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调皮的小闹钟》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调皮的小闹钟》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18 21:5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调皮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也被译成《打切分节奏的钟》、《打出切分节奏的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从第四拍进入。装饰音和切分节奏的出现,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乐曲以回旋结构进行,ABACA的顺序依次出现。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有趣、新鲜感。但是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与此同时他们也喜欢集体活动、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求知欲望强等等。本课通过聆听、模仿、游戏了解乐曲的结构、音乐的情绪,熟悉主题及各部分音乐。
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调皮的小闹钟》所描绘出来的有趣的音乐形象。
2、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掌握四分音符的时值,实践中稳定四分音符节奏。
3、运用木鱼、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学会弹舌参与乐曲聆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闹钟的轻松、有趣的形象。
难听:运用打击乐器、弹舌模仿小闹钟走路;铃鼓模仿闹钟声;体态律动表现音乐各个部分。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每天都能准时叫我们起床,我请大家听一首歌曲,猜一猜它是谁呢?
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听后指名学生回答(小闹钟)
2、师:小闹钟走路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呢?
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以听谜语歌曲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小闹钟的声音。
模仿小闹钟走路
1、师:小朋友们,运作正常的小闹钟走路,它一步和一步间的速度是一样的,比如: X X X X|X X X X|X X  X X|X X X X| X X X X | X X  
  : 嘀哒嘀哒……
学生读一读节奏,拍一拍
2、师: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现小闹钟走路呢?
指名学生展示
3、师:老师带来了两个小乐器,他们是怎样模仿小闹钟走路呢?
教师示范双响筒和木鱼的打击方法,把部分乐器分配给学生使用。
4、师:老师带来的打击乐器不多,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天生带了一种乐器,是什么呢?——嘴巴
指导学生运用弹舌模仿
【设计意图】本节课中的重点节奏是对四分音符时值的掌握,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这一音符的掌握以及稳定性训练。
聆听乐曲
初听乐曲
师:小朋友的小闹钟走得真好,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闹钟,你觉得它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闹钟?
完整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听后指名回答(可爱的、活泼的……)
【设计意图】第一次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轻松、幽默的情绪。
(二)聆听乐曲主题
1、师:小朋友,正常的小闹钟走路我们刚才都会了,现在我们听到的这只可爱的小闹钟和我们走得一样吗?
聆听乐曲主题部分,听辨切分节奏,听后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老师这只小闹钟它是这样走的。
出示:4/4 0 0 0 5 | 1 2 3 1 | 2 34 4 . 5 | 7 1 2 7 | 17 12 3 5 | 1 2
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模唱
师:现在老师请我们小朋友这只正常的小闹钟和老师这只出了毛病的小闹钟配合一下,一起走起来。
出示:4/4 0 0 0 5 | 1 2 3 1 | 2 34 4 . 5 | 7 1 2 7 | 17 12 3 5 | 1 2
X X X X|X X X X|X X  X X|X X X X| X X X X | X X 
教师弹琴,学生用双响筒、木鱼和弹舌配合主题旋律一起演奏
【设计意图】音乐欣赏中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更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这个环节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让学生亲自体验、参与乐曲,让他们对音乐有更深的感受与理解。
(三)聆听第二部分
1、师:老师这只小闹钟不但走得特别,你听它还做什么呢?
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聆听教师示范简单的舞蹈动作。
2师:你能像它一样跳一跳吗?
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着音乐跳一跳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爱动爱玩,只能简单的聆听不足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通过体态律动体会、表现音乐可以激发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地听,认真地听。
(四)聆听第三部分
1、师:虽然我这个小闹钟有些调皮,但是他还不忘记要叫我起床呢,你听一共发出了几次闹铃声?
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学生听音乐数一数一共出现了几次闹铃声(8次)
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乐器,你也能像小闹钟一样发出清脆的铃声,你能用它来模仿一下小闹钟的铃声吗?
探索演奏铃鼓的方法。
3、指名学生合着音乐当听到闹铃声时,用铃鼓演奏出来
4、师:如果小闹钟会说话的话,你觉得他发出闹铃声是在说什么呢?
指名回答 (快起来、起床啦……)
师:让老师请发到乐器的小朋友来模仿铃声,其他小朋友模仿小闹钟说话“起床啦!”
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学生配合律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地去听,听清乐曲中铃声的次数。由于打击乐器的数量有限,而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面向是的全体学生,因此没有拿到乐器的学生我设计了模仿小闹钟说话的方式,让全员活动得以实现。
(五)聆听全曲,分析结构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三个音乐片断,分别是小闹钟走路、跳舞还有闹铃声,老师这只小闹钟可调皮了,他一会走路一会跳舞的,请小朋友们听听,它出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出示卡片:走路 舞蹈 闹铃
完整聆听乐曲,当你听到“走路”时,请你举起你的手来;听到舞蹈时坐端正;听到闹铃时摇动你的双手。
学生聆听,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贴出相应的卡片。
走路 舞蹈 走路 闹铃 走路
【设计意图】前面多部分的聆听都是分片断的,但是作为一首乐曲,聆听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它的完整性。这个环节的聆听让学生对整个乐曲的结构有了认知。
(六)分组,合奏,完整演绎《调皮的小闹钟》
将全班分为三个组:走路组;舞蹈组;闹铃组
当听到第一部分音乐(主题音乐)时走路组用双响筒、木鱼、弹舌演奏出四分音符;
当听到第一插部音乐(第二部分音乐)时舞蹈组为音乐伴舞;
当听到第二插部音乐(第三部分音乐)出现铃声时闹铃组用铃鼓和“起床啦”伴奏。
【设计意图】前期的各个环节已经为最后的表演做好了铺垫,这个环节则是让学生整体演绎了这首乐曲。
四、拓展
师:调皮的小闹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有很多音乐家也十分喜爱钟,他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钟,比如《维也纳的音乐钟》,李斯特的《钟》,还有集合了各种钟表的《在钟表店里》。
聆听在《在钟表店里》找找你所能听出来的钟声
【设计意图】认识了小闹钟之后的拓展,在其他音乐作品中了解、感受其他钟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