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奇妙的声音现象
欣赏大自然的声音
各种动物的声音
小鸟叫
蝉叫
虫子叫
大象叫
公鸡打鸣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 音 的 产 生 与 传 播
刘河中学 王飞
阅读课本中声音的产生的内容后,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解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的猜想是 。
2、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一下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真的正确。我的做法是 。当听到声音时观察到的是 由于 而产生声音。
3、在上面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振动停止了呢?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发声体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看哪位同学说的多、说的好)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得出结论:声音(sound)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果振动停止,则发声 。
跟踪练习一:
①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没有听到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②潺潺的流水声就是由 振动发声的,人吹的口哨声就是 由 振动发声的,鼓声就是由 振动发声的。
③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纸盒上面撒些小纸屑,扬声器发声时小纸屑会跳动,小纸屑的作用是 ,小纸屑的跳动说明了 ,此实验说明了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能听见声音,但在振动的地方和你的耳朵并没有连接在一起,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阅读课本中声音的传播内容后,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1、在图2.1—5的实验说明了 ,
2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
3、那么声音还可以在其它物质中传播吗?
我的猜想是 。
4、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传播实例,并说明借助什么来传播的。(看哪位同学说的多、说的好)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 的,它既可以在 中传播,也可以在 和 中传播,且声以 的形式传播,因此把它叫做 。
跟踪练习二:
1.如图所示,一只小鸟在树上“唱歌”,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这其中的原因是 。
甲
乙
小鸟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3.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A.耳朵贴在枕头上,可听到放在枕头下的机械表“嘀嗒”声是
依靠 传播的;
B.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依靠 传播的;
C.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火柴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
主要是依靠 传播的。
C
固 体
水和空气
三、声 速
打雷时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哪种又最慢呢?
想一想:
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
指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
几种物质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 1497 铁(棒) 5200
1、 。
2、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 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声音在(15o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熟记: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 ,在液体中 ,而在空气中 ;在15℃的空气中声速大小为 。
2.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测量后( )
A.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B.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C.对运动员的成绩无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小明向山崖大声呼喊,2s后又听到了一次声音,这是 。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人离山崖的距离是 m。
4.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 次声音,我的理由是 ;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我的做法是 。
跟踪练习三:
快
较快
最慢
有时我们对着高山喊话,会产生回声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回声呢?
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一种现象。
产生回声的条件是人发出的声音与回声之间要有0.1s的时间间隔
那么产生回声时障碍物离我们最近应该是多远?
V=
t
s
由
得S=Vt=×340m/s×0.1s=17m
声源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响亮?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0.1s,人耳就会分不出原声和好回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源
人耳如何接收声音
达标检测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于树叶 而产生的。
2、我们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铜锣,马上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
。
3、月球上宇航员用力敲打铜锣,他 听到声音,原因是 。
4、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了,这说明了 。
5、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为朱紫国的国王悬丝诊脉,在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6、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这个数据的意义是
。一个雷雨天,小芸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大约经过3s,由此你估算打雷处到小芸的距离大约是 米。
7、抗日战争年代,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员们为了抗日,经常将耳朵贴在铁道的钢轨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就地卧倒,防止敌人发现自己
B.防止敌人的机枪扫射
C.因为声音在钢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能够提前听到日军的火车到来,早点做好战斗准备
D.避免火车光照在自己身上,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
拓展延升
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挂在线上的乒乓球,会发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
⑴这个实验表明 。
⑵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⑶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请你猜想所发生的现象与在地球表面上是否相同?并说明你这样猜想的理由。
。
2、小红想感受回声,如果她对着一堵墙拍掌听声,那么她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在 m以上。如果她在拍掌后0.2s后听见自己的回声,那么她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 m。
3、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出三个合理的场景。
① ; ② ;③ 。
4.以下关于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一般不同,声在真空中
不能传播,气体中的声速比金属中的声速要小
B.声在固体中的声速一定比在液体和气体中的声速大
C.声在空气中的声速一定为340m/s
D.声一次只能在一种介质中传播,如在液体中传播后
就不能在气体中传播
再见
我们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么样?
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可以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