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综合测试卷(A卷 基础巩固)(解析版+原卷版)-【课后辅导专用】2021年高一上秋季精品讲义(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综合测试卷(A卷 基础巩固)(解析版+原卷版)-【课后辅导专用】2021年高一上秋季精品讲义(苏教版20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1 20:48:00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满分数学命制中心
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单元 集合单元测试卷(A卷 基础巩固)
高一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教版必修一2019第一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用图形直观表示集合的运算关系,最早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创,故将表示集合运算关系的图形称为“欧拉图”.后来,英国逻辑学家约翰 韦恩在欧拉图的基础上创建了世人所熟知的“韦恩图”.韦恩用图1中的区域Ⅱ表示下列哪个集合( )
A.A∩B B.A∩(UB)
C.(UA)∩B D.(UA)∩(UB)
3.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4.若集合,,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
A. B.2 C.或2 D.1或或2
6.若集合,,则
A. B. C. D.
7.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8.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偏食”.对于集合A=,,若A与B构成“全食”或构成“偏食”,则a的取值集合为( )
A.{1} B.{1,4} C.{0,1,4} D.{0,1,2,4}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9.已知集合A={x|x≥0},集合B={x|x>1},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10.若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已知集合,集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成“偏食”.对于集合,,若与构成“全食”或构成“偏食”,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 B. C. D.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14.设集合,,且,中有唯一的公共元素9,则实数的值为______.
15.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6.设集合,则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全集U=R,集合A={x|<1},B={x|x≥1},C={x|2a≤x≤a+3}.
(1)求和A∩B;
(2)若A∪C=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已知集合或,.
(1)当时,求,;
(2)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设集合,在集合M中定义一种运算,使得.
(1)若,,试判断是否为集合M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证明:.
20.设全集,,,求,,,.
21.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试题 第3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4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满分数学命制中心
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单元 集合单元测试卷(A卷 基础巩固)
高一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教版必修一2019第一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由补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

故选:B.
2.用图形直观表示集合的运算关系,最早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创,故将表示集合运算关系的图形称为“欧拉图”.后来,英国逻辑学家约翰 韦恩在欧拉图的基础上创建了世人所熟知的“韦恩图”.韦恩用图1中的区域Ⅱ表示下列哪个集合( )
A.A∩B B.A∩(UB)
C.(UA)∩B D.(UA)∩(UB)
【答案】B
【分析】
由ven图求解.
【详解】
由图形知:区域Ⅱ表示元素在集合A中,且不在集合B中,
故区域Ⅱ表示集合A∩(UB),
故选:B
3.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答案】A
【分析】
本题根据交集、补集的定义可得.容易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
【详解】
,则
故选:A
【点睛】
易于理解集补集的概念、交集概念有误.
4.若集合,,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根据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得B、C错误,再根据为无理数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因为表示元素,表示集合,故B、C错误.
因为不是自然数,所以,且不成立,故A也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的判断,一般地,集合与集合之间用包含或不包含,
5.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
A. B.2 C.或2 D.1或或2
【答案】C
【分析】
由得或求出值并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检验得解.
【详解】
,或
解得或或,代入检验,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得或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子集及集合元素互异性,属于基础题.
6.若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分析】
求出集合后可得.
【详解】
因为集合,则,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注意集合意义的理解,如表示函数的定义域,而表示函数的值域,表示函数的图像.
7.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答案】C
【分析】
解不等式得集合P,由得即可求出a的范围.
【详解】
解不等式得,即,
而,,于是得,则,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C
8.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偏食”.对于集合A=,,若A与B构成“全食”或构成“偏食”,则a的取值集合为( )
A.{1} B.{1,4} C.{0,1,4} D.{0,1,2,4}
【答案】C
【分析】
分情况解集合,再根据“全食”与“偏食”的概念分析集合中元素满足的关系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由,当时, ,满足为的子集.此时与构成“全食”.
当时, .若A与B构成“全食”或构成“偏食”.
则或,解得或.
