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2020-2021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2.以下不是太阳和月亮相同点的是( )。
A.都会自己发光 B.都接近球体 C.都会运动
3.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 )。
A.一周 B.一个月 C.一年
4.关于月球的特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氧气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会发光
5.1519年, 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
二.填空题
1.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 )有关。
2.太阳表面黑色的小点我们称为( ),月球上黑色的部位称为( )。
3.地形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 )特征。
4.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 )特点。
5.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 )和( )。
三.判断题
1.最早观察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科学家是牛顿。( )
2.产生影子只要有光源就可以了。( )
3.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不同。( )
4.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
5.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满月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凸月
五.简答题
1.小明认为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影子是相同的。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2.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2.56秒后,激光返回到地面,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多少?(光速为300000千米/秒)
六.综合题
1.小刚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他把圆柱体放在同一个斜面上,结果如图所示。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
2.如图,将斜面一端加高,小球的运动发生的变化是( )。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并写出你的依据。
3.两名同学各画了一幅画,名字叫“农历初三的月亮”,请你判断哪幅画画得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C
二.填空题
1.距离
2.太阳黑子;月海
3.地貌
4.形状
5.月海;环形山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不正确。如果这个物体是规则的几何体,如圆柱体之类的不同侧面的影子可能会一致;如果形状不规则,那么不同侧面的影子是不同的。
2.38.4万千米
六.综合题
1.C;A
2.答:碰撞说;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3.答:左图正确。农历初三的月相亮面在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