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名师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名师课件(44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20 13: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4课
连环画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民间俗称“小人书”。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4课
这本连环画是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创作的,绘画者是连环画家赵宏本和钱笑呆,他们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绘画的形式创作了这本连环画。你知道吗?此书在1963年获得第一届全国连环画比赛一等奖。现在这本连环画已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4课
吉化第三小学校
李 雪
结构
内容
表现形式
艺术价值
封底
封面
题目
作者
主要人物形象
文字
页码
人物活动
场景
画页
完整的结构是一本连环画要素之一;无论是封面、画页、封底都出现了主要人物的形象,而每次出现他的动作、表情可能要有变化,但人物总体形象上有没有变化?
《红楼梦》
看《三打白骨精》中的六张画页
1
2
3
4
5
6
连环画的要素之一—故事连贯
《死者之书》
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死者之书》(或译为亡灵书、死亡之书),是古埃及帝王死后放在陵墓和石棺供“死者”阅读的书。是人类所遗留下来最著名的文献及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一。
《二桃杀三士》
在中国汉代墓葬壁画中有一些绘画,如《二桃杀三士》,也可以说是早期的连环画作品。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
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
《洛神赋图卷》
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轴画上连续出现,构成故事情节,图旁还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后来的连环画形式上十分相近。
《女史箴图卷》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形象 ,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连环画又在上海的《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户晓,并成为了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地结构了一组一组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写了三毛的聪明机灵、乐观幽默而又不畏强暴的性格跃然纸上!
——漫画
卡通——
传统
现代
中国连环画
外国连环画
1.选、编一个故事:
2.将故事分成若干小环节,简明扼要地写出脚本;
1. 老木匠盖比特雕了一个小木偶,起名为“匹诺曹”。
2.
3.
4.
5.
6.
3.集体研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把他(她、它)画出来;
4.分配完成每个故事情节的创作,人物形象不能变,人物的活动和周围的环境要随着故事情节发生变化;
5.将封面与每张画页装订起来,就绘制完成了一本连环画。
老师为每组提供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和两个故事脚本,由组长组织讨论填写,当然故事的选择可以是老师给你提供的,也可以由组员自编故事那就更棒了!
注意连环画要素:
结构完整、人物统一、故事连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