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8 18:11:54

文档简介

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B(“只有在执政者身上才能充分体现出国家的最高生存智慧”于文无拔
C(“必须具有智仁勇统
格”只是中和政德对治国理政主体的要求
A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说“儒家理想的尧舜禹三代‘圣人之治'即中和之治”,但反过来说,未必就成立;且“因而普遍受到历
文无据。C项“创造性地”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孔子进而提出‘君
同而不和’的观点
观点。D项逻辑关系错误,把必要条
充分条仁
后一段说“只有加
强致中和的修养,完善
和政德,才能有‘发
感行为,才能贏得天下百姓的爱戴,才能实现人和
的理想
4.B材料一中并没有说“《2021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中把‘智慧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是说“《2021年群众体育工作
D(A项,“通过政府补贴来
共服务”不能“方便

动健身场馆”,根据材料一,“各地也在尝试利用Ap软
广公共体育服务平台
为了“方便人们用手机预
健身
因果关系,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
规避
材料二说的是
定程度上规
健身器材搭载健身指导、智能健身和智能健康
彪使智慧健身产品服务综合化发展。②不断探素
与智慧健身产
相匹配的云健身。③在技术的加持和市场的监督下,不断提高智慧健身产品的使用价值。(每点2分,意对
牌”过度解读,沈三并没有这样的担忧
韧性强,下成的鱼汤面筋道、爽口、鮮美”,正面写出了沈三跳面技艺的高超。如沈三在得知孙六爹
遗愿时,打破多年规矩为孙六爹跳面,表现了他为人仗义、心地善良。②側面烘托。如沈秋林“知道父亲的脾气……多一两也不跳
和沈三老伴小心翼翼的态度,都从侧面突出了沈
不二、坚持原则。如小说
林跳面的场景,徒弟跳得好,侧面衬托
师傅沈
③最后借着
的跳面技艺和坚守一生的¨“跳面”品质后继有人的希望,深感慰藉,所以觉得清新而温暖。(每点2分,意对
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往往斩败军全队”指的是失败的全队士兵都被斩杀,吃掉,

鞍靴败鼓皆糜煮
人畜骨和芹泥
往斩败军全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

文“忽斜虎帅精
巷战”,闻君死,亦随死
对君、国之忠
忽斜虎)说完,跳水而死。将
兑:“您能(为
家而)死,我们这些人难道就不能(为国而死)吗
瑞平元年春正月戊申,孟跌
宋蒙)集会喝酒,歌
连续不断,而城中百姓饥饿困窘,只能叹息罢了。孟
珙看见黑云压城,太阳无光。拶
靴鞋、破碎的战鼓都煮烂来当作食物,而且听任老弱

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H
商开大联考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考生注意 :
1.本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 选择题请用直径 0.5毫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 5(第 一、二单元)、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 一、二单元)。
-、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题。
“ “
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其核心
” ”
为 ”中和 。 责和尚中 的中和文化是 中华文化的精髓 ,它也构成中华政治
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灵魂。

儒家经典《中庸》首次从宇宙本体高度提出:“ 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中和之道是宇宙天地的大本
理 三 “达道 治 政之 ”,也成为根本的 国 道。儒家理想的尧舜禹 代 圣人之治 即中和之治。儒家自孔子开始,就肯定尧
“ ”
舜禹三代圣人相授相受的治国理政之道就是 允执厥中 的中和之道 ,简 称中道。孔子高度肯定舜具有治国理政的

大 ”智慧,这个大智慧集中体现在舜善于 执中 的治国之道上,即善于在深入广泛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正确及时地去
除过与不及的两种片面性 ,而 制定并实施最具合理性的决策举措 ,从而有效改善百姓生活。显然,这种执两用中的
治国理政之道,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智慧。而作为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中 和之德是古代治国
理政主体的核心素质。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智仁勇统

