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知识框票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
需要介质
生与传播传播
声速
响度(强弱)
乐音的
音调(高低)
声的世界
乐音与噪声怪
音色(音品)
槃后∫危害
防治
超声与次声/定义
应用
考点突破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
因是手
(D)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
停止。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岀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
面停止振动,不再向外发出声音,因此鼓声消失。故
选D
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常州)某日,我国“海翼”号水下滑翔机在太平
洋深潜,08时12分02秒,水面轮船声呐接收
到正下方“海翼”号发出的声信号。经过分析
知信号发出的时刻为08时11分58秒。已知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发信号时“海翼”号
距轮船6km
3.图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
翩翩起舞,主要是利用放在游泳
池下的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才能
在水底下保持队形。在水下能
4.(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
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
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把音叉微小
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研究方法被称
为转换法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
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种现象说
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4)若将两个实验都移到月球上去做,则甲
能(填“能”或“不能”,下同)看到泡沫
塑料球被弹开,乙不能看到泡沫塑料
球被弹开
考点2声音的特性
例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
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
说话者
解析】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震耳欲聋”说明声音
的响度大;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不同人说话的
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5.(襄阳)能辨析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6.(盐城)重敲音叉发出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
B.频率变大
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