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
《愉快的梦》、《梦幻曲》教学设计
课题 《愉快的梦》、《梦幻曲》 单元 4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轻柔、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愉快的梦》并随着音乐进行律动,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独特魅力。 完整聆听《梦幻曲》,感知乐曲,能够说出乐曲安静、柔和的音乐情绪,并能跟钢琴哼唱乐曲主题旋律。过程与方法: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通过聆听、对比、分析等方法,能够准确说出《梦幻曲》乐句情绪及色彩的变化,进而划分乐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愉快的梦》,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的美好生活。
重点 用自然优美的声表现歌曲并进行二声部合唱的学习。
难点 通过聆听、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乐曲中细腻的音乐表情,丰富的和声语言,充满诗意的情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个小朋友呢,昨晚也作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梦,大家想知道吗?没关系,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听听他都梦见了些什么? 同学们,昨晚大家都睡得好吗?晚上有没有梦见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愉快的梦》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音频并讲述——看见了神奇的椰子岛,和小矮人一起跳舞:美丽的金星,地球上的城市、村庄。歌曲给人一种摇晃的感觉——摇篮曲风格6/8拍。教师范唱:教师跟着伴奏音频练唱歌曲并指出——歌曲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歌曲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乐理知识:连音线延音线:两个音高相同的音符上的连音线;圆滑线: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上的连音线。第一部分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第一部分旋律,并讲解——下行旋律,犹如下山,声音自然柔和。5、第二部分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第二部分旋律,并讲解——上行旋律,犹如爬山,感觉高兴、惊奇。6、分角色完整的演唱两个部分旋律。第一部分填词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并讲解——这部分的情绪是优美、轻柔的。第二部分填词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练唱并讲解——这部分的情绪是激动、愉快的。教师放伴奏音频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观看音频并思考: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些什么?同学们,听完这首曲子,大家觉得这首曲子的旋律有何特点呢,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2、学生欣赏老师的演唱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听老师讲延音线和圆滑线的作用。4、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唱一唱第一部分旋律并画一画旋律线,说出旋律的进行方向。5、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唱一唱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旋律并画一画旋律线,说出旋律的进行方向。6、学生跟着老师完整的哼唱旋律,二声部处分角色练习。7、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根据歌谱唱一唱第一部分歌词,注意连音线的使用。8、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分两个声部填词唱第二部分,注意换气记号、休止符和连音线。9、学生跟伴奏音频完整的演唱,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找中歌曲要表现的内容。再次欣赏,加深印象,感受歌曲情绪。积累相关乐理知识。第一部分旋律准确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部分旋律准确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两声部和谐统一的练习。第一部分旋律准确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学生两声部配合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9、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检验演唱成果。
讲授新课《梦幻曲》 作品简介: 这首乐曲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所作的一首钢琴曲,名叫 《梦幻曲》,是他钢琴组曲 《童年情景》中的一首。此曲除了作为钢琴曲外,还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合奏曲以及无伴奏合唱曲。作者介绍: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童年情景》钢琴套曲作于1838年,《梦幻曲》为十三首中的第七首。3、教师播放乐曲演奏视频并讲解——大提琴: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演奏方法常用拉弦和拨弦。4、欣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A段音频并讲解——旋律极富歌唱性,刻画了回忆和沉思的意境,衬托出主旋律的隽永秀丽。5、欣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B段音频并讲解——充满了温馨与柔和的情调6、欣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A’段音频并讲解——它又一次使人感受到渗透在曲中的诗情画意, 勾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柔美的旋律将人们引入了美妙的梦幻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遐想与回味。7、教师播放乐曲全曲并指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A + B + A’ 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并识记重点内容。学生看电子白板,然后听老师介绍作者,并识记重点内容。学生观看视频你知道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欣赏A段音频,跟着屏幕上的旋律线动画画一画,并哼唱A段主题旋律。欣赏B段音频,看歌谱画旋律线跟着哼唱主题旋律并说一说这段旋律的特点?学生欣赏第三段音频并思考:这段主题是哪个主题的变化再现?这段乐曲给你怎样的感觉?7、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并试着说一说乐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1、全面的了解作品,对更好的赏析作品做准备。2、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3、积累乐器音色特点,听辨乐器。4、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乐曲的主题变化再现,感受乐曲带来的憧憬、遐想与回味。7、赏析过后再完整欣赏,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大家为了梦想而努力,相信每个人都会美梦成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在总结本课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