞英豪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袁绍
曹操
200年 
官渡之战

目标导学一、官渡之战
新课讲授
看图学史
袁绍——约10万人
曹操——约3、4万人
参战方兵力
伤亡情况
袁绍——约100000人
曹操——约8000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曹 操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之战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的过程
公元200年
袁 绍
播放视频: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形势图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200年
袁绍和曹操
曹操大败袁绍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的概况
官渡之战分析:
曹操: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败
袁绍: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曹操 胜
合作探究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用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后的形势图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
知识拓展
天下形势示意图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阅读课文,指出赤壁之战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和影响:
背景:
(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新课讲授
三顾茅庐
看图说史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孙、刘联军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208年赤壁之战
五万
二十万
号称八十万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赤 壁 之 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 壁 之 战
播放视频: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概况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挥师南下,
准备统一全国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曹操和
袁绍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曹操战胜袁绍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将这些经验教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会怎么做(举实例)?
合作探究
(原因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
曹操失败原因
曹操骄傲轻敌;
曹军不习水战;
孙刘联合;
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
骄兵必败
应扬长避短
重视团结与协作
讲究方法和策略
找准时机
经验教训
向历史借智慧
孙刘采取正确战术;
实际运用
骄兵必败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促发展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谥号“武王”
“曹操死,三国始。”
目标导学三、三国鼎立
新课讲授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
孙权 229年 建业



强调:三国正式形成的时间为:公元229年。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目标导学三、三国鼎立
播放视频: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占领北方,无力南下)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巩固和发展西南)
(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巩固东南)
三方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3、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合作探究
三 国 鼎 立 形 势 图
西 晋 示 意 图
实现局部统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这是历史的进步。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⑴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4、三国经济的发展: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2)吴、蜀经济发展



是非功过后人评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你 眼中的曹操?
判断标准
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看其是否对当时的社会有贡献。
真假曹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
勿叫天下人负我。
京剧《击鼓骂曹》: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三国志》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


合作探究
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诈、凶暴多疑的奸臣;而史书里的曹操是一个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戎马一生,善用人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刚愎自用、多疑。
拓展延伸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孙刘联军采用了火攻战术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等记载
拓展延伸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等记载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公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曹操败走华容道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诸葛亮
(公元181年)
周 瑜
(公元175年)
文艺作品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虚构。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不一样。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三国鼎立


洛阳、220
成都、221
建业、229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西晋(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全国)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1.(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摘自《汉晋春秋》中《后出师表》的白话译文)这句话中的“臣下"所指的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诸葛亮 C.周瑜 D.司马炎
【解析】根据“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后出师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出师表》与诸葛亮讨伐曹魏相关,B符合题意;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A排除;CD项与材料中的“臣下”无关,排除。故选择B。
【答案】B
课堂检测
2.(2021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解析】公元 208 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与秦军的决战,排除B;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决战,排除C。故选D。
【答案】D
课堂检测
3.(2021年甘肃定西中考真题)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解析】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答案】C
课堂检测
4.(2020年黔南州)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相吻合的是B,B项符合题意;A项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排除;C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发明,排除;D项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排除。故选B。
【答案】B
课堂检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