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山东大联考)(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山东大联考)(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9 09:20:43

文档简介

高一期中考试
物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〇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前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日出日落、辰宿列张、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让人们惊叹不已,为了弄清
其背后的规律和联系,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物理概念。下列关于这些物理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看作质点 .
B.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不能作为参考系
C.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光阴”指的是时刻
D.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可能相等
2. 欧阳修说:“欲责其效,必尽其方。”研究物理问题同样需要科学的方法。在研究重力时,科学
家引入“重心”的概念,运用的方法为
A.建立模型 B 等效替代 C.理想实验 D 控制变量
3. 赵州桥是闻名遐迩的石拱桥,是我国桥梁建筑的瑰宝。一辆以36 km/h &
速度行驶的汽车在驶近赵州桥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0. 2 m/s2,汽车减速行驶1 min后的速度大小是
A. 24 m/s B. 2 m/s
C. 0 D. 18 km/h
4. 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个重力大小为
3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 大小为3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 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 大小为3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 大小为3 N,方向竖直向上 30
5.戴 叔伦的《过贾谊旧居》中写道:“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古井是我国古代农耕文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一村口古井,年久荒废,近乎枯竭,一同学想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
算其深度,他在井口处自由放下一石子,过了 1. 4 s听到了石子落到井底的声音。取重力加
速度大小g=l〇 m/s2,不计声音传播的时间,则这口古井的深度为
A. 12. 6 m B. 9. 8 m C. 10. 8 m D. 8. 8 m
【高一物理第1页(共6页)】 22-10-139A1
6. 猿猴在森林中匀速上攀竖直、高大的乔木,后又匀速下滑到地上,上攀和下滑过程中乔木没有 A.位 移为时,机器人的速度大小为72a。&
叉枝,猿猴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巧和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位 移为工2时,机器人的速度达到最大
A. 向上,F2向下,jPeh C. 位移从心至而的过程中,机器人做减速运动
B.R 向下,F2向上,_^<巧 人1 ^2 入3
C. R向上,F2向上,巧二巧 D. 在0 :c3内机器人的最大速度大于7<2。(x2 +工3 )
D. R向下,F2向上,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 (6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
7.如 图所示,甲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0^、6^、^、一为网绳的结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于量角器圆
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演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0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 心0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着绳套1和绳套2。
点时,网绳说>、60g均为120°向上的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点受到竖直向下的冲击力为
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1)主 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弹 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〇处,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②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〇
il20° 处,此时绳套1沿〇°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拉绳套1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K ;
③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此时绳套1的拉力____F;
F (F+nzff) ④ 比较K和fV,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F-hmg B. ^ C.F ⑤ 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8. 农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家大力投人,近年 (2) 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
来农村旧貌换新颜,道路情况也得到极大改善,基本村村通水泥 20 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〇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绳套1
路。有一辆长途客车在淄博的乡村道路以%=20 m/s的速度匀^ 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 。 18030 150.°
速行驶,司机突然看见正前方30 m处有一只狗,司机立即采取制 0.5 4.5 t/s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〇 4〇〇1
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0=〇),长途客车的速度(汾_时间Q)图像如图所示。若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b绳套2
狗正以功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勻速奔跑,为避免发生事故,W的最小值为 14. (8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出的纸带上计
A. 5. 5 m/s B. 6 m/s C. 5 m/s D. 4 m/s 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2 4鲁
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细线\ 长木板 纸带 接电源
9.国 庆节,人流如织,美丽的济南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在大明湖公园,有一艘游轮以大小
为2 m/s的初速度做勻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2,经过一段时间i,速度大小变为 钩码
4 m/s,则〖的值可能为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A. 2 s B. 4 s C. 6 s D. 1 s 乙
10 将一个10 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可能是 a)所用实验器材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带滑轮的长木板、钩码、刻度尺、导线,
A. 2N 和 9N B. 4N 和 8N C. 3N 和 5N D.15N*30N 电源等,其中电源必须是___ ;
11.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4块相同的砖,其总质量为m。用两个大小均 A. 220 V的蓄电池 B. 8 V的低压交流电
为F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第1块砖对第2块砖的摩擦 C. 8 V的干电池 D. 220 V交流电
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2)( 多选)在做该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A. mg B. B. 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 C.释 放小车时小车应靠近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2. 8月11至12日,由国际机器人联盟FIRA主办的2021年FIRA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在线上 D.计 数点必须从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开始选取
开赛,一机器人在比赛中运动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若机器人的位移为〇 (3)电 火花打点计时器连接的电源频率为/,则在打第2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
时的速度为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 ;(用题中字母表示)
【高一物理第2页(共6页)】 .22—10—139A1 . 【高一物理第3页(共6页)】 22—10—139A1 .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30 V,频率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 17. (14分)风光旖旎的鄱阳湖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游玩。有艘游轮以最大速度% = 12 m/s匀
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速行驶在湖面上,因为前面有中华鲟跃出,游轮从距中华鲟较远的地方开始减速,做匀减速
15. (7分)如图所示,一根弹賛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挂上100 N 直线运动,当游轮减速到t;=3 m/s时,中华鍀潜没,游轮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只用
的重物时正对着刻度20,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游轮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 9 s。
(1) 当弹賛分别挂50 N和150 N的重物时,求弹簧的自由端B所对刻度尺示数; (1) 分别求游轮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 若弹簧的自由端B所对刻度是18,求这时弹簧下端所挂重物所受的重力大小。 (2) 若中华锝在游轮开始减速的同时以t/ = 3 m/s,a' = l m/s2与游轮同向做勻加速直线运
动,且以这个时刻为&=〇,求中华鍀与游轮速度相同的时刻。
10
20
30
16. (9分)将一木块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木
块先静止后运动。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利用计算机绘制出
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的大小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 2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2。
(1) 求拉力大小为3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 求木块的质量;
(3) 若木块的质量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请通过计算判断,用广=12. 5 N
的水平拉力是否能由静止拉动木块。
6 12 f/N
【高_物理第4页(共6页)】 22-10-139A1 【高一物理第5页(共6页)】 22-10-139A1
18. (16分)马是古代重要的代步工具,自行车最早是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的,现在自
行车早已经风靡全球。在乡间小道上,有两人分别骑自行车与骑马,刚开始都静止在同一起
点,假设马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 m的距离加速到最大速度20 m/s。自行车从静止开始
行驶,经过30 m的距离加速到最大速度15 m/s。假设马和自行车在加速阶段都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其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 马要在加速阶段追上加速阶段的自行车,求自行车比马提前行驶的最大时间;
(2) 马要在加速阶段追上勻速阶段的自行车,求自行车比马提前行驶的最大时间。
【高一物理第6页(共6页>】 22-10-139A1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分)
BC(2分)
3f(2分)(x元2
理答案,同样给分)(2分)

物时,弹簧的
所对刻度尺的示数分别是
x得(1分
(1分
(2)设弹簧的自由端B所对刻度是18时,所挂重物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克定律可得
)由题图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mas=6N>3N,故木块没被拉动(1分)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g,若其在地面上滑动,有
不能由静止拉动木块
解:(1)游轮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轮减速的加速度为a1,加速的加速度为



寻与游轮速度相
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
华鲟与游轮速度相同



解:设马的加速度为a1,最大速度为w,加速阶段的位移为x1、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大速度为v,加速阶段
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

解得n1≤(
最大时间为(4-√15
分)
)设自行
提前行驶的时间为t2,马奔跑的
驶的最大时间为
解答仅供参考,其
解法同样
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