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4单元《唱歌 卢沟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4单元《唱歌 卢沟谣》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19 08: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卢沟谣》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
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复习
节拍练习:4/4 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 X X ―∣X X X ―∣XX XX X X∣ X ――― ‖
(1、 学生试拍2、予以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 很好,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
二、学唱新歌
1、初听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沧桑,一边是和平的坦途。经过了八百年风雨洗礼,见证了中国的兴衰,也折射出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它就是“卢沟桥” (观看《卢沟桥》视频) 欣赏的同时发现有什么不同?(生: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有的精致霸气,有的朴实沧桑,有些已经风化严重,有些依然神采依旧。)
2、按节奏读歌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
首先让我们跟随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课件展示
其次,前半部分学生朗读 教师歌曲范唱: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
3、再听歌曲,请同学们跟随歌曲的节拍试着用 wu哼唱.
4、歌曲学唱
1.先找音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学生说: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mf处我们要唱的柔和、柔美。f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ff要唱的振奋激昂。)课件展示
2.学生演唱第一段:“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3.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4.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7月7日,彻底的变了。
(视频2)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学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4、教师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
5.学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6、完整演唱,再一次体会歌曲的意境。
三、音乐拓展
1、了解《卢沟谣》词作家的创作背景。
词作者李明圣,他的家乡就在永定河边卢沟桥旁。永定河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经常去看永定河,去看卢沟桥,去看宛平城,去看暮色中的西山,去看美丽的卢沟晓月,去看“七七事变”时宛平城头留下的累累弹孔。每次去,他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想说点儿什么。因为想给孩子们创作一首与卢沟桥有关的歌曲,于是有了创作《卢沟谣》的想法。
2.齐唱歌曲《卢沟谣》。
四、总结
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让我们带着梦想去憧憬美好的未来吧!歌曲《带着梦想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