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11月)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11月)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9 20:25:26

文档简介

何阅读和鉴
上,我
清末民
况周颐的一席话:“读
前人名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度第一次联合考试
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

目決而俱化
语文试题(高2023届)
地(《蕙风词话》卷
是读者须
行有关人生体验
两代人之间的精

试卷共8页,总
分,考试时
他们早
但其凝聚和贮
不朽词篇
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

生活
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
题前,考生务
碳素笔将
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題卡上填写淸楚
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
答案后
卡上对应题目
虽然唐宋词人在

净后,再
案标
哭啼
卷上作
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
3.老
请将本试卷

态和
到复活和浮
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尢其
贮存的丰
持着
代文阅读
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
时,读者处于“受众
题共5小题,17分)
渺虑,静
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和
阅读
文字,完成1~5题
阅读和欣赏唐
身特定的人生历和
材料
多种多样
解读,并将
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

真实
清人叶燮所

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
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
身的某
就是读

成了读者与前代词
沈德潜
有第一等襟
等学
有第一等
生经验和艺术想象
囯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

开重
历代读者集体选
正把词读深读透
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
等襟抱”的人物
作品必然

感受真实
(摘编自杨
《唐宋
生》
跳和脉
肌浃髓
传统文化
》《楚辞》及明
都具有很高的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业肖
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清人叶燮和沈德潜评论诗作时都是人品与文品并
高的人物,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
典诗歌有
有人认为“诗

是对立关系,直到孔颖达提
的看法
老的纲领,就是
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
是对立关
李白诗热情讴歌美好事物,杜
i忧患意识和仁爱精神,杜
民族文化性格
刀唐孔颖达在《左传

对生
D.“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
说读者不仅仅
还要与前代
感受和思考
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容都是普通
木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
如对真善美
对祖国大

声的真实记录,如果要了解唐宋人的人生态度,必须通过唐诗末词这些可靠文本
好河山
对保
英雄行为的赞
代人也如此。所以唐
中典
所表达的
B.唐诗宋词中表达的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志,所以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

能够启发我
考和价值判
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
生意义和美感
现代人的最大意
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
C.苏轼打破
艳情的局限,在传统
添高昂雄壮的因素,使人能受到其人格境界的感染
唐诗宋
质和人格境界,有
育作用
李白热
实世
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
D.现代读者要澄思渺虑,才能体会到唐宋词人“抓住”并“固定”下来的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
杜甫
满忧国忧民的
和热爱天地
爱精神,是
想积极因素的艺术

下列关
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
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族文
象凸现

首先打破晚唐

的局
不但大
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
成大事
柔声慢调为

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
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
易诗句“离离原
岁一枯荣”,原意是
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
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感受到

来说,李
仅具有
审美价
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明苏轼
卖唐诗宋词的
以在审美
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

