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猜猜他是谁
看图猜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归
园
田
居
陶
渊
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
不随波逐流/不为五斗米折腰
------《饮酒》
------《桃花源记》
一生爱菊
《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成就。
2、鉴赏本诗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
陶渊明
又名:
字:
自号:
谥号: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
田园
一、预习检测
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划分朗读节奏和体会感情。
三、诵读
读准字音
羁鸟(jī) 守拙(zhuō) 榆柳(yú)
荫(yìn) 暧暧(aì) 樊笼(fán)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朗读指导: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zhuō
yìn
ài
fán
四、把握诗歌内容
2.“归园田居” 诗眼是哪个字?
1.根据注释及辅导资料疏通课文。
归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分别用原文诗句回答这四个问题
1、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 池鱼
自己
比喻
1.找出其中的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官场(比喻)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官场生活
田园生活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明确:后悔为官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3.归向何处?
田园
思考:找出原文中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田园生活的?
归园田
白描
所见
所闻
以动衬静
视听结合
静
动
营造意境:清新优美
和谐宁静
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寓情于景
用农村最平常的景物勾画田园风光
白描。一种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白画”的发展。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不加烘托,寥寥数笔,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白描
4.归去如何?(请从原文中找出。 )
思考: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精神倾向?
明确:厌恶官场,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轻松,自由,怡然自得
诗歌主旨
诗人主要描写了归隐田园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 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赏心悦目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B.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悦人耳目。
C.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总结,对尘世中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C
解析:C项中,思想之情的说法错误。诗歌主要写了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端厌恶。
C.“方宅十余亩”四句是近景,土地、草屋、榆柳、桃李……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淳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
1、为何而归? 2、从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围绕”归”,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