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品同步导学案
(“名师讲坛”走进作者、文学常识、生字难词、重点聚焦、难点突破、写作借鉴知识点串讲全揽括;“自主课堂”轻松把握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力阅兵”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能力。三大板块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323/V4626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7.看云识天气
第一课时 自主课堂
名师讲坛
作者简介
朱沪赕( yì),1940年生于上海。特级教师。专著有《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文体常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解说和阐释,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文体。
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逐一说明的方法。如本文按云的高度分类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如“它们常在2000米左右的高空”。
3.作比较:即选择性质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4.下定义:即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5.举例子:即举出实例来说明事物。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如“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如文章第一段介绍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万千。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如“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10.引用资料:引用名言警句或者典籍、故事等来说明事物。如本文引用大量民间谚语,介绍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生字难词
峰峦( luán):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 shà)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 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朦胧:不清楚,模糊。
弥(mí)漫:(烟尘、雾气、水等)
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来的迹象。
生字分析
结构思路
一 (1)总说云是天气的“招牌”,可以看云识天气。
二( 2-6)具体写怎样看云,天气的关系识天气
(一)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二)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三(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难点突破
1.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一句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睛,晚雨到天明。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棉花云,雨快临。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点缀( ) 一霎间( ) 山峦( )
轻盈( ) 伸颈( ) 描摹( )
崩塌( ) 谚语( ) 朦胧(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千( )万态 千丝万( ) 连( )不断 ( )流不息
3.请用恰当的词语来替换画线部分。
(1)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充满,布满了天空。 ( )
(2)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即将出现的迹象。 ( )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 )
(2)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
(3)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 )
(4)“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用行不行?为什么?
(1)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整体感知。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一是_________和天气的关系;二是_____________和天气的关系。文章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方式,从现象人手,进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互动课堂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⑦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⑧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⑨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⑩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7.请你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8.本文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怎么样的表达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⑤⑥句中加点词“一般”“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是_________的说明语言,用这种说明语言有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能力阅兵
知识迁移
12.语言运用。
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看图识天气,请准确指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4.猜猜下面这则谜语,说说它打的是哪几种自然现象?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简单说明理由。
“大哥最爱跑,二哥最爱哭,三哥最爱叫,四哥把灯照,五哥摸不着,模样最花哨。”
大哥是:_____________ 二哥是:___________ 三哥是:___________
四哥是:___________ 五哥是: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有删节)
15.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18.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
(1)大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uì shà luán yíng shēn mó bēng yàn méng
2.姿 缕 绵 川
3.(1)弥漫(2)征兆
4.(1)引用 (2)作诠释 (3)列数字 (4)作比较
5.(1)不行,因为“往往”指“薄云”预示晴朗的可能性极大,而去掉就肯定为晴天,不准确。 (2)不行,因为“常”表示雨后出现的机会多,去掉后,变为一定会出现虹,排除了有时候不出现虹的情况,意思不准确。
6.不同形态的云不同光彩的云 总分总
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8.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都是很美丽的
9.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卷云的特征。
10.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也就没有科学性。
11.生动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生动
12.(1)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 (2)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
13.A.多云 B.阴C.大雨D.暴雨E.雷阵雨F.小雪
14.风 雨 雷 电 云 喜欢:略
15.说明看雾知天的方法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可以预知天气情况。
16.要分析哪几个方面呢?(意思对即可)
17.看雾出现的时间、看雾的浓度、看雾的颜色。
18.打比方
19.C
20.示例:群蚁潮水奔流点拨:喻体恰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