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单选题
1.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托盘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和A、C岛间各用一根木筷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A岛上放置蚂蚁,B岛上放置食物,C岛上什么也不放(如图)。一段时间后,将两根木筷换位,看蚂蚁是否会走错路。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更换木筷位置后,多数蚂蚁走问C岛
B.直接用手对调两根木筷对实验无影响
C.最好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D.两根木筷的长短、粗细应一样
2.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一只健康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饱食状态
B.小鼠第1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少
C.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3.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4.蚂蚁之间进行交流依靠(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5.“劳伦斯对小野雁的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 )来进行的。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统计法 D.调查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B.弗里施研究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C.法布尔用观察法研究昆虫。
D.劳伦兹认为: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7.下列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
A.壁虎断尾 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 D.蜜蜂跳圆形舞
8.研究者为研究的动物创造某种条件,并给动物施加不同的信号刺激来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查阅资料法 B.观察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9.用农药诱杀害虫是利用动物的( )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
10.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列提出的问题最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是( )
A.哪种玫瑰花最漂亮 B.哪种苹果的形状最好看
C.哪种月饼好吃 D.青菜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11.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小鼠要处于饥饿状态 B.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C.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好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官.就不会忘记
12.下列关于奥地利学者劳伦兹及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B.劳伦兹研究的是小野雁的先天性行为
C.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
D.劳伦兹认为: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13.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
A.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B.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菜青虫先饿饲一段时间
二、填空题
14.研究动物行为常用的是观察法和________法。
15.请你说明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有什么意义:________。
16.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______,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_______、声音和_______等。
17.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方法是______法和______法。
18.____________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9.蚂蚁个体间通过_____进行通讯。
20.蚂蚁通过触角的触觉和嗅觉功能交流信息._____。
21.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_____、_____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_____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22.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探究时应选择_____(选填“饱腹”或“饥饿”)状态的蚂蚁进行实验,实验中我们发现成群的蚂蚁结成长队奔向食物,这是该家族成员中的____负责该项职责,它们之间可以依靠_____进行通讯。
三、综合题
23.为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了B岛。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前捕获的蚂蚁来自________。
(2)完成步骤二后,桥①和桥②的唯一区别是:________。
(3)完成步骤三后可以推测________。
(4)完成步骤二后在不干扰蚂蚁活动的情况下给桥①滴洒香水,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有同学提议用2只蚂蚁做实验就可以了.你认为此同学的提议可行吗?请你说出自己的理由________。
24.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右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据此回答:
(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更_____,因为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这种差异主要由______因素决定的。
(2)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B
6.B
7.D
8.D
9.D
10.D
11.A
12.B
13.A
14.实验法
15.蚂蚁是进行群体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信息,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16.通讯 气味 动作
17.观察法 试验法
18.观察法和实验法
19.气味
20.正确
21.物质流 能量流 环境
22.饥饿 工蚁 气味(触角)
23.
(1)同一蚁穴
(2)气味不同
(3)蚂蚁是用气味进行通讯的
(4)香水对蚂蚁的通讯造成了干扰
(5)不行,数量过少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误差大
24.
(1) 少 遗传
(2)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