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9 10: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纸 B.笔 C.桌面
2.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 )。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强弱 C.声音的刺耳
3.先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再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逐渐变长,用同样的力量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
A.无法确定 B.高 C.低
4.小明在调试自己的橡皮筋琴时发现有一根橡皮筋声音太低了,他应该( )。
A.将这根橡皮筋调紧一些 B.将这根橡皮筋调松一些 C.用力弹
5.用越大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越( )。
A.强 B.弱 C.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1.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 ) ,它发出的声音( )。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它发出的声音( )。声音的强弱和物体( )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
2.用同样的力量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3.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动橡皮筋,声音( );轻轻拨动橡皮筋,声音( )。
4.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
5.尺子振动的( )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三.判断题
1.成年男性的声带比成年女性的声带短,所以成年男性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性低。( )
2.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3.铝片琴因为各个铝片的长度不同,所以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
4.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
5.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
四.连线题
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 收集声音
耳郭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耳道 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觉神经 传递声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简答题
1.闪电和雷同时在云层产生,在夏季的雨夜,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六.综合题
1.四支相同的试管里装了一些水,敲击试管或者对着试管口水平吹气都会发出声音。
1.从左到右敲击试管时,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D.弱→强
2.从左到右对着试管口吹气时,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D.弱→强
3.分析和解释声音变化的原因:
敲试管时,主要是试管里的(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吹试管时,主要是试管里的(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2.如下图所示,小丽家有两个房间,她经常坐在自己家的A位置学习,但外面大街上的声音常常影响她学习,她想了许多办法。请在有效的办法后面的括号里画“√”,无效的办法后面的括号里画“×”。
(1)位置不变,把窗户关上。( )
(2)位置不变,把门1关上。( )
(3)位置不变,把门2关上。( )
(4)把位置从A移到C,其他不变。( )
(5)把位置从A移到B,关上门1。( )
(6)把位置从A移到C,关上门1和门2。( )
3.小明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时记录了如下数据。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就越( )。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 )决定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的越慢,声音就越(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A
二.填空题
1.小;弱;大;强;振动的幅度;强;弱
2.高
3.强;弱
4.低
5.快慢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声音会消失。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被抽出后,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六.综合题
1.A;B;水;空气柱
2.√;×;×;×;√;×
3.低;高;频率;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