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物理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2、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天花板下细线悬挂着一个光滑轻质定滑轮,小物块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线跨过滑轮与沙漏连接,滑轮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在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 )
A.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缓慢增大 B. 受到的细线拉力可能缓慢增加
C.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可能增加 D. 细线的张力一定缓慢减小
2.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在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处,在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
B. 若甲、乙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
C. 若,则甲、乙一定相遇两次
D. 若甲、乙在时刻相遇,则
3. 如图所示,、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和,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施加一水平拉力,则:( )
A. 当时,、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时,的加速度为
C. 无论为何值,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D. 当时,不相对滑动
4. 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是小车内半圆弧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质量为的小球从距点正上方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圆轨道后又从点冲出,已知圆弧半径为,小车质量是小球质量的倍,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若,则小球从滑入轨道至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的过程中,支持力做的功为
C. 小球从滑入轨道至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车的位移大小为
D. 小球从小车的点冲出后,不能上升到刚释放时的高度
5.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的速度顺时针运行。现把一质量为的工件(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后继续传送到高处。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件加速过程的时间为 B. 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为
C. 工件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D. 电动机因传送工件多做的功为
6. 如图所示,工厂利用皮带传输机把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平台上,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一定。运输机的皮带以一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将货物轻轻地放在处,货物随皮带到达平台,货物在皮带上相对皮带滑动时会留下一定长度的痕迹。已知所有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皮带的倾角、运行速度和货物质量都可以改变,且始终满足.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当倾角一定时,若增大运行速度,则运送时间一定变短
B. 当倾角一定时,若增大运行速度,皮带上留下的痕迹一定变长
C. 当倾角和速度一定时,货物质量越大,皮带上留下的痕迹越长
D. 当倾角和速度一定时,货物质量越大,皮带上摩擦产生的热量不变
7.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于轴上和的两点,在它们的连线上场强与关系如图所示(取轴正方向为场强正方向,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带正电、带负电
B. 的电荷量是的3倍
C. 轴上处的电势为零
D. 正点电荷在轴上处的电势能比在处的大
8. 一质量为的质点起初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开始受到恒力作用,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其最小值为,由此可判断( )
A. 恒力作用时间时质点速度最小
B. 质点受到恒力作用后可能做圆周运动
C. 时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
D. 质点受到恒力作用后一定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9.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的两个物体和,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绳子张力为
B. 此时圆盘的角速度为
C. 此时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
D. 此时烧断绳子,仍相对盘静止,将做离心运动
10. 一物体在以为直角坐标系的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规律为,(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在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D.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11. 宇航员登上一个被气体包围的某行星上进行科学探索。他站在该行星表面,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的物体,由于气体阻力,其加速度随下落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释放瞬间物体所受的气体阻力为0)。已知该星球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C. 卫星在距该行星表面高处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D. 从释放到速度刚达到最大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
12. 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逆时针匀速转动,质量的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向右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取,则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的过程( )
A. 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B. 摩擦力对物块一直做负功
C. 物块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D. 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13. 如图甲所示,特殊材料制成的水平长直轨道上,静止着一质量为的物体,物体在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其速度成正比,即(为常量,大小未知)。从时刻起,物体在一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开始向右运动,其加速度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的和均为已知量)。已知物块经过时间达到最大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量的大小为
B. 该拉力的大小为
C. 在物体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阻力的冲量为
D. 在物体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该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总分15分)
14.(7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1)时木块的速度__________,木块的加速度__________。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
A. 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B. 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 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D. 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点释放的时刻
15.(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将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平衡摩擦力后,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开砂桶,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改变砂桶中沙子的质量,重复实验三次。
(1)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其中图线不过原点并在末端发生了弯曲现象,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A. 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小(即平衡摩擦力不足)
B. 木板右端垫起的高度过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度)
C. 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
D. 砂桶和沙子的总质量未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2)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理想纸带如图丙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想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出金属铝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长木板重新平放于桌面上
②将小车更换为长方体铝块,为了能使细绳拖动铝块在木板上滑动时产生明显的加速度,又往砂桶中添加了不少砂子,并测得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铝块的质量为(不再远小于)。
③多次实验测得铝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请根据以上数据(、、、),写出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总分33分)
16.(10分)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远地点为的椭圆轨道上,点距地面的高度为,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圈所用时间为,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半径为,求:
(1)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
17.(11分)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的小球和质量为的小球。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和,支架可绕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边处于水平位置,取此时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求:
(1)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杆对小球所做的功;
(3)当直角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多大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并求这个最大速度。
18.(12分)如图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的变力,从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取求:
(1)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时刻木板的速度大小。
高三物理上学期质量调研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C B C B D A D B BC ACD BCD
二、实验题
14. 0.4(2分) 1(2分) 倾斜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或者点到位移传感器的高度)(2分) A(1分)
15. AD(3分) 3.0(2分) (3分)
16.(1) (2) (3)
(1)根据质量、密度、体积间的关系可知,地球的质量为:
①
在地球表面附近,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等,有:
②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平均密度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③
由②③式联立解得,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3)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④
由题意可知,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⑤
由②④⑤式联立解得,椭圆轨道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17.(1);(2);(3),
(1)、和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由于两者角速度相等
联立解得
(2)以球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3)当直角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时,根据机械能守恒
又
联立得
因此,当
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且最大值为
18.(1)0.1;(2)0.4;(3)
(1)由图乙可知时刻滑块和木板将要一起相对地面滑动,则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
(2)由图乙可知,时刻,滑块将要相对木板滑动,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为,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时刻,木板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对木板有
解得
对滑块有
解得
则由可知
时刻
可知
时间内,对整体有
解得
时间内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