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Do Re Mi》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Do Re Mi》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19 11: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Do Re Mi》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Do Re MI》这课,以学习新课程的具体理念为指导,从创设生动的意境入手,在教授“柯尔文手势”的基础上,让学生唱准7个基本音符,为演唱歌曲作好准备。通过对歌曲、图片、录像等欣赏,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获得丰富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充分运用多媒体、钢琴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使用三种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教材分析:
歌曲选自电影《音乐之声》,全曲为C大调,2/4拍,作者用7个音的唱名和英语中与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的编成了不同的故事,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 re mi构成的音阶出发,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do re mi fa sol la xi ”
这个音阶深深印在脑子里。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学唱并欣赏《do re mi》。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指导学生在学习“柯尔文手势”的基础上,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自主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do re mi》的学唱及欣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一)、音乐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带领孩子们演唱电影《葫芦娃》主题曲,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进入音乐课堂,由7个葫芦兄弟引入7个基本音符的学习。
2、 展开(30分钟)
(一)学习“柯尔文手势”,跟唱谱例
1、 教授“柯尔文”手势童谣,让孩子边唱音符边做手势
2、 出示谱例,跟唱谱例的同时加入“柯尔文”手势
(二)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再听歌曲,在唱到7个音符的地方,让学生举起相应的音符卡片
3、跟琴试唱歌曲,手中有卡片的同学出示卡片,没有的同学做“柯尔文”手势
(三)了解电影情节,进一步感受歌曲情感
1、出示电影图片,让学生了解电影基本情节
2、观看电影《音乐之声》中《Do Re Mi》的片段,让学生直观体会歌曲的欢快气氛
(四)学唱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唱
1、启发学生情绪,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让学生自发编排动作,进行表演唱
(五)认识并使用伴奏乐器
1、认识响板、沙锤、手铃三种伴奏乐器,并总结三种伴奏乐器的声音特点。
2、启发学生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六)拓展部分
让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的另外一首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情绪,启发学生用乐器打节奏。
3、 小结(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抒发感受。在这堂音乐课中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力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相信只要有爱、家人的陪伴,就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