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元素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一定是X2O,Y的气态氢化物为H2Y
C. X的离子半径比Y的大 D. X的核电荷数比Y的小
2.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的阳光透过树叶,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的( )
A. 丁达尔效应 B. 聚沉 C. 电泳 D. 折射
3.以下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铝热剂 ②液氯 ③普通玻璃 ④漂白粉 ⑤CuSO4·5H2O ⑥医用酒精 ⑦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⑧H2SO4
A. ①②④⑤ B. ②⑤⑦⑧ C. ③④⑥⑦ D. ②③④⑤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B. 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C. 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 向乙酸乙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蒸馏——提纯乙酸乙酯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MgCl2=Mg2+ + 2Cl B. NaOH=Na+ + O2 + H+
C. HCl=H+ + Cl D. K2SO4 =2K+ + SO42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 金属钠和钾保存在煤油中
C. Na2CO3可以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D. 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 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C. 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 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炼铁时,产生的炉渣主要成分是CaSiO3
B. 氯气可用于药物的合成
C. 硫酸钡可用作黑色颜料
D. 硅酸钠溶液可用于玻璃、陶瓷、胶合板等物质的粘合剂
9.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 戴维 B. 侯德榜 C. 道尔顿 D. 门捷列夫
1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 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 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 , 则20.0g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 , 则ΔH1>ΔH2
二、判断题
11.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判断对错)
12.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判断对错)
13.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判断对错)
14.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此有机物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判断对错)
15.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 .(判断对错)
16.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判断对错)
17.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 , 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3)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4)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5)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6)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 ,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7)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8)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9)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10)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11)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12)用甘氨酸(CH2COOHNH2)和丙氨酸(CH3CHCOOHNH2)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13)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14)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15)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6)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17)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18)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9)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20)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8.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常作催化剂(判断对错)
19.现行的元素周期表共18个纵行,18个族,七个周期(判断对错)
20.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中,以控制蒸馏的温度.
三、填空题
21.小玲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她的体内缺乏维生素 ;小可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她患了贫血病,此时她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 丰富的无机盐.
22.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1)O2、F2、S、N2;(2)Fe、Na、Al、Si;(3)MgO、CuO、H2O、P。(仿照第一组填写)
组别 被选出的物质 挑选依据
第(1)组 S 其它三种为:气体
第(2)组 ________ 其它三种为:金属单质
第(3)组 P 其它三种为:________
23.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氯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的有 , 其中 属于含氧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
四、解答题
24.汽油,柴油等燃料都是有机物(含C,H等元素),它们都是由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些骗子声称,他们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这种试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变成燃料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请你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驳斥这种谎言的荒谬之处.
25.计算O.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五、实验探究题
26.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反应结束后试管B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时,浓硫酸应在加入乙醇之后再加入,目的是________。
(3)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插入试管B中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5)从试管B中分离出粗产品乙酸乙酯(含乙酸,乙醇和水),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使用CaO可以除去粗产品中的________杂质,最后采用________的方法可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27.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如图装置来制备。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 ;
(3)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有 ________气味。
六、综合题
28.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 ②蒸馏烧瓶③蒸发皿 ④量筒⑤烧杯⑥托盘天平 ⑦分液漏斗 ⑧试管
(1).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
(2).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
(3).标有零刻度的有 .
(4).标有使用温度的有 .
29.有下列三个反应:
a.2FeCl3+2KI=2FeCl2+2KCl+I2
b.2FeCl2+Cl2=2FeCl3
c.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关系为 ;
②在反应c中,若被氧化的HCl为1.5mol,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
30.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________。
(2)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__纵行________族。
(3)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________、________周期。
七、推断题
31.如图转化关系,A,B,C,D,E,F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中E为淡黄色粉末,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E→D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
(3).在B→C的变化中,所得C的溶液往往不纯,其中的杂质(不包括水)可能是 , 主要原因是 , 还可能是 , 主要原因是 .
32.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
(2)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空气中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D
10.【答案】 B
二、判断题
11.【答案】 错误
12.【答案】 错误
13.【答案】 错误
14.【答案】 错误
15.【答案】 错误
16.【答案】 正确
17.【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正确
(8)正确
(9)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12)正确
(13)错误
(14)错误
(15)错误
(16)正确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错误
18.【答案】 错误
19.【答案】 错误
20.【答案】 错误
三、填空题
21.【答案】 A;铁
22.【答案】 Si;氧化物
23.【答案】 ①⑤;③④⑥⑦⑧;③④⑥⑦;⑥⑦;②
四、解答题
24.【答案】 解:这是不可能的,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元素是不变的.在水中没有碳元素,不可能加了试剂后就变成了有机物了.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水是不会燃烧放出能量的,“水变燃料油”违背了能量守恒的原理.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只用催化剂水不能变成油.
25.【答案】 解:O.5L 1mol/L FeCl3溶液,氯化铁的物质的量n=c×V=0.5L×1mol/L=0.5mol,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3=1.5mol;
0.2L 1mol/L KCl溶液,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氯离子的物质的量=0.2L×1mol/L=0.2mol,故两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5:0.2=15:2,
答:数目比为15:2.
五、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或CH3COOCH2CH3
(2)防止液体暴沸
(3)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4)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入试管A中
(5)分液;乙酸和水;蒸馏
27.【答案】 (1)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合理即可)
(3)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4)反应(或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小;果香
六、综合题
28.【答案】 (1)②⑤
(2)①⑦
(3)⑥
(4)①④
29.【答案】 KMnO4>Cl2>FeCl3;1.5NA
30.【答案】 (1)2-
(2)17;ⅦA
(3)六;七
七、推断题
31.【答案】 (1)2Na2O2+4HCl=4NaCl+O2↑+2H2O
(2)CO32﹣+H2O+CO2=2HCO3﹣
(3)NaOH;CO2不足NaOH剩余;NaHCO3;CO2过量
32.【答案】 (1)Na2O2
(2)①②⑤
(3)4Fe(OH)2+O2+2H2O=4Fe(OH)3;2Na+2H2O=2Na++2OH﹣+H2↑
(4)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