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寒花葬志(1)(序号59)

文档属性

名称 20寒花葬志(1)(序号5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8 14: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20课 寒花葬志 (1) 序号 NO.59
教学时间 教具
教 内学 容
目 要
标 求 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全文。理解作者对亡婢亡妻的悼念之情。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体会作者选材的艺术、细节描写的魅力、人物刻画的手法,尝试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巩固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悲情。
重 点难 点 教学重点:人物性格的刻画。作者隐藏于文本深处的对于亡妻的悼念之情。教学难点:教学目标叙事寄情的艺术手法,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设计
课题导入(1分钟) 预习(5分钟)展示(3分钟)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归有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位比较陌生的作家,在没上课之前检查一下大家对作者相关资料的预习情况。预习一:1、走进作者。2、解题1.归有光人生多波折,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归有光的散文多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其中《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文颇为感人。其妻子在作者写作此文时候已经去世,在此不作介绍2.解题。寒花:归有光妻子陪嫁的婢女。葬志:为死者写的记事文章。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此文是归有光为家里的婢女所写的一篇悼念之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预习一一、初读全文。1、解决自音,师徒共同解决2、练习朗读二、再读全文1、了解作者及作品及背景,师徒交流2、解题小组交流解决3、边学边展示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设计
预习二(8分钟)展示(5分钟)预习三(7分钟)展示(12)反馈(4分钟)反馈作业 预习二、分析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1.夯实基础,重视文本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2)学生范读课文,查找错误。(3)老师范读课文。(4)学生齐读课文。(5)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同桌互相探讨释疑,如果有疑难做好标记,集中讨论。以保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三、梳理文章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呢?老师给大家几个数字,“一、二、三、十”,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围绕这几个数字梳理内容。预设归纳整理结果:(1)一个生者,两个死者,本文涉及三个人的家庭生活。寒花来此生活十年,作者与妻子结婚十年,但妻、婢均已不在。(2)文中写了亡妻两笑,寒花三事。人生十年如梦,有情人生死两隔,饱含一个生者对两个亡灵的悼念。(3)一种悲情,两种怀念,三忆亡灵,十年生活。备注:此处情节设置要根据课堂具体情况生发延展。重点内容宜做适当解析。(1)妻子先于寒花去世,此时已经亡故。(2)寒花是此文主要描写对象,作者记忆中她随妻子陪嫁来此十年的三件事,以表其性情,借此表达悼念之意。但是亡妻之形象亦不可忽视,有了亡妻之身影才能见作者悲情如此之重的原因。反馈:朗读比赛作业1.熟练背诵全文 预习二朗读课文、好的词语,利用注释、词典等掌握。3朗读、理解内容指导:能流畅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多种形式朗读4.诵读文章、研析、(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预习三梳理文章内容。1、提倡对课文进行有个性的展示。2、在同学展示时,请做好你的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准备评价的内容反馈:朗读比赛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
教 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