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9 11: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化学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3、夜间发现石油液化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
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 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木炭燃烧
C.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镁与盐酸反应
6、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7、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H4
9、调查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多数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森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10、重庆市11月2日空气质量报告: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空气污染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和NO2
1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1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化合物X经过如图所示的转变过程后,又重新得到X。

图中□表示液体,○表示气体,图中数字①~⑤代表物质的变化过程,其中④为两种气体混合后点燃,所有的转化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完全。
(1)图中X表示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水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硫    F.干冰
(2)图中Z表示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水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硫    F.干冰
(3)氢气   (填“是”或“不是”)新能源,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中③所示方法制取少量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⑤代表的过程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缓慢氧化  D.燃烧
16、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7、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参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是经过如图所示的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为CH4),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1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综合填空题。
19、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四、简答题。
20、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上化学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电器着火——用水泼灭
B.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A
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3、夜间发现石油液化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
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B.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答案】B
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 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答案】C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与水反应 B.木炭燃烧
C.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镁与盐酸反应
【答案】C
6、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答案】A 
7、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8、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H4
【答案】A 
9、调查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多数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森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答案】D
10、重庆市11月2日空气质量报告: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空气污染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和NO2
【答案】D 
1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答案】D
1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答案】B 
1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图a 图b 图c 图d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面粉与空气 (2)氧气不足
15、化合物X经过如图所示的转变过程后,又重新得到X。

图中□表示液体,○表示气体,图中数字①~⑤代表物质的变化过程,其中④为两种气体混合后点燃,所有的转化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完全。
(1)图中X表示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水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硫    F.干冰
(2)图中Z表示的物质是   。
A.过氧化氢    B.水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硫    F.干冰
(3)氢气   (填“是”或“不是”)新能源,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中③所示方法制取少量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⑤代表的过程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缓慢氧化  D.燃烧
【答案】(1)B  (2)D (3)是 Zn+H2SO4 ZnSO4+H2↑  (4)B
16、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17、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参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是经过如图所示的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为CH4),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分子不断运动 过滤 CH4+2O22H2O+CO2
1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E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隔绝氧气 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三、综合填空题。
19、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答案】 分子之间有间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 C
四、简答题。
20、根据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回答:
(1)分别用坩埚钳夹住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2)如图所示取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把它们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实验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1)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都是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才能燃烧
(3)用湿布盖灭
煤球 蜂窝煤
—CO2
Mg
水—
煤球 蜂窝煤
—CO2
Mg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