一的 中庸 品格。中庸是中和之道的实践运用,对治国理政主
体而言,中庸原则就是要求古代君王和各级官员做到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各项治理措施 ,达到治国平天下目标。
而这就要求各级官员具有智仁勇合一的中庸品格。《中庸》说 g“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 刃可蹈也,中庸不
” “ ” “ ” “ ”
可能也。一个优秀的官员,要正确合理地决策并有效实施决策,就必须同时具有 可均 的智、可辞 的仁、可蹈
的勇,三者缺一不可。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的品格。儒家的中和之道倡导树立理想的中和人

格 ,这种中和人格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庸》提出的中立不倚、和而不流。孔子最厌恶的人格是没有独立原则性的 乡

愿 ,他们在官场上,善于做好好先生,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承担责任 ,圆 滑世故,柔顺应对,丧失独立品格。显然,这
“ ”
样的官场人格 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是为政之大害。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和而不同、可否相济的政风。《国语 ·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揭露周幽
王执政之

大弊就

在于 去和而取同 ,而 齐国政治家晏要对齐景公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可否相济、同异相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1页 (共 8页 )】

济的关系。只有君臣可否相济、上下同异相济,决 策才更完善 ,执行才更通畅,政局才能平稳。孔子进而提出 君子
” “ ”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的观点 ,提倡 和而不同 的政治品格。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加强敬以持中、发以成和的道德修养。《中庸》强调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

而皆中节谓之和 ,要求官员在治理实践中,在与百姓打交道中,表现出正确的道德情感 ,做到以百姓之忧乐为忧
乐,以 天下之喜怒为喜怒。要培养自己的中加政德 ,就 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 ,做到恭敬主一、持义律 已、涵养省察、
“ ”
戒慎恐惧。只有加强致中和的修养 ,完善 自己的中和政德 ,才 能有 发而中节 的情感行为,才 能赢得天下百姓的爱
戴 ,才 能实现人和政清的理想政局。
(摘 编 自董根洪《中和 :中 华传统治理文化的精髓》,《 北京日报》2021年 8月 30日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庸》从宇宙本体高度提出的中和之道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智慧。

B.智 ”仁勇统一的 中庸 品格只有在执政者身上才能充分体现出国家的最高生存智慧。
“ ”
C.儒家的中和之道倡导为政者要坚持原则 ,承担责任 ,要具备有 忠直之风 的官场人格。
D治国理政主体要想赢得天下百姓的爱戴 ,就要加强敬以持中、发以成和的道德修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中和构成中华政治文化的精髓 ,也是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灵魂。
“ ”
B.文章第二段先引用再举例 ,阐述了 允执厥中 的中和之道是根本的治国理政之道。
C。 文章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智仁勇统一的中和政德的品格。
D.文章采用总一分式结构 ,论证时分解论点 ,严谨有序 ,展示了议论文说理的严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中和之治是儒家理想的尧舜禹三代 圣人之治 ,因而普遍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肯定。
B.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具有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的品格 ,符合儒家树立中和人格的倡议。

C.孔 ”子创造性地提出 和而不同 的观点 ,这对中华传统治理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只要治国理政主体加强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的中和政德 ,就能实现人和政清的理想政局。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6题。
材料一 :
今年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 ”“ ”
)》 中提出,鼓励体育企业运用 上云用数赋智 运动银行 等手段 ,
来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同时,各地也在尝试利用 App软件推广公共体育服
务平台,甚至通过政府补贴来购买体育公共服务。这不仅盘活了一些体育场馆 ,更方便人们用手机预订运动健身
场馆 ,从而享受更加便捷的健身服务。
随着国家新基建工程实施和 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科技化、智能化正在全面加速 ,“ 智慧
” “
健身 也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2021年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中提出 建设一批智慧健身中
心 ”、配置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的体育公园 ,就为更好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指明了方向。当体育产业插上科技双翼 ,
也为赋能全民健身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我们相信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加入和智能化探索的继续深入 ,未来健身
“ ” “ ” “ ” “ ”
器材越来越 聪明 ,健 身场所越来越 智能 ,健身服务越来越 智慧 ,也会让全民健身越来越 尽兴 。

