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7 难忘的泼水节 课件(3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9 14:5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7 难忘的泼水节
学习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泼水节热烈的场面。
新课导入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是怎么来的?
人们在泼水节上做什么?
相关介绍
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人们先到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泼水节的活动有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热烈。
相关介绍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自课课文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自读提示
我会认
泼 度 敲 龙 驶
容 盛 碗 健 康
寿 铺 踩 族 民 祝 福


qiāo
lóng
shǐ
róng
chéng
wǎn
jiàn
shòu

cǎi
kānɡ

mín
zhù

我会认
泼水 一度 敲 鼓 龙 船 驶 过
笑 容 盛 满 银 碗 祝 福 健 康
长 寿 铺 成 踩 着 民 族
kāng


qiāo
lóng
shǐ
róng
chéng
wǎn
jiàn
shòu

cǎi
zhù


mín
字词乐园

chéng(盛水/ 盛饭)
shèng(盛开 /茂盛)

pū(铺路/ 铺满)
pù(当铺 /铺子)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
“亡”的第一笔点和“心” 的第三笔点都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折在横中线上。
结构:上下
组词:难忘 忘却
部首:心
造句: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wàng
音序:W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长撇要向左下伸展。
结构:左右
组词:泼水 撒泼
部首:氵
造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民互相泼水庆祝。

音序:P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有力。
结构:半包围
组词:度过 欢度
部首:广
造句: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音序:D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第三笔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结构要舒展。
结构:独体
组词:龙年 龙王
部首:龙
造句:庙会上,有演杂技的,有舞龙舞狮的,
热闹极了!
lóng
音序:L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从横中线起笔。
结构:左右
组词:花炮 鞭炮
部首:火
造句: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
pào
音序:P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八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
结构:上下
组词:穿着 穿透
部首:穴
造句:小明穿着整洁的校服上学去了。
chuān
音序:C
穿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
结构:半包围
组词:向往 方向
部首:口
造句:小红向北走200米就到家了。
xiàng
音序:X

字词讲解
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上。
结构:上下
组词:命令 令牌
部首:人
造句:有了令牌,进出城门就方便了。
lìng
音序:L

字词乐园
【敬爱】尊敬热爱。。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
【欢呼】欢乐的呼喊。
造句:听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
字词乐园
【笑容满面】 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造句:小明得了一百分,他笑容满面地回了家。
【象脚鼓】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造句:那天早晨,人们敲着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景。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1961年的泼水节很幸福、很难忘。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文中主要写了什么?
“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课文精讲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
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精讲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课文精讲
“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课文精讲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撒满” “一条条” “一串串”说明花瓣、龙船、花炮之多,欢迎场面非常热烈。
课文精讲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读“周总理来了”时,感情要充沛,表达出人们对周总理到来的喜悦、感动之情。可以把每一个字音略拖长:“周—总—理—来—了”。
课文精讲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
既体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传统文化的尊重,又体现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文精讲
写出了傣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
“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课文精讲
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
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课文精讲
最后两个自然段连用两个感叹句,反复强调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
“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精讲
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
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这次泼水节能够跟周总理一起过,傣族人民非常高兴。 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拓展延伸
【周总理的故事】
温暖
天快亮了, 敬爱的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他为国家、为人民又工作了整整一夜。
周总理刚要上车,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周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落下几片黄叶。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随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xià lìnɡ fānɡ xiànɡ chuān zhe
nán wànɡ nián dù pō shuǐ


穿 着
难 忘
年 度
泼 水


随堂练习
2. 填上搭配合适的词语。
一件件( ) 一串串( ) 一条条( )
难忘的( ) 鲜红的( ) 敬爱的( )
衣服
花炮
龙船
节日
头巾
领导
作业布置
1. 课下搜集并交流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2.小练笔:今年春节,你们家是怎么过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热烈欢迎 高声欢呼
泼水 祝福健康长寿
泼水 祝福
笑容满面 敲鼓跳舞
傣族人民
周总理
共度节日
幸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