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显微镜里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投影仪镜头 D.照相机镜头
2.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3.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B.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
C.蔗糖溶解于水 D.氢气还原氧化铜
6.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 )
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 B.物镜成虚像,目镜成实像
C.因为显微镜中没有光屏,所以都成虚像 D.成实像还是虚像,要根据物距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
8.关于人眼或借助光学仪器对细小物体的分辨,说法错误的是
A.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如一根头发
B.用显微镜能看清楚约1μm的物体.如细菌
C.用放大镜能看清楚约1nm的物体,如原子
D.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要高1000倍
二、填空题
9.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_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___________的像。
10.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填充所指部件的名称:
(1)_______;(2)______; (3)______。
11.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______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________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均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2.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_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三、实验题
13.小宇在家里自制了一个显微镜用来观察盐粒的细微之处,他的显微镜结构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小宇装置中的“水滴”相当于真正显微镜中的________(选填“物镜”或“目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________的特点.
(2)根据你对显微镜原理的理解,填写下表:_____________
(3)小宇用自制的显微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盐粒的分子结构,你猜想其原因是________.
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________ (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 眼望着________ 镜观察,同时另一眼________(填睁开或闭着),视野中看到的图象是________ ;
(3)如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________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物镜有8X和45X,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应选择________ ;
(5)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X和10X,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X和40X,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________ 个.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D。
3.C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详解】
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故选A。
5.A
【详解】
要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借助能够对它们进行放大的仪器;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这样肉眼无法看见的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是由于配件相对较大,用一般的放大镜就可以.然而观察蔗糖溶解于水、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观察更小的分子、原子、离子这样的微粒要借助电子轨道显微镜才能做到.故选A
6.A
【详解】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 B. 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故A正确,B错误;
C. 成实像时,与有没有光屏是没有关系的,故C错误;
D. 物镜到观察物体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A. 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故不是所有望远镜都是有两个凸透镜组成;故A错误;B.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 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故C错误;D. 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1)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2)、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3)、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
8.C
【解析】
A. 人眼能直接看清大小为0.1mm的物体,A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80万倍,分辨率最小极限达0.2纳米,所以B正确,不符合题意;C. 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50倍,用放大镜不能看清楚1nm的物体,C错误,符合题意;D. 电子显微镜比普通显微镜的分辨率高1000倍,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并掌握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的特点;人们常用放大镜来观察用眼直接能够看到的物体,通过放大镜观察可以观察得更加清楚;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物体必须经过显微镜来观察,如细菌、细胞、原子等.
9.目镜 物镜 放大 放大
【详解】
[1][2]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3][4]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0.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分析】
根据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分析解答。
【详解】
(1)[1]图中(1)是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2)[2]图(2)是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3)[3]图(3)是反射光线的镜子来照亮物体叫反光镜。
11.显微镜 望远镜
【分析】
望远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显微镜能帮助人们看到物质的微小结构。
【详解】
[1][2]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显微镜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望远镜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12.缩小 小于焦距 放大的虚 远视
【详解】
[1][2][3]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小于焦距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4]因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
13.物镜 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倒立;实;放大;正立;虚 不能 放大倍数太小
【解析】
(1)如图,水滴靠近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水滴”之所以能代替凸透镜,是因为其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征,符合凸透镜的特点.
(2)显微镜的物镜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为放大镜,将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放大的虚像.
(3)显微镜更容易观察透明的物体结构,厚而不透明的材料在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其结构特征.
故答案为 (1). 物镜 (2). 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 (3). (4). 不能 (5). 太厚
14.②③ 左 目 闭着 q C 20X、45X 2
【解析】
(1)显微镜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故选②③;(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使用左眼观察目镜,右眼闭着;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是看到的像是“q”;(3)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甲图中看到的物体在左下角,说明物体在右上角,要使像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4)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最大的倍数组合,即20×的目镜和45×的物镜;(5)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时,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是8个,将镜头换成10×和40×,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变为原来的,只能看到2个细胞.
点睛:显微镜的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所成的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根据两次放大倍数关系计算看到的细胞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