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24题,共48分)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共七大
2.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下列各项,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 D.刘伯承
5.“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刘胡兰
6.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7、中央电视台《百家论坛》节目2012年准备举办一个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邀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嘉宾,从个人人生经历上进行分析。你认为下列人选中最适合做嘉宾的是
A.81岁的王教授 B.63岁的张市长 C.55岁的李军长 D.45岁的陈医生
8.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
9.“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0.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发展
A. 农业 B. 教育 C. 科技 D. 重工业
11、今年是“十二五”规划(2011-2015)的第二年。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①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④大庆油田建成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⑤
12、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3、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拍卖 B、赎买 C、兼并 D、没收
1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上海一个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对该资本家的改造方式是
A.参加生产合作社 B.没收资本 C.实行公私合营 D.成立股份公司
16、下列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手工业生产合作化 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19、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
20、我国科学家艰苦创业一面旗帜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雷锋
21、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因而带有时代烙印。比如:文革时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卫星”“红旗”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破坏了生态平衡 B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C 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D 造成国境经济比例失调
2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 B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C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中 D 三大改造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
24、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你认为四川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25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农民家的壁画,壁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一时期是指
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 时期 D、徘徊时期
26、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C、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27、十年文化大革命, 是中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和付出了惨重代价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二月抗争 D. 粉碎四人帮
28、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69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邓小平被开除出党
29、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大二公” ②“抗美援朝” ③“招商引资” ④“造反有理”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30、“文化大革命”为我们提供的教训是
①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倾向 ②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
③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④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1、请用线把下列相关问题连接起来。(6分)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两弹元勋 ④焦裕禄
E“铁人” ⑤邓稼先
F人民的好干部 ⑥王进喜
32、历史诊断(先划出错误的地方,再订正)4分
学生刘军问:“张东,你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张东答:“我知道,是从新中国的成立就开始的。”
改正:
张东问:“刘军,你知道我们党中央曾经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吗?”
刘军答:“知道啊。这使得‘右’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改正:
33、材料题(6分)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请写出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体会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图一 图二 图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 “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1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2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
35、材料题(9分)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⑴材料一是那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
⑵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2分)
⑶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3分)
⑷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