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伸缩玩具》名师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伸缩玩具》名师教案 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19 08: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伸缩玩具》名师教案
课题 伸缩玩具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计划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利用打好孔的冰棒棍棍及双脚钉制作伸缩骨架,并根据骨架进行联想从而设计完成伸缩玩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体验游戏、教师演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伸缩玩具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伸缩玩具的骨架,了解其伸缩原理。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伸缩玩具设计制作过程及乐趣。
教学难点 骨架是否能伸缩;伸缩骨架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范作、课件、冰棒棍、彩纸双面胶等 学具:冰棒棍、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激趣导入 1、《猴子捞月》故事 2、教师出示范作一只可以伸缩的猴子。 (用故事中多只猴子与伸缩猴子作对比,突出伸缩性) 3、出示课题:伸缩玩具 学生通过观察玩具的特点:能够伸缩,是用废弃冰棒棍做的。 通过童话故事和教师范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骨架 1、新方法 分析今天使用的冰棒棍和平时的冰棒棍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怎样用一颗双脚钉将两根冰棒棍连接。 学生探究后教师用形象的字母来概括学生连接骨架基本形式。字母X、V、T 2、小探索 教师出示三种骨架图片,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伸缩原理 3、小组探究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伸缩玩具,让学生一起讨论研究: (1)玩一玩 (1)看一看,这个伸缩玩具是什么形象的? (2)数一数,用了几根冰棒棍 汇报交流 4、观看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骨架的组合方式 5、再添加两到四根冰棒棍尝试制作一个可以伸缩的玩具骨架。 学生尝试用双脚钉连接两根冰棒棍 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稳固,四边形易变形。 玩一玩,看一看,数一数观察交流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制作能伸缩的骨架 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寻找骨架连接方法。 简单了解伸缩原理 通过玩一玩观察思考,发现骨架有多种连接方式 了解骨架组合方式 避免了现场示范的单一性
联想 1、根据自己手中的骨架自由联想 2、学习联想的方法。很多同学找到了有意思的形象,也有的还没想出来,那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样的方法联想。 变换不同的方向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增加冰棒棍的数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展开联想。 学生根据手中的骨架自由联想 学习联想的方法 联想环节,通过变换骨架的方向和增加冰棒棍等方法进行联想,让部分没有联想出的学生有联想的方向,从而更好的为孩子们拓展思维,帮助他们联想,解决本科重难点。
装饰欣赏 教师示范装饰制作的方法(卡纸剪贴,快速装饰,相同的图案对折剪.....) 课件展示图片,寻找别的装饰方法。 总结:可以设计动物、人物,植物等,都可以将他们制作成有趣的伸缩玩具。 学生寻找骨架装饰的方法 教师的现场示范能够让学生直观欣赏,更好的设计制作有趣的伸缩玩具
学生制作 分层作业,可单独制作也可合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要求。 明确作业要求,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任务。
评价交流 1、自评学生出示自己作品说一说创意 2、互评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价 参与评价作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拓展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利用伸缩原理设计的 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利用伸缩原理为生活创造便利的物体。 设计与生活的联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