综上,或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新定义问题与集合中含参的求解问题,需要分情况根据题意进行讨论,属于中等题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9.已知集合A={x|x≥0},集合B={x|x>1},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分析】
根据集合中元素,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因为集合A={x|x≥0},集合B={x|x>1},
所以,正确,,错误,例如.
因为,所以,错误,,正确.
故选:AD
10.若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分析】
根据集合的关系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对于A,,,故A错误;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集合与集合之间不能用“”连接,故C错误;
对于D,,,则,故D正确.
故选:BD.
11.已知集合,集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D
【分析】
根据集合的定义判断,注意集合中代表元形式.
【详解】
由已知集合,集合是由抛物线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A正确,B错,C正确,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确定集合中的元素是解题关键.
12.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成“偏食”.对于集合,,若与构成“全食”或构成“偏食”,则实数的取值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ABD
【分析】
当时,,满足题意;当时,可求得集合,分别令中元素与中元素对应相等,可确定或满足题意,由此得到结果.
【详解】
当时,,此时,与构成“全食”,满足题意;
当时,,
若,即,则,此时,与构成“全食”,满足题意;
若,即,则,此时,但互不为对方子集,与构成“偏食”,满足题意;
若,此时,,互不为对方子集,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或或.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中新定义运算问题的求解,关键是明确新定义的含义实际为两集合之间包含关系、交集的判断,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与集合运算的知识.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
由可得,再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
,,即,故.
故答案为:.
14.设集合,,且,中有唯一的公共元素9,则实数的值为______.
【答案】
【分析】
先通过已知可得或,解方程求出,然后带入集合验证,满足互异性即可.
【详解】
∵,,且,中有唯一的公共元素9,
∴或.
当时,,此时,,,中还有公共元素,不符合题意;
当时,,若,,集合违背互异性.
若,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是基础题.
15.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再由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因为,所以,
①,,解得;
②,即时,
,解得,综上.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6.设集合,则________.
【答案】或.
【分析】
根据集合补集的运算,求得和,再结合集合并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集合,则,且
所以或.
故答案为:或.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设全集U=R,集合A={x|<1},B={x|x≥1},C={x|2a≤x≤a+3}.
(1)求和A∩B;
(2)若A∪C=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x|x≤-2或x≥3},A∩B={x|1≤x<3};(2)-13.
【分析】
(1)解分式不等式得集合A,再进行集合的运算即可得解;
(2)由给定条件可得CA,再由集合的包含关系即可求得a的范围.
【详解】
(1)解不等式<1得:,即,解得,
于是得A={x|-2(2)由A∪C=A得CA,而C={x|2a≤x≤a+3},
当2a>a+3,即a>3时,C=,满足条件,即a>3,
当2a≤a+3,即a≤3时,有2a>-2且a+3<3,解得-1综上得:-13,
所以数a的取值范围是-13.
18.已知集合或,.
(1)当时,求,;
(2)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
(1)根据交集、并集定义求出即可;
(2)由题可得,即可解出.
【详解】
(1)时,,,;
(2),
因为,所以,解得.
19.设集合,在集合M中定义一种运算,使得.
(1)若,,试判断是否为集合M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证明:.
【答案】(1)是,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求出,再由,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
(2)根据集合的新定义求出、即可证明.
【详解】
(1)
所以,,可得,所以
又因为
所以,所以;
又因为
所以,所以;
综上
所以是集合M中的元素
(2)左边
右边左边,得证.
20.设全集,,,求,,,.
【答案】或,,或,或.
【分析】
根据集合交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
全集,,,
或,,
所以或,
故或.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较简单.
21.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
(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得集合A,把代入,得集合B,求出即可;
(2)根据转化为,结合数轴,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详解】
(1)由得,
当时, ,
则.
(2)由可得,则有,解方程组知得,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22.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
(1)根据集合的运算法则计算;
(2)由得,然后分类和求解.
【详解】
(1)当时,中不等式为,即,
∴或,则
(2)∵,∴,
①当时,,即,此时;
②当时,,即,此时.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高一数学试题 第3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4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高一数学试题 第2页(共4页)