(摘 ”编 自晓想《智慧健身 让运动更 聪明 更便捷》,《 中国妇女报》2021年 9月 3日 )
材料二 :
“ ”
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体博会上 ,健 身展区就是绝对的 主力军 。据体博会展览部负责人介绍 ,魔镜因兼具实
用性和装饰性受到欢迎。健身魔镜以穿衣镜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不 占用空间,不破坏整体家居风格 ,还能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2页 (共 8页 )】
提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杠铃、拳击、普拉提等 50种不同的运动模式 ,减 小了用户因对某项运动感到厌倦而放弃
健身或闲置器材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 ,魔镜的问世让居家健身充满科技感,提升了人们的健身兴趣。
“ ”
在体博会上 ,同 样具有科技感、很畅销的还有 跑步机直播课 。参与课程的健身者 ,可将手机连接到跑步机

上 ”
“ ”
,使课程和跑步机后台联通 ,从而实现跑步健身一对一指导。从 闷头跑 到 抬头学 ,在 专业人士看来,这在一
定程度上规避了居家健身枯燥乏味、缺乏社交属性的劣势,也让日益落伍的传统跑步机焕发了新的生机。硬件十
软件、内容+器械互相赋能 ,就是未来健身的科技化之路。
(摘 编 自张峥《智慧健身 给锻炼带来满满科技风》,《 中国妇女报》2021年 9月 3日 )
材料三 :
《2021年 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 大众健身年平均总消费为 5670元 ,相 比 2020年提升

35%。 值得一提的是 ,89%的 受访者认为体育健身智能化是必要的。健身器材智能化的具体需求主要是 软件十
内容+饮食+健 ”康 管理 ,呈现产品服务综合化发展趋势,合计 准7%的 受访者期望健身器材搭载健身指导、智能健
身和智能健康管理功能。
据此也可以窥见 ,智能健身产品还是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的 ,与 其相匹配的云健身也同样是一个有价值
的重要存在 ,只 不过关于它的更多探索和尝试才刚刚起步。就如那块价格并不便宜的健身镜 ,如若想获得市场和
消费者的认可,那 高价背后是必然要有与之相抗衡的使用价值的。而要维持住这一价值 ,不仅需要技术的加持 ,也
更需要市场的监督。
当然对于消费者群体而言,还是要理智地选择适合 自己的健身方式。相比花样的产品,能做到 日复一日的坚
持 ,才是健身最大的价值。
(摘 编 自邢妍妍《健身镜走红 ,是智商税吗 》 ,《 光明日报》2021年 6月 26日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通过鼓励体育企业运用科技手段 ,推进转型 ,来使人们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健
身服务。
B.《 2021年 “ ”群众体育工作要点》中把 智慧健身 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这为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健身需求指明
了方向。
C.健身魔镜因其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受到健身者的欢迎 ,它 的问世让居家健身充满科技感 ,提升了人们的健
身兴趣。
D。 《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 ,与 2020年相比,2021年大众健身年平均总消费提升了三分之
一以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政府补贴来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既可以盘活一些体育场馆 ,也方便人们用手机预订运动健身场馆。
B.正 “ ”是由于国家新基建工程的实施和 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全民健身才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 尽兴 。
C.魔 “ ”镜和 跑步机直播课 等完全规避了居家健身枯燥乏味、缺乏社交属性的劣势 ,深受广大健身者欢迎。
D.智 “ ”慧健身离不开科技 ,未来健身的科技化之路应朝着 硬件十软件、内容+器械互相赋能 的方向发展。

6.“智慧健身 火了,请结合材料 ,简要谈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完善智慧健身产品。(6分 )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9题。
跳 面 王 黄跃华
“ ”
海阳县城不大 ,但 面馆有上百家,不 过最有名的要数 沈三跳面 。
沈三个不高,人瘦 ,但名字却了不得 ,沈乾舛。沈三十八岁跟着父亲学跳面。沈三一天跳二百斤干面,他跳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3页 (共 8页 )】
|
ˉ

