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跟踪训练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观测,2010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10多个,到了2011年太阳黑子就增长到了35个,而今年目前太阳黑子的相对数已经超过60个。季海生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加,预计在2013年达到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黑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很多地区降水出现异常
D.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
2.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 )
A.2017-2018年 B.2019-2020年 C.2021-2022年 D.2023-2024年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有11年的活动周期
5.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图为某同学利用太阳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7.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B.太阳黑子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周期是11年
C.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耀斑就会减少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8.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 ③信鸽迷失方向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读我国30°N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图中四地最不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图中四地,太阳年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
A.A地与B地 B.A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B地与C地
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
B.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其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其中第二次耀斑爆发是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消息此次剧烈耀斑爆发造成了高频无线电中断。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次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表面的( )
A.A层 B.B层 C.C层 D.A层和B层
13.太阳活动剧烈时,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美丽的极光现象( )
A.日本 B.埃及 C.澳大利亚 D.挪威
14.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部沿海出现洪涝灾害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海西州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2020年7月,去青海省研学旅行的贾老师观察到两个现象:
现象1:海西州德令哈市在海拔3000米,常年干旱少雨的戈壁滩上建设了全球海拔最高,极端温度最低的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
现象2: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国内多家从事新能源利用的厂家纷纷前来海西州洽谈合作开发项目。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大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据上图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
(2)依据材料,简述德令哈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请分析近年来海西州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跟踪训练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观测,2010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10多个,到了2011年太阳黑子就增长到了35个,而今年目前太阳黑子的相对数已经超过60个。季海生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加,预计在2013年达到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黑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很多地区降水出现异常
D.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
2.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 )
A.2017-2018年 B.2019-2020年 C.2021-2022年 D.2023-2024年
【答案】1.B 2.D
【解析】1.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强磁场聚集之地,因此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只是强磁场聚集之地,而且温度较低,因此不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太阳黑子的增多表明太阳活动频繁,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地球上很多地区降水出现异常,有增多有减少,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释放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即两个太阳黑子活动极大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1年。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阳黑子相对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表明2013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2023~2024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这就是太阳黑子。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太阳黑子的数量和位置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有11年的活动周期
5.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3.D 4.B 5.D
【解析】3.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同,①错。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晴天日数多,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②对。青藏高原的海拔对比距太阳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③错。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④对。故选D。
4.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A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但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对。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却是人们可以经常利用的能源,C错。太阳活动有11年的活动周期,D错。故选B。
5.煤 、石油 、水能 、风能等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核能与放射性元素有关,与太阳能无关。故①②③⑤正确,④错误。故选D。
【点睛】煤 、石油 、水能 、风能都是太阳能转换的能量。
风能:地球不同纬度和海拔、陆地和海洋接受太阳的能量不同,空气温度不同,形成冷暖空气循环,比如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
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等,地质历史时期储存在生物体中的太阳能。
水能:就是位于高处的水的重力势能。太阳使海洋、湖泊中的水蒸发,以降雨的形式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降在高海拔处的水获得的重力势能,其实是在蒸发时由太阳能转化的。
其他化学能:作为生物链中的一部分,能量也来自于太阳。
图为某同学利用太阳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7.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B.太阳黑子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周期是11年
C.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耀斑就会减少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8.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 ③信鸽迷失方向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6.A 7.D 8.C
【解析】6.该同学观察的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望远镜无法观测到太阳内部,BCD错误。故本题选A。
7.因为黑子的温度比光球低,才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衬托下显得黑,A错误。太阳黑子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每11年会达到一个最高点,B错误。长期的观测发现,黑子多的时候,其他太阳活动现象也会比较频繁,C错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正确。故本题选D。
8.火山喷发力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不是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④错误。磁暴、无线电通信、信鸽迷失方向均是受到太阳活动之后产生的现象,①②③正确,C正确。故本题选C。
【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产生“极光”现象,影响天气、气候变化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读我国30°N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考虑,图中四地最不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图中四地,太阳年总辐射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
A.A地与B地 B.A地与C地 C.C地与D地 D.B地与C地
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
B.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其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答案】9.C 10.B 11.B
【解析】9.读图可知,C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利用太阳能条件最差,不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故选C。
10.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点是A,年辐射总量最小的点是C点,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A地与C地。故B正确,A、C、D错误。
1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A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是促使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C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太阳辐射能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地表环境产生影响。D正确,不符合题意。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中能量转化方式:①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如光合作用; ②光能转化为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③光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间接利用中能量转化方式:①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如水力发电;②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如矿物燃料的燃烧。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其中第二次耀斑爆发是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消息此次剧烈耀斑爆发造成了高频无线电中断。下图为太阳大气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次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表面的( )
