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8 16: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 知否
课前热身
声声慢
李清照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 知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其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別是一家”之説,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少女不识愁滋味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富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她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金石篆刻,他们婚后生活相当幸福美满。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宋徽宗、宋钦宗被捕(靖康之变),北宋亡。朝廷南迁,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酌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对亡夫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声声慢》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中年识尽愁滋味
如梦令(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研读·品味“愁”心
“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愁情的?
提示:可以从字、词、句入手,可以从意象、意境入手,可以从表现手法入手,可以从结构入手。请选好一个点进行赏析,然后互相交流。
1.妙用叠词抒发悲情。
作用:⑴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⑵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⑶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理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元)乔吉《天净沙·即事》
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
——(唐)刘驾
延延离又属,夬(guài)夬叛还遘。喁(yóng)喁鱼闯萍,落落月经宿。 誾(yán)誾树墙垣,巘(yǎn)巘驾库厩。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唐)韩愈《南山诗》
1.妙用叠词抒发愁情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词,别是一家。”
——《词论》
研读·品味“愁”心
2.巧用意象,托物寄情。
全词通过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情。
淡酒
①经典诗句: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3、新丰清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少年。——王维《少年行》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②意象内涵:
酒,寄托浓郁情义和相思,象征凄凉哀伤忧愁。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是一种主观感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①经典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②意象内涵:
秋风渲染愁情。

①经典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②意象内涵:
雁象征思乡念亲、离愁别恨。鸿雁传书。

①经典诗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②意象内涵: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黄花
对比:前期“绿肥红瘦”
①经典诗句: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淮南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②意象内涵: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
①经典诗句: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意象内涵: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词人的愁在哪里?
小结
愁在那三杯两盏的淡酒里,
愁在那 ,
愁在那 ,
愁在那 ,
愁在那 ,
愁在那 。
傍晚来临的急风中
高飞远离的大雁上
满地堆积的黄花里
静默孤立的梧桐上
点点滴滴的细雨中
研读·品味“愁”心
4.直抒胸臆,极言愁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吐露无限愁情。
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这首词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渲染悲愁,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孤独、哀伤、悲情,写得情文并茂。
课堂随笔:跨越千年的爱恋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渭南文集》卷三十五《夫人孙氏墓志铭》)
时光穿梭千年,请你以现代人的身份给李清照写一封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