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登高”的习俗呢?
重阳节登高之习俗历史悠久。据现存的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怀人、客中思乡。
诗歌中的登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 登高 》
杜甫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
山水田园派:
边塞诗派:
盛唐成就最高者:
元白诗派:
韩孟诗派:
晚唐小李杜: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
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李白、杜甫
元镇、白居易
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李商隐、杜牧
唐诗的发展
杜甫名句回味
1.窗含西岭千秋雪,
会当凌绝顶,
3.随风潜入夜,
朱门酒肉臭,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览众山小。
润物细无声。
路有冻死骨。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2.
5.
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夜喜雨》
《望岳》
《绝句四首》
杜甫:颇有政治抱负,可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是现实主义的高峰。
知人论世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忧国忧民)
(涉世不深)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所做,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抢夺地盘,国家仍然一片混乱。
写作背景
这一年的重阳节 ,杜甫约他一个远亲吴郎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未来,杜甫心中感慨万分,且当时的杜甫相继失去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
时代苦难、家境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的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得压在他心,为排遣郁闷登上高台。
写作背景
朗读感知(注意朗读字音、语速、语调和节奏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确字音
渚清(zhǔ) 萧萧(xiāo)
霜鬓(bìn) 潦倒(liáo)
朗读感知(注意朗读字音、语速、语调和节奏 )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确字音
渚清(zhǔ) 萧萧(xiāo)
霜鬓(bìn) 潦倒(liáo)
你认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疏通诗歌大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梳通诗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一生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
登高 —杜甫
第三部分
诗歌赏析
学习小组任务清单(意象+语言+情感)
1、找出首联、颔联意象并思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颈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试做分析。 (炼字、情感)
3、分析杜甫“悲”的原因是什么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缘景明情
意象(景物)
仰观 风 天 猿
俯察 渚 沙 鸟
仰观 落木
俯察 长江
意境
雄浑高远
肃杀凄凉
情感:孤独 沉郁 悲凉
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凄凉悲苦
猿鸣——
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
比喻漂泊孤独无依。也是自己无家可归、百姓流离失所的写照。
飞鸟——
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思考: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落木——
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长江——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字词 情感 字词 情感
万里 空间之远 亲人相隔 百年 人生过半
迟暮老矣
悲秋 秋季伤怀 倍感凄凉 多病 百病缠身
身心俱疲
常 时间之久 悲上加悲 独 独自一人
凄凄惨惨
作客 漂泊他乡 身世坎坷 登台 登高望远
心愁难消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炼字 原因分析
艰难 国家个人俱艰难,忧国忧民又忧身。
苦恨 有心报国酬壮志,身心处境难负荷。
繁 心急如焚白发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停 国难家愁愁更愁,护病断酒愤难平
尾联
诗人到底为什么而悲呢?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国难家愁,壮志难酬
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长年漂泊,有家难归
颈联
尾联
品出诗味(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孤愁思乡、年老多病、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等复杂感情。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即深刻、深厚,“郁”是凝重、含蓄。沉郁是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而非消极或简单的忧愁。
“顿挫”是指语言的凝练,节奏的铿锵。
高考链 接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景]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天下太平,诗人回到成都草堂。??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 意境。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图景所营造的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意境型
高考链 接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景]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天下太平,诗人回到成都草堂。??
描图景: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西山雪岭如画般嵌在窗中,岸边停着来自东吴的江船。
点意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
析感情: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无比欢快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