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明代《造强水法》记载“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文中的“硝”即硝酸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矾”的成分为FeSO4
B.“研细”可在研钵中进行
C.“开坛则药化为水”,“水”的主要成分是硝酸
D.“五金皆成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已知2Fe3++Fe=3Fe2+,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个数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个数之比是
A.2:3 B.3:2 C.1:2 D.1:1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硫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氯气通入烧碱溶液:Cl2+2OH-=Cl-+ClO-+H2O
C.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OH-=AlO+H2O
D.FeCl2溶液通入足量的Cl2反应:Fe2++Cl2=Fe3++2Cl-
5.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
C.保存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D.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6.agH2S气体通入100mL0.15mol/L的Fe(NO3)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过量铁粉,则
A.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045mol的Fe2+ B.可产生LH2
C.a的值一定为0.51 D.加入铁粉的质量可能为0.8g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Fe2+、SO、CO,Br-,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取样进行实验,结果是:①测得溶液pH=2;②加入氯水,溶液颜色变深。对原溶液描述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Fe2+ B.一定含有Br-
C.可能同时含Fe2+、Br- D.一定不含NH
8.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去)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液体逐滴滴入②中,则预测的现象正确的是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氯水 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B 盐酸 硝酸亚铁溶液 无明显现象
C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D 氢硫酸 硫酸铜溶液 有黑色沉淀产生
A.A B.B C.C D.D
9.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 mol·L-1 H2SO4 B.18 mol·L-1 H2SO4 C.6 mol·L-1 KOH D.3 mol·L-1 HNO3
10.纳米材料Cu2O在光电领域有广泛应用,以硫酸厂的废渣(主要成分是CuO,含少量的Fe3O4、Fe2O3、SiO2、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2O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还原”中氧化产物对环境友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浸”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除杂”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和Al2O3
C.试剂A可能是H2O2
D.制备14.4gCu2O至少需要0.8gN2H4
11.ag单质碳和16g氧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CO、,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0.8倍,下列数据不可能是
A. B.
C. D.
12.将一定质量Mg、Zn、Al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 5.6L(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4.4g B.8.2g C.12.7g D.15.8g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Fe3+有氧化性的是
A.电子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上的铜
B.将KSCN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C.FeCl3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为蓝色
D.将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15.青花瓷,俗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某同学利用如下方法来粗略测定青花瓷瓶的容积,把32.76 g NaCl晶体放入到500 mL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包括洗涤液)全部转移到该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100 mL溶液,该溶液恰好能与10 mL 0.100 mol·L-1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青花瓷瓶的容积约为5.6 L
B.常温下,该青花瓷瓶几乎能容纳56 kg H2O
C.常温常压下,该青花瓷瓶能容纳70 g N2
D.若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l-,可加入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二、填空题(共7题)
16.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钠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2)金属钠非常活泼,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里,以隔绝空气。
(3)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 NaN3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
i.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引发 NaN3分解 2NaN3 = 2Na + 3N2,从而为气囊充气,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ii.产生的Na 立即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2O,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ⅲ.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NaHCO3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V.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 50 g NaN3,其完全分解所释放的 N2为___________mol。
(4)下列物质:①Cl2;②Na2CO3;③NaHCO3;④K-Na合金;⑤Na。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的是___________。
17.“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2020年7月23日,长征5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迈出了第一步。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当两者恰好反应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2)“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上制取碳化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若生成碳化硅,则其中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生成碳化硅的同时,生成X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L。
(3)此次探测任务中,我国火星车“祝融”号利用了正十一烷()储存能量。其原理是:白天火星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正十一烷吸热融化,储存能量;到了晚上反之释放能量。正十一烷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正十一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生成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个。
18.现有下列4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①碳酸氢钠 ②二氧化硅 ③氧化铁 ④次氯酸钠。请回答:
(1)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时期,“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填序号)___________。
(3)我国5G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速通信离不开光导纤维。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填序号)___________
19.已知A~K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H、I、K为单质,H是气体,G是红褐色沉淀。(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没有列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J_______。
(2)写出A跟盐酸混合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C跟氯气反应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写出C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
20.高纯度陶瓷氮化硅(Si3N4)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所给反应得到:3SiO2+6C+2N2Si3N4+6CO
(1)反应后恢复至室温,得到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若反应生成11.2 L气体(标准状况),则生成的Si3N4质量为_______,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1.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常作为氧气的来源。若每人每分钟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896 L。
(1)每人每分钟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2)假设所需的O2全部由Na2O2来提供,则某消防员工作1小时所需要的Na2O2的质量为___g。
22.铁是人类使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量铁屑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查阅资料: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表面生成致密的Fe3O4,加热条件下,铁可以和浓硫酸反应。发生的反应有:
将铁屑放入圆底烧瓶,加入浓硫酸。开始时铁屑表面无明显变化,加热后铁屑表面开始产生大量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铁屑表面气体减少直至反应停止。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装置E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此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并待反应液冷却后,检验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
方法1: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___色沉淀。
方法2: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可以选用的试剂有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硫氰化钾溶液)。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C 6.A 7.A 8.D 9.A 10.C 11.A 12.A 13.A 14.B 15.B
16.(1)失去
(2)煤油
(3) 分解 6Na+Fe2O3=3Na2O+2Fe 2NaHCO3Na2CO3+ CO2↑+H2O 1.15或
(4) ② ④
17.(1)3:2
(2) 4.48
(3) 升高 11:2 8.5
18.(1)③(2)④(3)②
19.H2 Fe2O3 CuO+2HCl= CuCl2+ H2O 2Fe2++Cl2=2Fe3++2Cl- 取少量试液、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再加适量氯水,溶液显红色,则可证明亚铁离子存在
20.28 11.7g 1mol
21.0.04 374.4
22.防止倒吸 检验有SO2气体生成 SO2+2NaOH=Na2SO3+H2O Fe+2H+=Fe2++H2↑ 红褐 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反应液中含有Fe2+,不含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