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导体的电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导体的电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9 14: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导体的电阻
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共35分)
1.新型冠状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状如图所示,其大小在纳米(nm)的数量级,普通防尘口罩已不能有效阻止该病毒的传播。根据我们所学内容,下列选项中的单位均为基本单位的是(  )
A.g、cm、s B.kg、nm、N
C.m/s、km、s D.Ω、N、J
2.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4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 B.4U C. D.16U
3.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长方体金属块,长为a,宽为b,厚为c,已知a:b:c=3:1:2,电流沿AB方向时测得金属块的电阻为,电流沿CD方向时测得金属块的电阻为,则:为(  )
A.1:9 B.9:1 C.1:3 D.3:1
4.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不可能为( )
A.4Ω B.24Ω C.8Ω D.36Ω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由可知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D.由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6.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A.导体的电阻与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电阻R=0.5 Ω
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0 Ω
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7.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根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电,电离后气体导电,或者是晶体二级管,晶体三极管导电
D.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9.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I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中的a、b、c、d所示
A.a的电阻大于d的电阻
B.b的电阻小于c的电阻
C.c的电阻等于d的电阻
D.d的电阻大于a的电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说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通过某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即电阻越小
C.根据,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D.白炽灯的灯丝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11.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比值不变
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12.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B.加12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9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三、解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3.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体铜柱的a、b端,c、d端,e、f端分别接入电路,已知其电阻率为ρ铜,计算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分别是多大。
14.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如图所示),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导线上通过的电流为400A,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cm,求两爪间的电压。(ρ铝=2.9×10-8Ω·m)
15.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时,测出电流,则
(1)这种液体的电阻为多少?
(2)这种液体的电阻率是多少?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是由某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导体棒,实验证明通过它的电流I1和它两端的电压U1遵循的规律(式中),R2、R3是定值电阻,遵循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求R2的阻值。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单位均为基本单位,而由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故选A。
2.D
【详解】
由题意知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4倍时,电阻横截面积为原来的,由电阻得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要使电流仍为I,则电压为原来的16倍。
故选D。
3.B
【详解】
设abc长度分别为3L、L、2L,根据电阻定律

故选B。
4.B
【详解】
当三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为:;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为:;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为;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故 不可能,故选项B正确.
点睛:三个相同电阻有四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三个电阻串联、三个电阻并联、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分别求出阻值,即可解答.
5.A
【详解】
A、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其大小与它两端的电压及过它的电流无关;故A错误;
BC、对于阻值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故BC正确;
D、由欧姆定律得,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
故说法错误的选A.
6.D
【详解】
A.电阻的大小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C.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知,I U图象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R,则得:

故B错误,C错误;
D.当U=6V时,电流:
则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
q=It=3×1C=3.0C,
故D正确.
7.B
【详解】
CD.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 m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故CD错误。
A.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代入得到R≠0,因为电阻是很薄的一层,电阻应该很小,这个等式是不合理的,故A错误;
B.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代入得到R=0,故B公式是合理的。
故选B。
【点睛】
根据单位(量纲)检查方程是否正确是常用的方法。再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等式的合理性。
8.AD
【详解】
试题分析:正反比关系成立.
正反比关系不成立.
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电,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解:
A、正反比关系成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正反比关系不成立,电阻是导体的固有属性,与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
C、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适用于金属导体导电,电解液导电,对电离后气体导电,或者是晶体二级管,晶体三极管导电不适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关于欧姆定律的变形,要明确那个正反比成立,那个正反比不成立,掌握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9.CD
【详解】
试题分析:分别连接Oa、Ob、Oc、Od,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故,所以CD正确;
考点:考查了U-I图像
【名师点睛】关键是知道U-I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比较各直线的斜率可知电阻值大小.
10.CD
【详解】
对同一导体来说,两端加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也越大,但导体的电阻是保持不变的,不会随电压,电流而变化,故C正确.D、白炽灯泡电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D正确
故选CD
11.BD
【详解】
试题分析:导体的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系,这个规律叫电阻定律.公式:R=
ρ﹣﹣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米 (Ω m);
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 (m);
S﹣﹣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m2);
R﹣﹣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 (Ω).
其中 ρ 叫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 1 米、横截面积是 1 平方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是描述材料性质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 米,常用单位是欧姆 平方毫米/米.与导体长度 L,横截面积 S 无关,只与物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恰好相反.
解: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横截面积减小为0.1倍,电阻率不变,根据电阻定律,电阻增大为100倍,故A错误;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长度变为一半,横截面积变为2倍,故电阻变为倍,故B正确;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由于功率增加,导致温度会略有升高,故金属丝的电阻率会变大,由于截面积和长度均不变,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电阻值变大;再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比值变大,故C错误;
D、金属电阻率会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会突然降为零,发生超导现象,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关键要能熟练运用电阻定律,同时要明确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和温度对其的影响.
12.AD
【详解】
A.加5 V电压时,电流为1.0A,由欧姆定律可知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当加12 V电压时,电流约为1.5A,则导体的电阻约为
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随电压增大,图线的斜率k减小,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即
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随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13.;;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当接入a、b端时,电阻

当接入c、d端时电阻

当接入e、f端时,电阻
14.3.12×10-3V
【分析】
根据电阻定律求出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解鸟的两爪间的电压。
【详解】
根据电阻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鸟的电阻为
R=7.8×10-6Ω
鸟两爪间电压为
U=IR=400×7.8×10-6V=3.12×10-3V
15.(1) ;(2)
【分析】
(1)据电压和电流求得对应电解液的电阻;
(2)据电阻、横截面积、长度求得电解液的电阻率.
【详解】
电阻
根据电阻定律可知:
解得:
16.
【详解】
由欧姆定律可求R3两端电压为
U3=IR3=0.25A×20Ω=5V
则由串并联电压规律可得R1和R2两端电压均为
U1=U2=U-U3=6V-5V=1V
则可得
则由并联分流可得
I2=I-I1=0.25A-0.2A=0.05A
则R2阻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