A.A层 B.B层 C.C层 D.A层和B层
13.太阳活动剧烈时,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美丽的极光现象( )
A.日本 B.埃及 C.澳大利亚 D.挪威
14.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部沿海出现洪涝灾害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答案】12.B 13.D 14.B
【解析】1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耀斑出现在光球层,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3.极光只有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才会出现,四国中挪威的纬度位置较高,能观测到极光,D正确;日本、埃及、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较低,观测不到极光,ABC错误。所以选D。
14.太阳耀斑爆发对电力供应基本上无影响,A错误。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正确。太阳活动强烈会导致气候异常,不一定会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洪涝灾害,C错误。地震是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和耀斑爆发关系不大,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1)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4)与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有关。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海西州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2020年7月,去青海省研学旅行的贾老师观察到两个现象:
现象1:海西州德令哈市在海拔3000米,常年干旱少雨的戈壁滩上建设了全球海拔最高,极端温度最低的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
现象2: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推进,国内多家从事新能源利用的厂家纷纷前来海西州洽谈合作开发项目。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大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据上图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
(2)依据材料,简述德令哈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请分析近年来海西州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
【答案】(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东南贫乏(少),西北丰富(多)或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多;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海西州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清洁、污染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改善海西州的大气环境质量。
【解析】本题以我国年大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为载体,考查我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分析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首先应说明分布是否均匀,其次说明哪多哪少。结合本题的图可看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总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增加,青藏高原最丰富,四川盆地最贫乏。
(2)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包括:海拔、天气、纬度。材料中指出,德令哈市在海拔3000米,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德令哈市深居内陆,材料中指出常年干旱少雨,以晴天为主,所以日照时间长。
(3)海西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可从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再生,环保等方面说明。材料一明确指出海西州是青海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因为海西州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深居内陆,常年干旱少雨,以晴天为主;太阳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清洁无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可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海西州的大气环境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新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CONTENT
目录
01
新课导入
02
新知讲授
03
课堂小结
04
随堂小练
新
课
导
入
视频导入:航拍巴黎
新
知
讲
授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01
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
主要成分:氢、氦
表面温度:约6000K
太阳概况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所以称作短波辐射。
提供光照和热量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为人类提供化石能源
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为植物生长提供生物化学能
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
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
光照是光线的照射,用太阳辐射来衡量。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
热量是太阳释放的能量,用温度来衡量,一般与纬度、海拔等因素有关。
辨析:光照和热量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统计图,据此归纳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地球表面可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的天文气候带。议一议,它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无相关性?说明你的理由。
合作探究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统计图,据此归纳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地球表面可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的天文气候带。议一议,它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无相关性?说明你的理由。
有相关性。理由: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没有考虑地面的大气状况。但即使考虑不同纬度地区上空大气状况的差异,其与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还是有很大的相关性。实际上,从低纬到高纬地表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是逐渐减少的,人们从而划分出热带、温带和寒带。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分布与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相似。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2、大气状况(天气状况)
晴朗天气,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天气,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材料:早在公元前28年的汉朝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观测太阳。《汉书五行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1859年9月1日上午,英国天文爱好者对太阳黑子进行常规观测时,发现太阳北侧一个大的黑子群附近突然出现了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
你们知道大如钱的黑气,和极其明亮的白光是什么吗?
太阳活动和太阳外部圈层
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
太阳活动
黑子
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
波动周期约为11周年。
色球表面突然出现的大而亮斑块。
和黑子活动相关,产生具有同时性和同区域性。
耀斑
磁暴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极光〡扰动地球大气层,产生极光现象。
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气候〡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具有相关性
合作探究
(1)在a图中找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
1976-1986(10年) 1986-1996(10年) 1996-2008(12年)
(2)在b图中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间的波峰
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3)对比1、2两题的结果,总计太阳黑子数变化规律
最左侧 1700年 最右侧 2005年 一共28个波峰 305÷28≈11(年)
黑子周期约为11年
课
堂
小
结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光、热、水、大气、生命活动的动力
影响人类活动
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影响地理环境
光球
色球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黑子
日珥
增多
发出强烈射电,扰乱电离层
太阳风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
产生“磁暴”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耀斑
随
堂
检
测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主要源泉
②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④“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能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
⑤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⑥太阳内部核反应是其能量来源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2.“他们就潜伏在外太空,耐心等待,只等时机成熟,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沉痛一击,将你拖进无尽的黑暗。”这是美国《大众科学》对太阳风暴的描写。据此,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问题。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可能会导致( )
①剧烈天气现象出现 ②磁暴 ③地球电离层扰动 ④极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答案】(1)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小。
(2)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世界同纬度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
(3)我国30°N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地区大;但由于我国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答案】(1)色球日冕
(2)1859年太阳耀斑爆发受损的事物和设施:电报业务等1989年3月13日日冕物质抛射受损的事物和设施:电网、输油管道、海底电缆、卫星等共同特点:以邮电通信为主;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等
(3)少(弱)损失严重的具体表现:受损的事物和设施多;受损程度大,如停电时间长达9小时;影响范围广(大);等。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地球磁场和太阳大气层的人类活动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一旦太阳活动强烈,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会很严重。
(4)加强对太阳活动规律的研究,利用太阳活动规律,提高相关事物和设施的防灾减灾性能;建立空间天气系统,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和预报,帮助人类做好防护工作。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