的面韧性强,下成的鱼汤面筋道、爽口、鲜美,深受小城人喜爱。
像往常一样 ,九点刚过 ,沈三放下切刀,拿布擦着手中的跳杠 ,这是他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沈
三一天要跳二
百斤干面,三分之一给自己的面馆 ,余下的卖给几个固定的客户。
儿子沈秋林爬上阁楼 ,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沈三不耐烦地问,什 么事
沈秋林终于开口,但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孙六爹想吃面。
沈三粗声粗气地拂拂手 ,想吃就给他下呗。
沈秋林赶紧回道 ,面 下完了。
沈三瓮声瓮气地说 ,下 完了不会明天再来
沈秋林后退一步,拿手搔着头。他知道父亲的脾气,每天只跳这么多,多 一两也不跳。沈三仰着头喝茶 ,咕嘟
咕嘟喝完了,沈秋林才告诉他 ,孙六爹怕不行了,胰子上的问题。
沈三倒掉茶叶,径 直拔脚下楼。
孙山林蓬着一头乱发 ,乱麻草似的 ,两 只眼睛红红的 ,陷 在眼窝里。他曾跟在沈三后面学过跳面,但一年后就
走了。
沈三问,你 父亲怎么了
孙山林叹着气说 ,怕 不行了。他沙哑着嗓音说 ,父亲好多天滴水不沾了,上午突然来了精神 ,说要吃沈三跳面 ,
怕是回光返照吧
三 ”沈 张大嘴 ,“噢 了一声。
孙山林扳着指头数着,一共七天滴水不沾了。
沈三闭上眼睛 ,不 再吭声。
孙山林急得头上直冒汗,他 清楚师傅的脾气,自 己定的规矩从不会破 ,他一天只跳七个面团,多 一斤不跳 ,少一
斤不行。有一次,一个大老板过生日要买三十斤面,买 不到 ,大老板说我一斤加一块钱 ,沈
三反问一句,我没见过
钱 还有一次,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买面,说领导从省城来,听说沈三跳面出名 ,想尝尝,你 多跳个团吧。沈三回 ,
明天趁早吧。来人还不死心,说这领导比县长还高几级。沈三笑了笑,我这儿是面馆 ,又不是官场。
沈三不停地拿手指笃着桌子 ,他的指头又短又粗 ,胡 萝 卜似的,这些都是常年揣面揣成的。沈三老伴悄悄问孙
山林 ,其他家也卖完了 沈三的跳面只卖六个店 ,每个店二十来斤。
孙山林摇着头回,问 过了,都 卖完了。
沈三老伴为难了,自 言自语 ,又不好拿其他人的代。
孙山林赶紧摇手 ,不 能 ,他只吃师傅的面。
沉 默 。
屋子里只有三个人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沈三叹了口气,长长的,撑起身,拉开门向面馆走去。
沈三跳得很吃力,头 上的汗珠不断往下滴。越吃力心里越生气,不 冲别人 ,就是冲着儿子沈秋林。他就是个懒
种,吃不了苦 ,你 能跳不就省了我的事吗
孙六爹去世后的第二天。九点多,楼下传来争吵声,一听便是儿子沈秋林和孙山林的。
原来孙山林又来面馆买面,他要为孙六爹守四十九天孝,要供他四十九天。沈秋林怎么也不肯收孙山林的面
钱 ,两 个人为这事争起来。
孙山林上楼来叫师傅。沈三说 ,面钱算我的,吵什么
孙山林慌忙摇头,不 行,父亲在世时从不肯沾人的光。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4页 (共 8页 )】
|
-△
沈三不住点头,你 父亲是个君子人。
沈三又叹了口气,你也孝顺。
孙山林有点不好意思 ,脸红起来。
沈三问,你这么多年一直在东台跳
孙山林点头。
沈三又问,兑 多少水
孙山林知道师傅在考他。他不假思考 ,脱 口而出,一 斤面冬天四两,夏天三两,师傅二十年前教的。
第二天孙山林又来买面,等待下面时又上楼来看沈三 ,沈三刚跳完一团面,正喝着水。
沈三把跳杠递过来,说 ,跳跳看。
师傅手里的跳杠一米七长,六公分粗 ,抓在手里仿佛有千斤重 ,但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 ,他 闻出跳杠上师傅特
有的气息。他感到 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 ,呼吸也急促了许多。
孙山林脱掉上衣 ,叉骑上去 ,上 下跳跃起来。他的身子很轻、很有弹性 ,两 只手臂有节奏地摆动 ,划 出一道道优
美的弧线 ,飞 燕一般 ,整个身子弹跳 自如 ,节 奏均匀,跳杠在身下就如指挥家手里的指挥棒 ,行云流水般流畅 ,“嘭

