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17: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黑色固体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
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固体逐渐减少,其表面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3.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从b管道通入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a管道通入
C.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则空气从b管通入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a管通入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内壁附着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D.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5.实验室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的杂质是( )
A.氮气和稀有气体 B.空气和氯化氢
C.水蒸气和氯化氢 D.氧气和氢气
6.已知某禽类的蛋壳中钙元素的含量为杂质中不含钙元素。取样,将其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xg。下列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
A.可以计算出10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B.可以推理出x的数值,计算出产生的质量
C.可以计算出10g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D.可以计算出稀盐酸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浓度
7.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B.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8.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A.A B.B C.C D.D
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红磷过量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
10.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1.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 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 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 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0s 时,两个容器内反应Ⅰ比反应Ⅱ剩余的碳酸钙多
B.0~100s 内,反应Ⅰ、Ⅱ生成 CO2的速率均先快后慢
C.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 CaCO3粉末反应制备 CO2
D.反应Ⅱ中,0~100s 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 内的少5a mL
12.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打开状态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用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甲装置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功能
13.如图是连接压强传感器的CO2气体制取发生装置和实验过程某段时间试管内气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B.bc段可在导管口收集气体
C.cd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D.de段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
14.将25g大理石(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与20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8.4g ,则大理石的纯度为
A.70% B.60% C.75% D.80%
二、填空题
15.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
(2)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17.一种混合气体可能由,,,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组成.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粉末后,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试管壁上有水珠;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迪.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______,可能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
18.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中小 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数小时后发现 ___________,U 型管内的液面 A 处_______,B 处 _________(填“上升”或 “下降”)。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含碳酸钙的药物可做补钙剂,服用时需嚼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取10g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固体混合物,其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在此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g。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_____(填“a方向”、“b方向”或“O”),其原因是:_____.
三、简答题
2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2)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的原因是什么?
(3)碳酸钙和碳酸钠都能和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
22.现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如何来鉴别?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一种方法即可)
23.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
(1)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时,连接好仪器,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之前的操作是什么?
(3)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24.如下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_____。
(2)乙实验完成之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_____。
(3)丁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4)上述四组实验中,基本反应类型与其他三组不相同的是实验 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两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石灰石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为了反应充分,尽可能的将石灰石样品粉碎)。不同的小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都成功的测定了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一组)
(1)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
(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时,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3.6g;
(3)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第二组)
(1)称取6g样品:按规范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6g样品时,若指针略向左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_________;把称取好的样品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0g)。
(2)将50g稀盐酸分5此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然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 20 30 40 50
烧杯和药品总质量(g) 25.56 35.12 44.68 54.24 64.24
(3)分析数据,进行计算:
①样品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C 6.D 7.B 8.B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1)长颈漏斗
(2)如图
(3)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9说明:写“氢氧化钙”不给分)
(4)燃着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或下层(面)的蜡烛先熄灭,上层(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写成“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不给分,只写下层蜡烛先熄灭或上层蜡烛后熄灭的不给分”)
16.水槽 略 B和D
17. (或,或和)
18.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升 下降 木条熄灭
19.增大药物和胃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2
20.b 方向 左面受空气浮力的影响
21.、(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
(3)碳酸钙和碳酸钠均含碳酸根离子
22.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无色气体中,若木条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或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集气瓶中,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合理即可。
23.(1)
(2)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
(3)
2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木炭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丁
25.70% 取出适量的样品,直至天平平衡 加速物质的反应速率,使碳酸钙反应更彻底 1.76 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