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冀教第8课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冀教第8课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8 14: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课型:新授 授课人:周志娟 时间:2012.9
课程目标
基本目标
1.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并能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2.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齐桓公、晋文公称霸。
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定向导入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成语故事,很多来自春秋战国时期,那么都有哪些故事成为了以后的成语,又是怎么来的呢?
讲授新知
自主学习
一、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社会背景: 走向衰落,周天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
二、春秋五霸
1、目的:为了争夺 和 ,为了拥有 。
2、春秋五霸:齐桓公、 、 、秦穆公、楚庄王。
3、齐桓公争霸
①原因:齐国地处东方, ;齐桓公任用 为相,进行改革;齐桓公以 为号召,提高了政治威望。
②称霸标志: 会盟,齐桓公首称霸主。
4、晋楚争霸:晋文公通过 之战,成为中原霸主; 在邺打败晋军成为中原霸主。
5、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打败吴国,成为霸主。
三、战国七雄
1、目的:歼灭 ,给对方以 打击。
2、战国七雄:齐、 、 、燕、 、魏、 。
3、著名战役: 、 、 。
4、外交关系: :纵横家: 、 。
合作探究
你能说说齐桓公为什么能在春秋时期首先称霸吗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提示:从自然条件、改革、外交手段几方面考虑问题)
2.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带来的利与弊?从中归纳中国历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提示: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思考)
交流展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的目的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训练反馈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是为了( )
A.维护周天子“天下公主”的低位 B.保护弱小国家
C.借此提高齐国的威望发展自身优势 D.攻打周边少数民族
3.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的国君都成就了霸业,其共同原因最主要是( )
A.国君的个人才干 B.齐国和晋国底子厚,原有实力很强
C.推出了成功的外交政策 D.两国都进行了改革
4.历史典故“三家分晋”中的三个诸侯国指( )
A.秦、楚、齐 B.韩、赵、魏 C.燕、宋、吴 D.魏、燕、赵
5.下列哪些国家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 )
A.齐国、秦国、晋国 B.齐国、秦国、楚国
C.宋国、秦国、齐国 D.韩国、赵国、魏国
6.战国末期,“合纵”未能最终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各国都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B.连横的策略更加灵活
C.合纵家的才能不行 D.秦国力量的强大
7.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出趋势是( )
A.国家四分五裂的情况愈演愈烈 B.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加强
C.诸侯国数目越来越多 D.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的趋势
8.成语典故对对碰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问鼎中原 桂陵之战
卧薪尝胆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越王勾践
围魏救赵 楚庄王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的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