嘭 的声音像流淌出的美妙音符。沈三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轻的影子 ,那 时的自己青春年少,意 气风发。
沈三在一旁看得入神 ,情不自禁地点头称赞 ,比师傅强。
孙山林赶紧摇头,师傅是跳面王 ,哪能跟师傅比
谈着谈着 ,沈三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说 ,山 林 ,我有个想法 ,这店里以后你来跳吧。
我来 孙山林不敢相信 自己的耳朵 ,身 子戛然停在空中。
沈三说 ,你 总不能让我跳到老 ,跳到见阎王爷那一天吧 随即又 “提高了嗓门指着楼下,牌子要改一下,叫 山林
跳 ”面 。
孙山林吓得急忙摆手 ,那怎行 还按师傅的,还跳这么多,还这么卖,师傅的牌子是全字招牌。
沈三悠悠地问,砸 了牌子呢
孙山林指着跳杠说 ,师 傅拿它打我。
沈三又抬头看着挂在墙上的跳杠 ,跳杠被擦得锃亮光滑 ,看着看着,不 禁叹了口气,打不动了。
孙山林跑过去 ,俏皮地拿跳杠在头上比试了一下,打得动的。
沈三推开窗子 ,一股春风涌进来 ,清新而温暖。
(节 选自《安徽文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 “ ”“ ”“ ”说对沈秋林着墨不多 ,但通过 欲言又止 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拿手搔着头 等细节描写 ,可 以看出他的性
格与沈三极为不同。
‘ ”
B.“跳杠在身下就如指挥家手里

的指挥棒 嘭嘭 的声音像流淌出的美妙音符 一句 ,运用比喻写出了孙山林
跳面动作娴熟 ,具有美感。
C.沈三觉得儿子懒 ,吃不了苦 ,便提出由孙山林接手跳面店 ,但又担心他接手后砸了自己的招牌 ,于是提议把牌
“ ”
子改为 山林跳面 。
D.小说在描述沈三和孙山林的会面时,主要借助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 ,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又于人物互
动中突显其鲜明个性。

8.小 ”说在塑造 跳面王 沈三这一形象时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6分 )
9.小说的最后一段意味深长 ,请简要分析。(6分 )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5页 (共 8页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小题 ,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3题 。
端平元年春正月戊申,孟珙同蒙古兵围蔡州。会饮 ,歌吹声相接 ,城中饥窘,叹息而已。孟珙见黑气压城上 ,日
无光。 绝粮 已三 鞍靴败鼓 且 以 互 日以人 和 之 又 败
其内以食故欲降者众 珙乃下令 ,诸 军衔枚 ,分运云梯布城下以议攻。金 自被围以来,战没将帅甚多,至是 ,禁近

及舍人、牌印、省部掾属亦皆供役 ,分 守四城。蒙古兵凿西城为五门,整军以入 ,督军鏖战,及暮乃退 ,声 言来日复
集。是夕,全主守绪集百官 ,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时孟珙之师向南门,至全字楼 ,列 云梯 ,令诸军闻鼓则进。马

先登 ,赵荣继之 ,万众竞进 ,大战城上。乌古论镐及其将帅二百人皆降。金百官亟出捍敌 ,而 南城之陴已立宋旗帜。
俄顷,四 面鼓噪夹攻 ,声 震天地 ,南 门守者弃门走。门洞开,孟珙招江海、塔察儿之师以入。忽斜虎帅精兵一千巷