所描
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
场春
随凤潜入夜
细无声
杜甫诗句
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
(摘编自莫砺锋
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语”而死,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
页(共8页
2页(共8页重庆市名校联盟 2021 2022学年度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高 2023 届)
1.(3 分)D 【解析】A 项,“都认为人品高的人物,能写出第一等真诗”错,叶燮只是认为
“诗是心声”。且“人品高的人物,能写出第一等真诗”说法不恰当。B 项,“才统一了人
们的看法”错。C 项,“杜甫诗更能显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错。
2.(3 分)A 【解析】“要了解唐宋人的人生态度,必须通过唐诗宋词这些可靠文本”错。
3.(3 分)C 【解析】此段的中心观点是“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
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
原词的思想意蕴”,C 项,仅仅是对原作主旨的理解。
4.(3 分)相同点: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1 分)侧重点:①材料一侧重谈
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1 分)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1 分)
5.(5 分)“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一句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即文章的中心论
点,下文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2 分)下文第二段、第三段分别论述了唐诗宋词
中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3 分)
6.(3 分)C 【解析】C 项,“因为腿有伤而气馁”不正确。原文无此意。
7.(3 分)B 【解析】选文使用的表现手法中没有使用“肖像描写”。
8.(6 分)北斗星常被当做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2 分)文中是指前行的部队,(2
分)也指革命的理想信念。(2 分)
9.(6 分)这句话是小何善意的谎言,因为小何不愿意让“我”看到她煮牛皮吃牛皮的情景,
(3 分)表现了小何团结同志,关心伤兵,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3 分)
10.(3 分)D 【解析】“诸羌”是“瓜分”的主语, “莫相统一”是对“诸羌瓜分”的补充
描述,排除 A、B 两项。“耕”和“食”是承接,“其民”是“可以役而使”的主语,排
除 C。
11.(3 分)C 【解析】C 项,“保险”是保护住险要之地的意思。今日“保险”有“稳妥可
靠”和法律用语两种用法。
12.(3 分)C 【解析】C 项,“王韶勉强同意了这个请求”错误。原文“乃径趋抹邦山,压
敌军而阵”可见,王韶是到山上扎营布阵,并不是在平地布阵。
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13.(8 分)翻译:
(1)(4 分)王安石认为王韶很奇特,请求让王韶管理秦凤路经略安抚事务,掌管机密文
件。(采分点:“以为”“管干”“司”各 1 分,句意 1 分)
(2)(4 分)王韶借着巡边的机会率领几个骑兵直接抵达他的营帐,告诉他们成败的形势,
就留在那里住宿。(采分点:“因”“按”“谕” 各 1 分,句意 1 分)
14.(3 分)①诸多种族都是汉朝的旧郡,百姓易于管理;②诸羌分裂,不相统一,是合并安
抚的时机;③诸多部落畏惧瞎征等,招抚他们可巩固边境。(每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5.(3 分)B 【解析】曲解文意,“当应雨露随”喻指实行宽民惠民之政。
16.(5 分)①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江州的期望之情,愿友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做个好官;②宽
慰友人,希望友人在江州创作诗文,来纾解思乡之情;③侧面表达了自己经世济民的政
治主张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答对 1 点 2 分,2 点 4 分,3 点 5 分)
17.(6 分)
(1)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空 1 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8.(3 分)A 【解析】“坐而论道”,意思是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纸
上谈兵”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
成为现实。两者意思相近,但“坐而论道”常与“不如起而行之”搭配。“力行”,努力
实践。“厉行”,严格实行。“攻坚克难”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
满地完成任务。“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攻坚克难”含义
更广泛。“奋勇向前”,表示为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的意思。“勠力向前”是协
力向前的意思,强调通力合作、合力、尽力。结合全文语境,选 A。
19.(3 分)C 【解析】A、D 项,缺少介词“用”,造成主语不一致。B 项,“成就‘最好之
青年’,成为‘中国之强盛’”动宾搭配不当,而且不合逻辑,历史是由时间组成的,应
该是在“历史”中创造“时间”。
20.(5 分)①三个意义相近、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并排。“明灯”“清泉”“号角”作为
党史的喻体,都有启发之效;“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结构一
致,内容层进。(3 分)②层次清晰,增强语势,内容充实,节奏鲜明,形象而全面地介
绍了党史的作用。(2 分)
语文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21.(4 分)① “蜕化”改为“退化”;(2 分)②“下降”与“一倍”搭配不当,应该为“ 50% ”。
(2 分)
22.(6 分)①眼部黄斑变性与玩手机无关;②玩手机不利于身体健康;③睡前玩手机对睡眠
不好。(每句 2 分)
23.(60 分)
【审题参考】所给材料包含三部分,其一为某网络平台选秀活动中的盲目表现,给明星打
榜现象被称为“倒奶式追星”。其二为某剧组在南京大学的冷遇,三大顶流明星齐聚南大,
学生反应冷淡,没有出现疯狂追星的场面。其三是对“饭圈”现象的评析,而具体的评
析也有认可,有批评。可以说,无论是前两则事例,还是对其评析,材料形成了鲜明对
比,褒贬倾向显而易见。写作应明确认识倾向,年轻不应该人盲目追星、畸形追星,而
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肩负责任感的时代追求实现自我的青春价值。
附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结构 语言 书写 类别
符合题意
一类卷(60~55 分) 感情真挚 结构完整 书写清晰 语言流畅中心明确 符合文体要求 卷面整洁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结构基本完整
二类卷(54~45 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 书写较清楚 分) 大体符合文体
中心基本明确 偶有语病 卷面较整洁 要求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三类卷(44~35 分) 结构不够完整 语句不通顺 内容不够具体 书写不工整 条理不很清楚 语病较多
中心不够明确
四类卷(35 文不对题 分以下) 结构混乱 文理不顺 书写潦草
观点错误
说明:
(1)切入分:48 分;
(2)没有题目扣 2 分;
(3)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4)错别字每处扣 1 分,重复出现不计,最多扣 3 分。
语文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神宗熙宁三年的冬天十月,朝廷贬秦凤经略使李师中为舒州知州。在这之前,建昌军司
理王韶到朝廷上平戎三策。认为“西夏可以夺取,想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之地。想收复
河湟,应当先用恩义和信用招安人民。边境诸多种族从武威之南到洮河兰鄯,都是汉朝的旧
郡,可以耕地,那里的人民可以役使,幸而现在诸羌分裂,不相统一,这正是可以合并安抚
的时候啊。”况且唃氏子孙瞎征比较强盛,让诸多部落畏惧,如果招抚他们,让他们纠集宗
族乡党,控制他们的部族,对于汉人有像肘腋那样的帮助,而且使夏人不能连结,这是最好
的策略。”皇帝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召问他治兵的方略。王安石认为王韶很奇特,请求让王
韶管理秦凤路经略安抚事务,掌管机密文件。王韶请求修筑渭泾两个城池来屯兵。来安抚招
纳洮河两州的部落。四年八月,朝廷命令王韶主管洮河安抚司事务。当时讨论攻取河湟,从
古渭砦接青唐、武胜军,应招纳少数民族部落贸易和招募百姓营田等事情,都让王韶主管。
王韶到了陕西,会集众将领,认为蕃部俞龙珂在青唐势力最大,渭源羌和夏人都想笼络他们,
商议先讨伐他们。王韶借着巡边的机会率领几个骑兵直接抵达他的营帐,告诉他们成败的形
势,就留在那里住宿。五年八月,秦凤路沿边安抚王韶率兵攻打吐蕃乞神平,击破蒙罗角、
抹耳、水巴等部族。当初,羌族各部都占据险要位置,将领们打算在平地布阵,王韶说:“敌
人不放弃险要位置来战斗,那么我们的军队一定会空手回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险地,应当
把险地夺过来归我们所有。”就直接奔向抹邦山,压住敌军而布阵,下令说:“敢说撤退的斩
首!”敌人从高处往下战斗,军队稍微退却。王韶亲自披甲戴胄,指挥帐下兵迎击敌人,羌
兵大败,王韶烧掉他们的庐帐还军,洮西大大震动。正好木征渡过黄河来支援,未消灭尽的
党羽又聚集起来。王韶告诫其他将领从竹牛岭路张布军队的声威,而暗地里派兵越过武胜,
遇到瞎征首领瞎药等,和他们战斗,攻破了他们,就在武胜筑城,建为镇洮军。冬天十月,
设置熙河路,统领熙、河、洮、岷州、通远军,把镇洮军升为熙州,让王韶做经略安抚使,
兼任熙州知州。
语文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