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教学目标
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 李荣浩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 杜甫
解 题:
吟:古诗“歌行体”体式,也称为“引”,内容上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
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古风:用韵自由
平仄不讲究
字数不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关于“留别”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随后又同游梁、宗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临行前写的。
弗洛伊德说,文学家的创作就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是李白做的白日梦。
课文诵读
勾划出三类句子
(1)诗眼句;
(2)梦境的起止句;
(3) 梦醒后人生规划的句子。
诵读感知
诗眼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标出要求勾画的三类句子
梦境起止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醒后人生规划的句子: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梦游之 由
二、梦游之 景
三、梦游之 吟
思 路
合作探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第一、二段中景物描写。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由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游之 瀛洲 难求
天姥 可睹 峻拔雄伟
对比
夸张
衬托
联想对比
以虚衬实
烟涛微茫
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由
热情
向往
朗读第二段,思考:梦游以什么线索展开?诗人在游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合作探究
壮美雄奇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景
壮美雄奇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魂飞 剡溪 山脚
著屐 登山 山上
景
湖月
渌水
清猿
云梯 花石
海日 天鸡
叠岩 岩泉
凄清幽静
夸张
心驰
神往
流连
忘返
壮美雄奇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景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洞天 仙境
魂归 枕席
景
神奇壮丽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魂魄动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
想象
夸张
回到现实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如此,这诗才在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缘景明情觅仙踪
诗人是托梦言志、借梦抒怀,借这样一个神奇浪漫的梦,表达他对永恒光明世界的向往,这才是他的“理想人生”啊!
合作探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第三段,体会诗人情感。
内容 事件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吟
内容 事件 表现手法 思想
情感
梦 游 之 世事痛苦 追求乐土 及时行乐
蔑视权贵 憎恨现实
敢于反抗
吟
直抒胸臆
用浪漫艺术追求理想人生
以不屈傲骨维护独立人格
诗 仙 魅 力
本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这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基调。结尾段虽有消极遁世之味,但李白粪土权门、蔑视富贵,以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不论穷达,始终保持自己独立人格,这是李白的伟大之处,也是李白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
小结全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