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17:4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打开保温瓶后,在保温瓶上方出现白色水雾,过一会儿水雾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2、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烧杯A中溶液变红, 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4、“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如图是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原子核带63个单位正电荷
C.铕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D.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5、(双选)如图所示,表示构成气体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实心圆圈和空气圆圈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示意图判断,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6、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发生的变化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层数
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钙、氯 B.铝、氩 C.铜、金 D.镁、锰
8、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离子一定是带电的粒子
D.只要两种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0、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钒元素和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钒原子的中子数为为50.94
C.钒原子位于第四周期,离子符号是V2-
D.图中x=23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12、已知R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 (M为整数),这种元素的原子里含有的中子数为 ( )
A.M-x-2 B.M-2 C.x-2 D.M-x+2
13、铜在电气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用途。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所以它在化合物中只能形成+1价
B.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C.铜的原子序数为2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D.铜是由铜分子构成
二、填空题。
14、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和冰 ;水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
15、离子是带电荷的 或 。当原子的电子层数≥2时,如果最外层有 个电子,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如果最外层有 个电子,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16、氧原子与钠原子之所以是不同种原子,是因为它们的   数不同.
17、混合物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组成,纯净物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构成,纯净物由 构成。例如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从宏观角度说,空气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说,空气由 构成。
18、氧元素的符号是 ,氧离子的符号是 ,氧气的符号是 ;钠原子的符号是 ,钠离子的符号是 ,钠单质的符号是 。
19、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   种;
(2)地壳中氢元素的含量为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间,能形成一种氧化物.此氧化物硬度极大,俗名刚玉,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遇氨水会变红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蒸馏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在步骤(1)的烧杯中再滴加浓氨水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浓氨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按图甲进行实验 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打开保温瓶后,在保温瓶上方出现白色水雾,过一会儿水雾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C
2、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烧杯A中溶液变红, 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C
3、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答案】C
4、“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如图是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原子核带63个单位正电荷
C.铕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D.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答案】B
5、(双选)如图所示,表示构成气体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实心圆圈和空气圆圈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示意图判断,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答案】AC
6、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发生的变化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层数
【答案】D
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钙、氯 B.铝、氩 C.铜、金 D.镁、锰
【答案】C
8、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C.离子一定是带电的粒子
D.只要两种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答案】D
10、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钒元素和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钒原子的中子数为为50.94
C.钒原子位于第四周期,离子符号是V2-
D.图中x=23
【答案】D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答案】D
12、已知R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 (M为整数),这种元素的原子里含有的中子数为 ( )
A.M-x-2 B.M-2 C.x-2 D.M-x+2
【答案】D
13、铜在电气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用途。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所以它在化合物中只能形成+1价
B.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C.铜的原子序数为2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D.铜是由铜分子构成
【答案】B
二、填空题。
14、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和冰 ;水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
【答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
水和冰由相同的水分子H2O构成,保持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构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分别是H2O和CO2,分子不同,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15、离子是带电荷的 或 。当原子的电子层数≥2时,如果最外层有 个电子,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如果最外层有 个电子,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答案】原子;原子团;1-3;失去;阳离子;5-7;得到;阴离子
16、氧原子与钠原子之所以是不同种原子,是因为它们的   数不同.
【答案】质子.
17、混合物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组成,纯净物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构成,纯净物由 构成。例如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从宏观角度说,空气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说,空气由 构成。
【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同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同种分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N2、O2、CO2等
18、氧元素的符号是 ,氧离子的符号是 ,氧气的符号是 ;钠原子的符号是 ,钠离子的符号是 ,钠单质的符号是 。
【答案】O;O2-;O2;Na; Na+;Na
19、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   种;
(2)地壳中氢元素的含量为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间,能形成一种氧化物.此氧化物硬度极大,俗名刚玉,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6; (2)0.76%; (3)Al2O3.
三、实验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遇氨水会变红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蒸馏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在步骤(1)的烧杯中再滴加浓氨水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浓氨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按图甲进行实验 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答案】(1)不变色;不能; (2)变红;能;
(3)溶液逐渐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在烧杯B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