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18 20: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19讲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知识点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3、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行
阅读教材“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选一P15)“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选一P40)“中国货币的演变历程”(选一P87)“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选一P94-95),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全国的历程
2、国民党实施“训政”的概况
3、南京国民政府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措施
4、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币制的概况
5、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的概况
6、近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概况
7、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的概况
知识梳理
1、南京国民政府形式统一全国的历程
(1)“宁汉合流”:1927年秋,______与_______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__ 的确立。
(2)国民政府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代,讨伐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 ”。
(3)东北易帜:1928年底,____通电全国,宜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____。至此,国民政府在________了全国。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
张作霖
济南惨案
张学良
改旗易帜
形式上基本统一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济南惨案
◎现坐落于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济南惨案纪念碑(纪念馆)”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因其未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
掉张作霖。6月4日晨,当张乘坐
专列经过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
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
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
死亡。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
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一。
2、国民党实施“训政” 的概况(选一P15)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 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_____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
违背了孙中山“_____”的初衷,是剥夺人民权利的_____。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主权在民
一党专政
国民政府
3、南京国民政府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措施
(选一P40)
(1)建立: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内容:
①公务员选任由___负责;
②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第一部《 》。
(3)评价:
①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 。
②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_____、_____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考试法
平等性
作用亲信
拉帮结派
考试院
史料一 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带有中西合壁的味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摘编自陶继波《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1)根据史料一,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①中西结合;
 ②党派性强;
 ③军治色彩浓厚
强化训练
史料二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虽规定较详细, 却并未能动摇其专制独裁基础,反而在吏治腐败和专制事实面前,徒具形式,得不到严格执行。
              --白钢《政治制度史》
(2)依据史料二分析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实施的效果。
①没有动摇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
②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徒具形式。
4、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币制的概况(选一P87)
(1)背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____为法定货币。
(2)概况:
①时间: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___
②内容:
A、由中央银行、_____、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B、禁止流通银元,将_______。
银元
法币改革
中国银行
白银收为国有
5、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的概况(选一P94)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______,外国人长期把持中国国境关税的_____
②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③1927年,_______宣告关税自主,颁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2)概况
①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_____”的对外宣言,
②先后与美、意、英、法、西、日等国重新签订新约,____取得进展,但仍不能_____地制定税率。
关税自主权
海关大权
废除不平等条约
要求关税自主
南京国民政府
改订新约
关税自主
完全自主
6、近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概况(选一P95)
(1)含义:
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_____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2)发展历程
①1914年,____制定所得税条例,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没有实施。
②1936年,____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7、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的概况
(1)发展
①原因:
A、_______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B、中国人民的 运动蓬勃开展。
②表现:
 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 、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阻碍:官僚资本崛起
官僚资本凭借______,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民族资产阶级
反帝爱国
化学
国家权力
四大银行
史料一 国民政府成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会、分会及支会负责实施,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农业方面,主要是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在工矿领域,加强国营企业的筹设和发展”。在商业方面,提倡国货,加强对商业团体的指导和监督”,调节粮食运销等。此外,采取措施鼓励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输出,开拓对外贸易。1936年底,工农业产量都有很大提升。
    --摘编自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强化训练
(1)根据史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特征。
 ①涉及领域广泛;
 ②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
 ③以救亡图存为目标;
 ④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史料二 1930年代,政府对内不能运用通货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对外又不能利用币值的伸缩争取外汇的主动地位。国民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进行内战,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必然需要庞大的军政开支,庞大的财政赤字使国民政府在1935年前后陷入了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加之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法币政策,实现了中国货币历史性的跨越。
   --摘编自申成玉《试论1930 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及作用。
背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③国家财政金融危机,  ④货币体制的混乱;
⑤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⑥日本的侵略加剧。
作用:
①防止白银外流 ②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③为持久抗战准备了一些条件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2、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选一P16)
1、南昌起义的原因、爆发及意义
2、八七会议的召开及内容
3、秋收起义的概况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概况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背景、概况及影响
6、土地革命开展的概况
7、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8、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南昌起义的原因、爆发及意义
(1)原因:
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________的重要性
②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____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爆发:1927年8月1日,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两万多起义军在___举行武装起义。
