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7课
课型:新授 授课人:周志娟 时间:2012.9
课程目标
1.了解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的历史价值。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趋势,通过做“想一想”和读“小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甲骨文和青铜器成就。2.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甲骨文和金文的历史价值。2.青铜文明。
定向导入
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入同一个鼎内,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非常重视“鼎”?请你搜集有关“鼎”的成语典故。
讲授新知
一、甲骨文
得名原因:商朝王室贵族盛行占卜,记录占卜的文字成为 。因其刻在 和 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2.价值:①文字价值: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 文字,已具备了的 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历史价值:甲骨文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研究 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青铜器
制作:用红铜与 (有时加铅)的合金制造,是人类 的金属器具。
代表:出土于安阳 的 ,行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是朝青铜器的代表,也是迄今世界上。
三、金文
概念:指刻在 的文字,又称 文。
发展:始于 ,胜于 。
3、价值: 记录的篇幅更长,事件记录更多也更具体,很多金文是 的历史记录,历史价值更高。
合作探究
说一说甲骨文和金文的价值。
交流展示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游客要到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古文字馆去参观,你如何向有人介绍?
训练反馈
1、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
A.隶书 B.甲骨文 C.小篆 D.金文
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古人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有( )
A.乐器 B.装饰品 C.食器 D.储物
4、有一天,小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
A.隶书和小篆 B.大篆或小篆 C.隶书或大篆 D.甲骨文或金文
5、著名的司母戊鼎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6.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它是哪个朝代的?
(2)这件青铜器是在哪里出土的 这个地方位于现在的哪 个省?
(3)这件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
(4)这件青铜器反映的当时青铜器的制作水平如何?
(5)这件青铜器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