战 ,不 能御。全主守绪知事急 ,即取宝玉置于幽兰轩 ,环之以草 ,命近侍曰 :“ 死 ,便火我。遂 自经死。忽斜虎闻
之 ,

谓将士曰:“吾君已崩 ,吾何以战为。吾不能死于乱兵之手 ,吾 赴汝水 ,从吾君矣。诸君其善为计。言讫 ,赴水
死。
将士皆曰 相公能死 ,吾 辈独不能耳阝 ” 于是将帅及军士五百馀人皆从死焉。承麟退保子城 ,闻 守绪死 ,帅 群臣

:“

哭 ,因 谓众曰 先帝在位十年 ,勤俭宽仁 ,图 复旧业 ,有志未就 ,可哀也已,宜谥曰哀宗。奠未毕 ,城 已陷。诸将禁近:“
共举火焚之 ,奉御绛山收哀宗骨 ,将瘗之汝水上。江海入宫,执参政张天纲 ,孟珙问金主所在 ,天纲曰:“城危时自


矣。珙乃与塔察儿分全主骨及宝玉、法物。是 日,承麟亦为乱兵所杀。全亡。
(节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会蒙古兵灭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降者言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 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
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
B.降者言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 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
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
C.降者言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 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
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
D。 降者言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 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
队拘其肉以食/故欲降者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衔枚 ,枚形如箸 ,两端有带 ,可系于颈上 ,士兵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
B.云梯 ,古代攻城时用以攀登城墙的工具。《墨子》记载鲁班曾为楚造云梯。
C.禁近 ,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官中的文学近侍之臣。禁 ,这里指帝王的住所。
D.自 经 ,上 吊自杀 ,也称自缢。经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 ,编织物的横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宋蒙结盟 ,攻打金国。金国气数已尽 ,民心已失 ,将帅士兵亦无心无力 ,皇帝 自杀 ,继任皇帝也被乱兵所杀
,
金国灭亡。
B.蒙古军攻打西门,虽然凿出了五道门,但是所遇抵抗比较顽强 ,直到傍晚才撤兵 ,并且扬言第二天还会再来
攻打。
C.宋军攻打南门,将士勇猛 ,竞相登城作战,乌古论镐等二百多人全部投降。宋军占领南门后 ,宋蒙联军势如
破竹。
D.金主临死前把财物全放在自己身边 ,并要求臣子将他的尸骨焚烧。臣子照做 ,但宋蒙联军依然瓜分了他的
尸骨和财物。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6页 (共 8页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会饮 ,歌吹声相接 ,城 中饥窘 ,叹息而已。
(2)言讫 ,赴水死。将士皆曰 :“相公能死 ,吾辈独不能耶 ”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 ,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14~15题 。
醉蓬莱 问东风何事① 叶梦得
辛丑寓楚州 ,上 巳日有怀许下西湖②,作 此词寄曾存之、王仲弓、韩公表。
问东风何事 ,断送残红,便拚归去。牢落③征途 ,笑行人羁旅。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欲寄离愁 ,绿
阴千啭 ,黄鹂空语。
遥想湖边 ,浪摇空翠 ,弦 管风高,乱花飞絮。曲水流觞 ,有 山公行处。翠袖朱阑,故人应也 ,弄画船烟浦。会写
相思 ,尊④前为我 ,重翻新句。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词 人被罢颍昌(今 河南许昌)知 府 ,南 居楚州(今 江苏淮安 )。 ②许下西
“ ”
湖:即 颍昌西湖。③牢落:孤寂、无聊。④尊:通 樽 。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序可知 ,词人上巳日怀想起与友人同游西湖的日子 ,以词代信寄情。
B.这 “ ”首词下片由 遥想 二字领起 ,由 回忆转入现实 ,抒情写景 ,挥洒自如。
C.最后三句写词人期望友人勿忘为他的新词谱曲弹唱 ,怀友之情溢于言表。
D.这首词层次鲜明,今昔对比强烈 ;而词风则兼具婉约清丽与雄浑豪放。
15.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
(三 )名 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 ,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庄 “ ”子《逍遥游》中 两句从反面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 :水深
方能载大舟 ,欲有大成 ,必深蓄厚养而后致用。
(2)杜 “ ”甫《登岳阳楼》中 两句写出了诗人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
自己却报国无门的无限哀伤之情。
(3)杜 “甫《蜀相》中运用色彩鲜明的语句写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一 )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 ,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7~19题 。
当前各地通过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资源融合、文化融合、业态融合、区域融合 ,形 成了以红色为主题的多
业态跨界叠加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各地充分发掘 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积 累了不少典型经验— 很多红色文化资
源分布在 “ ” “ ”之地 ,革命遗址遗迹与当地的自然风光 、红绿共融 ,成为 红色 与 绿色 业态融合发展
的条件。如江西的井冈山、湖南的岳麓山、四川的夹全山、河南林州的红旗渠等 ,通过整合绿色生态资源
实现全域发展 ,在 作为红色景区的同时成为休 闲旅游胜地。也有不少红 色景点分布在少数 民族的聚居 区 ,
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 ,使其拥有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魅力。如湘西地区将红色历史文化与土家
族、白族、苗族等民族文化结合 ,形 成独有的人文地理风情。同时,很 多红色景区作为红色教育实践 ,与 教育培训、
研学游学等业态紧密结合,通过学习、教育、传播、培训、展览、实践等一体化建设 ,提升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鸟语花香 交相辉映 不可多得 异彩纷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7页 (共 8页 )】
u
B.山清水秀 相得益彰 得天独厚 丰富多彩
C.山 清水秀 交相辉映 不可多得 丰富多彩
D.鸟语花香 相得益彰 得天独厚 异彩纷呈
18.文 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传播、教育、实践、学习、培训、展览等一体化建设 ,很多红色景区作为红色教育实践 ,与教育培训、研学
游学等业态紧密结合 ,提升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B.通过学习、教育、传播、培训、展览、实践等一体化建设 ,很多红色景区与教育培训、研学游学等业态紧密结合 ,
作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提升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G很多红色景区作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与教育培训、研学游学等业态紧密结合 ,通过学习、教育、传播、培训、
展览、实践等一体化建设 ,延长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D很多红色景区作为红色教育实践 ,通过传播、致育、实践、学习、培训、展览等一体化建设 ,与教育培训、研学
游学等业态紧密结合 ,延长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 ,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
A。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 ,计算这 绿囚 出牢的日子。
“ ”
B.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