(3)意义:打响了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掌握武装力量
武装起义
周恩来
南昌
武装反抗
2、八七会议的召开及内容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召开八七会议。
(2)内容
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 错误。
②确定实行 和___________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 ”的重要思想。
汉口
右倾机会主义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3、秋收起义的概况
(1)时间:1927年9月
(2)经过: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____秋收起义。
(3)结果:
①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进攻_____受挫,
②_____主持召开会议,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____进军。
湘赣边
长沙
毛泽东
山区
(1)过程:
①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____,进行_ ,建立_____,创立了第一个__ 。
②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 _____会师
(2)意义:
A、点燃了“ ”的星星之火。
B、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______ ,的道路。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概况
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
红色政权 
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革命军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背景、建立及影响
(1)背景:
①到 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______陆续建立起来。
(2)成立:
①时间、地点:1931年11月,江西 。
②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_________
A、选举 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B、制定_____,通过了____、劳动法等法令
(3)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___、___、红军士兵及一切____
(3)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 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1930
苏维埃政权
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毛泽东
宪法大纲
土地法
工人
农民
劳苦民众
人民革命政权
6、土地革命开展的概况
(1)内容:“________”
(2)作用:广大农民拥护_______,积极_____,支持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中国共产党
发展生产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史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 年5月24日)
强化训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分歧的实质。
不同观点:一种主张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另一种主张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史料二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由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研究》
(2)据史料二,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
 区别
 《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有土地所有权。
 原因: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到自己的土地,中国共产党正值扩 大影响力,争取民众支持的阶段,因此实行相应土地政策有其必要性。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任务。
7、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1)背景: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 ”倾错误,导致红军____反“围剿”失利。
(2)过程
①1934年10月,_____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②1935年1月,红军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召开_____
③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 会师。
④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______,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_____,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 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次
中央红军
遵义会议
陕北红军
会宁
战略大转移
政治主张
长征
8、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背景
①中央红军突破_______后,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向___挺进;
②1935年1月,红军攻克____。
(2)时间、地点: 年1月,贵州遵义。
(3)内容
①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___为政治局常委。
②会后,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军的_____
(4)意义
①开始确立以 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__,挽救了___,挽救了____。
四道封锁线
贵州
遵义
1935
毛泽东
军事行动
毛泽东

红军
中国革命
强化训练
史料一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威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解读
(1)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史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2)史料二中的“分水岭”具体指什么 谈谈你对“分水岭”的理解。
“分水岭”:
理解: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
史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好转,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课标解读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过程
①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②1928年底,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2)政策
①1928年,进入训政时期,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②1928年,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关税收入增加
③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收归国有,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④1935年,组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
课标解读
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是在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
(1)历程:
①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变革时期
②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时期
(2)方式: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实现了制度化、规模化
(3)局限:
①受到各政治派系、军阀等势力的掣肘而漏洞百出,作用私人现象无法禁绝,存在严重的录而不用的问题。
②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民国时期最终未能成功健全真正意义的公务员制度。
课标解读
3、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行
(1)关税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③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
(2)个人所得税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度所得税条例,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4、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课标解读
(1)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3)开辟了新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成功之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4)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5)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5、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课标解读
(1)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变到抗日民族战争
(3)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4)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主张,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高考链接
1.(2020·全国卷Ⅱ)中国共产党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 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 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 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 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B
2.(2020·江苏高考)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责人王若飞的组织领导下,宜兴县各路农民队伍举行暴动,宣告成立宜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随后江阴、常熟等地共产党人先后暴动予以响应。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D
3.(2016·全国卷Ⅱ)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A
4.(2015·天津高考)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B
5.(2014·四川高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