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品同步导学案
(“名师讲坛”走进作者、文学常识、生字难词、重点聚焦、难点突破、写作借鉴知识点串讲全揽括;“自主课堂”轻松把握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力阅兵”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能力。三大板块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323/V4626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30.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自主课堂
名师讲坛
作者简介
1.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名篇有《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狐狸和酸葡萄》。
2.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彻,常用寓言阐明事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3.刘安(前179—前122),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袭父封为淮南王。善为文,好鼓琴。曾招至宾客方士数千人,编著《淮南鸿烈》,即今《淮南子》。
寓言的特点
第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言一般是用一个假托的小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二,多采用拟人的手法。寓言往往把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性格,用它们来比喻社会上某些人的本质。
第三,具有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寓言中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社会上某些人的特征,深刻地揭示其本质,并对他们的错误予以无情的嘲弄。
生字难词
庇( bì)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堕( duò) 跛(bǒ)
髀( bì) 遽(jù)
多音多义
形似字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 ) 庇护( ) 粘住( ) 饶头( )
较量( ) 遽( ) 堕( ) 髀( )
2.根据释义,写出成语。
(1)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
(2)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
(3)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暮而果大亡其财_________ (2)马无故亡而人胡_________
(3)此何遽不为福乎_________ (4)天雨墙坏_________
(5)其家甚智其子_________ (6)死者十九_____________
4.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无故亡/而人胡。 B.暮而/果/大亡其财。
C.居一年,胡人/大/人塞。 D.此/何遽/不为福乎?
5.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外国寓言主要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外国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互动课堂
(一)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而邻人之父亦云( ):
(2)暮而果大亡其财( ):
7.补充下列句中省略部分。
(1)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
(2)其子曰:“( )不筑( ),( )必将有盗。”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词类活用
智子疑邻: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聪明。
天雨墙坏:名词作动词,下雨。
近塞之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有善术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胡人大入塞:形容词作状语,大举。’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重点突破
1.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
2.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寓言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而又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打败了狮子但又被蜘蛛消灭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智子疑邻》说明了如果心存私爱,偏信偏听,就听不进别人有益的忠告,反而会把提出忠告的人当成损害自己的人。
《塞翁失马》说明了祸与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计较得失。具有朴素辩证观点。
9.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试想,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被怀疑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发挥想象给予续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父子相保__________ (2)堕而折其髀______________
(3)此独以跛之故______________ (4)人皆吊之______________
12.翻译句子。
(1)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塞翁为什么总是与别人认识不同,总是有预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则寓言使我们想到了老子的极富哲理的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能力阅兵
知识迁移
16.请给下列成语各配上另一个成语,结成对子。
守株待兔_______ 狗仗人势________ 雪中送炭________ 愚公移山________
备选:A.精卫填海B.锦上添花C.狐假虎威D.缘木求鱼
17.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看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1)这个故事出自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该书大部分是_________ 寓言,少部分以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主人公。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2.桂林模拟)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按要求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继门户网站、BBS、网络社区、个人博客、SNS、微博之后,①“轻博客”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热门。这种新兴的网络服务,和微博、博客一样,②都致力于为用户提出生成内容、表达自己的平台。博客是倾向于表达的,③微博则更倾向于社交和传播是它的特点。轻博客吸收双方的优势,从而吸引了一群特立独行,有自己兴趣和判断的用户。④轻博客的用户能够在更简便的表达沟通中表达自己对生活。
(1)第①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前面。
(2)第②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将_________________删去。
(4)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鞋
阎耀明
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给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是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修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本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鞋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俩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届,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有删改)
19.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修鞋人的表现
年轻人的感受
第一次
关心年轻人的工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
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作品,分析修鞋人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hè bì nián ráo jiào jù duò bì
2.(1)张牙舞爪 (2)洋洋自得 (3)妄自尊大
3.(1)丢失 (2)逃跑 (3)怎么就,表示反问 (4)下雨 (5)认为……聪明 (6)十分之九
4.B
5.B
6.(l)fù 老人 (2) wáng 丢失
7.(1)他们家的 (2)咱们家 墙 咱们家
8.(1)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2)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老人干的。
9.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
10.示例:邻人之父闻之,勃然大怒,谓富人日:何不疑汝子?(想像合理即可。)
11.(1)保全 (2)掉下来 (3)瘸腿 (4)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2.(1)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13.为下文所讲的故事做铺垫。
14.因为他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好事、坏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6.D C B A
17. (1)伊索寓言动物人神(2)贪得无厌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
17.(1)伊索寓言 动物 人 神(2)贪得无厌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
18.(1)热门趋势 (2)提出提供 (3)是它的特点 (4)的热爱
19.①闷闷不乐 ②再次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并述说修鞋经历 ③受到挖苦,感到不满 ④似有所悟
20.第一处“那个”,指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挣钱还少,感到丢人。第二处“那个”,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修鞋,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