C.于是三四个人争着打起帘笼 ,一面听得人回话 :“林姑娘到了。
“ ”
D。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 辣子 。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 ,11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20~21题 。
‘· ”
最近两年 ,苏打水悄然走红。一些关于苏打水 特殊功效 的传言,如养胃、减肥等也开始刷屏朋友圈。然而 ,

常喝苏打水养胃 因 苏打水呈弱碱性 ,胃 酸分泌过多的人适量饮用, ② ,保护胃。但苏打水含有一定量的
钠 ,健康人常喝易钠超标。
苏打水能减肥 市 面上常见的苏打水大多添加了糖分、甜味剂及香料 ,长 期饮用或增加肥胖风险。苏打水不
能代替饮用水 ,不要过分迷信平衡人体酸碱度的说法和夸大苏打水的作用,人的身体有其 自身的平衡机制 ,过酸过
碱都不利于健康。
用苏打水洗头能去头屑 小 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当 它溶于水中后呈弱碱性 ,具有非常强大的去油能
力 ,用 小苏打水洗头发 ③ ,但也会刺激头皮分泌大量的皮脂 ,并不能抑制头屑的产生。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 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6分 )
2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二至四段的主要意思。要求表达简洁流畅 ,每句不超过 25个字。(5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 ” “
有一份爱,是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有一种坚守,是 哪怕冻死,我 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
上”。这份表白来自于一名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宋阿毛 ,他和战友共同牺牲的地方就在异国他乡的长津湖。
有人说 :“《长津湖》电影结束后 ,等 了十几分钟没有彩蛋 ,走 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辉煌 ,高 楼林立 ,热 闹非

凡 ,想 来便是最好的彩蛋。是的 ,这繁华盛世 ,是无数革命先辈所憧憬的未来;这万家灯火,是千千万万名战士
用生命和鲜血拼来的。穿越时空 ,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 ,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联系现实 ,写一篇文章 ,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 :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自 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字。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 8页 (共 8页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